当前位置: |
再觅企业发展转型的“金钥匙”
不难看出,钢铁行业今年上半年进入的“极寒”期,较去年更为生存艰难,从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已从2004年高端的8.08%一路下滑到现在的0.45%(今年1、2月份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今年前5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降幅达94.2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27.38倍。真的犹如“把温度计放进冰箱里”,宝钢2012年营业利润甚至预计较上年下降近50%。
在国际国内宏观环境走弱,连带下游行业延续疲软的情况下,钢铁服务行业的发展转型则更彰显出其迫切性、重要性。
作为目前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中冶宝钢技术在2011年度中冶集团所属 15 家施工企业中,公司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尽管仍处于集团内同行业优秀水平(优秀水平1家、良好水平6家、平均水平4家、较低水平4家),但由于近年来中冶宝钢技术受到各种刚性成本逐年上涨的影响,公司的经营规模虽然在增长,但利润平均增幅却较为缓慢。
细心盘点中冶宝钢技术过去发展成就的同时,可以显而易见看出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基本集中在设备检修与生产协力两块主业及其配套产业,且诸多的不利因素困扰着我们:各大钢厂与宝钢在内的控制成本和优化资源,将使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不断完善的国家政策和原材料价格一再上涨等因素,又使现有2万余人的我们这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逐年递增,刚性成本压力巨大。
7月4日 ,上海市政府与宝钢集团就推进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签署合作协议。调整将在2012年至2017年实施,预计调整后上海地区铁产能将减少约580万吨、钢产能减少约660万吨。
从当前情况看,我们企业更要深刻认识今年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今后随着宝钢罗泾厂区COREX炉、不锈钢和特殊钢搬迁,中冶宝钢技术将直接分别减少营业收入3.7亿元、3.4亿元和3.2亿元。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谈到中国经济转型时指出:“我国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迫在眉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是塑造新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曾有学者提及企业转型要“六变”:变新,提升创新的能力;变快,提高周转效率;变优,优化组织管理;变精,聚焦精品精细;变长,延伸产业链条;变绿,创造环保价值。
可见的是:我国经济和国内企业站在同一个转折点上,有两股力量促使我们不能停下发展转型的脚步:一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长期力量,另一个是目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走弱的短期力量。
可以说,从“金融危机”之初,中冶宝钢技术就开始“转身”,加大了对宝钢以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今年上半年公司上海以外地区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32.09%,市场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效果;而现在宏观环境的走弱,再次把这种转型的压力和需求放大得更加明显,但同时也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冶宝钢技术已经在为开启另一扇发展“转型”之门,再次寻觅企业发展转型的“金钥匙”,并开始尝试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如公司年中形势任务报告中提及的:加强公司科技集成创新,抓好公司重型装备技术集成、钢渣综合处理技术集成、冶金设备检修技术集成以及耐材、工业炉窑技术集成和钢铁冶金全工艺链设备维修技术集成工作;并以宝钢主业平台为依托,大力推进管用养修一体化、操检一体化等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冶金相关加工制造产业、冶金渣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
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为前提的,欲打开的“转型”这扇门,就是要努力形成新的服务模式,经营方式,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今年中冶宝钢技术新开辟的迁安九江线材市场,恰恰就是由于承接的备修、运保、点检比重远大于传统检修主业板块,份额不断扩大而迅速形成规模较大的外部项目基地。
在发展转型过程中,还必须十分重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正如中冶宝钢技术刘安义董事长在形势任务报告中提及的:要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推动钢铁服务一体化、区域化、专业化项目的承接,推进成本管理重心下移。可以说,中冶宝钢技术即将全面介入的湛江钢厂即将成为本企业最大的创新发展“试验田”,另外不断发展壮大的冶金相关加工制造产业,正在努力提升现有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力争让企业的装备制造板块上升到知名品牌行列,也同步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实力加紧推进钢渣综合利用产业,并进一步打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用“响当当”的产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在前几年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中央企业通过外延扩张迅速发展壮大;在严峻经济形势下,中央企业则更加注重内涵增长,更加依靠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来提高发展质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部长王志钢如是说来。
无数案例证明,培育和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最根本的途径是不断转型与创新。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外成功企业,无一不是靠这两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靠核心竞争力塑造知名品牌、再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竞争优势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亦同样如此。
7月9日 晚,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376.126亿美元居于280位,继2011年上升18位后再次上升了17位,可见中冶集团的持续发展能力指标每年都在不断提升。
其实,发展转型这把不折不扣的金钥匙,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中冶宝钢技术 郭兴波) ②
上一篇:赵平生: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 下一篇:九冶建设承建的勉县综合医院工程被授予陕西省首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