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萍 罗志贵

 

“集中管控”是“双精”( 精细管理、精益运营)战略实施的有效手段。所谓“双精”战略,就是“干什么好,怎么干好”。精细管理其核心意义是对企业管理控制点科学细化,管理流程合理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环节的顺畅连接,以获得更高效益、更优质量和更强竞争力;精益运营其核心意义是对企业决策科学化,推动管理机制创新,提高总部控制能力,提升经营者经营管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中国十九冶集团董事长 田野

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管理提升”活动,目前已在中央企业得到了积极而广泛的响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中国十九冶集团董事长田野指出:“我们要通过‘管理提升’活动,‘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抓住增长点’,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正如田野所说,中国十九冶集团必须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以“双精”战略为引导,向高标准看齐,向集约集控化跨越,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找出风险点  查漏补缺严把关

按照国资委和中冶集团对“管理提升”工作的要求,中国十九冶集团在对标学习、调研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强总部、精专业、细项目”集中管控的思路,各战线分管领导牵头,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快速反应,及时行动,在17个重点领域查找管理不足,查找出管理问题288项,提出管理建议199项。

中国十九冶集团第一阶段自查问题归结起来主要为“一大不足”、“两大瓶颈”和“三大短板”。“一大不足”,即集中管控不足,主要体现在分散经营、分散管理、分散采购等方面。“两大瓶颈”,即人才瓶颈制约了工程总承包能力的提升;资金瓶颈问题突出,资金链脆弱。“三大短板”,即工程总承包能力不适应市场发展,工程成本、项目策划、物资管理、安全质量和分承包商劳务用工等管理亟需提高;全面风险管理刚起步,风险防控能力有待提高;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成本管控不够,基础工作仍较薄弱。

从“一大不足”、“两大瓶颈”和“三大短板”看,中国十九冶集团应在“集中管控”上下力气。“集中”就是资金、采购、分包选择、资源整合等高度集中管理。“管控”就是要以控制风险为出发点,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控制成本、强调节俭等手段进行控制与约束。

围绕“集中管控”,中国十九冶集团各战线迅速行动,逐步实现经营决策权、资金控制权、施工生产要素配置权、项目成本费控权、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审批权、人事管理权、物资采购权、对外合同签定权、内部分配权和分包队伍的管理选择权这“十大权力”回归总部。

工程项目管理战线在查找管理不足基础上,已全面开展对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手册的修订工作,5月份制订出台了《工程项目二次经营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实施策划管理办法》、《项目部成立及解体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工程安全计算、网络计划编制管理软件已推广并开始运用。分承包商管理实施细则、民工工资管理办法、项目经理部效能考核实施细则等工作,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中。

为提高投标文件的技术标质量,市场营销战线研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6月份培训直管项目部和分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170人次。为提高合同质量,规避恶性竞争风险,市场营销战线着手编制《冶金工程清单报价指导价》,实施标前策划,提高项目一次经营质量。

审计战线出台了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并举办了全面风险管理培训,两级公司中高层领导100余人听取了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原副局长周放生老师讲授《企业风险管理实践及案例》,培训效果良好。

针对人才瓶颈问题,人力资源系统出台了《工资总额控制办法》,并研究制定科学绩效考核办法,着手规范用工管理。

工程造价部门着手企业消耗定额的编制,强化工程结算工作,实行工程项目造价人员委派制,实施工程全过程管理;

安全环保战线通过创建省部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提升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物资管理战线已经成立采购中心,着手研究制定《材料集中采购办法》,加强物料成本管理。

财务战线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双高的单位实施重点监控,推行财务直接管理、实时管理和集成化管理。

企业文化战线制定《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手册》,进一步加强“西部铁军”文化品牌建设。

监察战线起草制定《员工奖惩实施办法》,创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惩防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的大监督机制等等。

自我诊断,敢于揭短,中国十九冶集团查漏补缺,未雨绸缪,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为企业抵御管理风险筑起了一道“防风墙”。

止住出血点  强化管控抓落实

“管理提升”活动,目的在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科学发展,重点在解决突出问题、固本强基,关键在敢于逗硬、破旧立新、抓好落实。

根据“管理提升”工作需要,5月份,中国十九冶集团有的放矢,针对分子公司管理现状,确定了“五个六”特别监控单位(即六个重点风险单位、六个重点风险项目、六个重点双高单位、六个重点管理费用高单位、六个重点大额债务人),公司高层领导负责,深入分析,从体制机制的根源上解决管理费居高不下、存货居高不下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问题,切实提升基础管理。为此,中国十九冶集团成立了“5个6”特别监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了责任分工,建立了特别监管情况通报制度和例会制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研究,对“5个6”特别监控单位(项目)实行动态管理。8月10日,中国十九冶集团召开年中生产工作会,通报了“五个六”监管情况,公布了下半年“五个六”监管单位。

当前,中国十九冶集团企业生产经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成本上升加快。严格控制成本管理,切实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促进降本增效是中国十九冶集团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乃至是第二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成本管控方面,中国十九冶集团一是制定和落实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工作方案,落实成本控制目标。二是大力提倡厉行节约之风,树立“过紧日子”、“过难日子”的思想。三是强化集中采购,建立集中采购平台,加强采购计划管理和供应商的管理,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四是严控人工成本,严格执行工资总额包干考核办法,坚决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确保人工成本增长与经济效益增长和劳动效率提高相对应。五是杜绝直接用工。六是严控一般性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开支。七是加大资金的集中力度,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八是高度重视潜亏项目,拓展和深化资源关系,认真开展好二次经营活动,加大索赔力度,实现低价标“投而不死,管理获利”。九是加强BT项目的管理,保证投资的安全。十是扎实开展“双精”管理,做到“精”在点上、“细”到实处。

强管控、抓落实,中国十九冶集团敢于斗硬,坚决打击以权谋私和吸吮企业鲜血的“吸血者”,坚决堵住企业出血点。

抓住增长点  提升管理要效益

2012年,尽管经济环境更趋复杂,面临的经营困难不断加大,但是,中国十九冶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冶集团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保证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上半年,受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中国十九冶集团钢铁和房建市场签约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但通过强有力的管控,仍然取得了营业收入63.46亿元的优异成绩,完成中冶集团年度预算95.19%,完成公司年计划63.46%。

重点工程总体受控。中国十九冶集团坚持诚信经营,上半年完工的主要项目有汉钢工程双高线A线、防城港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结构、新疆八钢150吨炼钢连铸工程、芜湖新兴铸管1080高炉工程、北海承德1450不锈钢热轧工程、广西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酒钢榆钢公辅煤气柜总包工程、上河苑二期人才房工程等等。重点项目中,成都郫县“一号工程”的几个项目均按计划完成主体结构;八钢南疆高炉项目主体施工已完,力争实现9月底1号高炉投产;凌源钢厂高炉本体框架已基本封顶,确保9月底投产;威钢项目力保10月15日投产;成都东二环项目目前正进行桩基、承台、墩柱、预制梁施工,参与成都二环路“双快”工程建设,为中国十九冶集团进一步拓展成都中心及周边市场奠定了基础。

海外市场大幅增长。中国十九冶集团海外工程目前正在施工的有纳米比亚MR125公路工程、巴新瑞木收尾项目、巴新尤亚援建公路项目、援建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项目、孟加拉AKG集团AKS钢厂项目等。目前,纳米比亚项目已完成大临和便道施工,进展顺利;巴新瑞木镍钴项目主体已完工,实物移交基本结束,新增项目预计年内结束;巴新援建路进展顺利,满足商务部和当地政府要求;援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项目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孟加拉项目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和其他准备工作。

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中冶•田园世界”项目主体结构已进入收尾阶段,并开始内外装修、园林景观及其他配套项目的施工;攀枝花地龙箐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中冶•金海都”项目1-4号楼主体结构已全部出正负零,并取得一号楼办公及商业楼房预售许可证,目前正策划商业楼盘销售。

扶持优质项目,打造效益增长点。中国十九冶集团冶金工厂维检业务已区域化经营多年,利润率相对较高。在冶建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维检业务已成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效转型的着力点和经济增长点。此外,山地灾害治理、地基勘察、地基处理也是中国十九冶集团极具竞争力的优势。

上半年,中国十九冶集团单位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获得四川省建设工程天府杯2项(金、银奖各1项),四川省优秀安装质量奖(蜀安杯)2项,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用户满意建筑工程3项;国家级QC成果3项,省(部)级QC成果17项;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质量信得过班组1个。公司被评为“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用户满意企业”。

创“管理提升”之先,争“效益提升”之优。自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以来,中国十九冶集团行动迅速,全流程梳理问题,敢于揭短,坚持“学、查、改、建”有机结合。目前,“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已顺利落下帷幕,中国十九冶集团将在中冶集团领导下,以“双精”战略为引导,在“专项提升、协同推进”的第二阶段活动中,持续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有效转型。 ②

上一篇:太钢1549mm热连轧3#卷取机浇筑圆满结束
下一篇:上海宝冶集团参建的浦东国际机场跑道通过国家优质工程奖申报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