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太阳降温。 陈清晗 摄

天津,一座富饶而有内涵的城市,与首都北京唇齿相依,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蓝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做为上世纪90年代就已扎根天津的中央驻津企业亲历了这座美丽城市的不断发展,并在冶金建设、市政道路、房建开发、装备制造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在中冶集团打造“四梁八柱”升级版、再造“美好中冶”新优势、 争做全球最强最优最大冶金建设运营服务 “国家队”愿景下,中冶天工集团将天津做为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落脚点,积极整合企业资源,总结大企业与天津合作的成绩和经验,推动京津冀产业发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深入合作。

2014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八大里改造升级计划打造成集住宅、商业、教育、医疗、金融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区域――新八大里。中冶集团高瞻远瞩,利用央企自身优势同天津市的发展优势、发展机遇有机结合,一举拿下“新八大里七贤南里”项目,并成为当时的“地标王”,为促进政企互赢合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八大里七贤里项目位于天津市政府统一规划打造的核心板块,紧邻天津市全运会主干道旁,建成后与周边建筑将一起打造为河西全新风貌。新八大里以其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领先时代的规划布局,已逐渐成为天津城市未来的新名片。自2015年6月30日,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中标新八大里七贤南里7-13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以来,项目部在为期一年多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秉承先做人后做事、换位思考构建和谐共赢体的管理思路,抓安全,保质量,铸精品,树形象,不断提高企业信誉考核等级,为企业津门荣耀首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满足总体施工进度要求,项目部必须在组建前期就进行积极策划,对于项目团队来讲最需要的“食粮”便是尽快熟悉当地的环境。2015年8月1日,项目经理王宇亲自带队驻扎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与策划,兵分多路扎进城市各个角落咨询相关部门、理顺每个环节;走进其它工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整理条例标准、计价依据及相关法规文件,并迅速熟悉贯彻。

为了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创建精品优质工程,项目部按照中冶集团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的规范进行现场临时宿舍、便道、围挡、消防、排水等多方面整体布局。为了弥补年轻团队管理经验不足缺点,项目部全方位、分批次组织一线管理人员到相关单位的标准化工地观摩,达到人人懂标准、有标准和人人做标准的安全管理目的。

“天时”皆由奋斗 寒风彻骨方能沁人心脾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准备,2015年9月10日上午项目部举行开工典礼,工程施工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拉开了帷幕……

从整体工期考虑,当时最迫切与紧张的问题就是工期。考虑到2016年达沃斯论坛、2017年全运会及京津冀一体化后对环境治理的要求更加严格,项目部充分考虑可能影响绝对工期的所有因素,一方面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施工模拟、优化总体进度计划、实现各道工序无缝对接,另一方面积极抢抓工期、组织冬季施工。

冬天是项目上最难捱的时期。一入冬,呼啸的北风在给这座滨海城市带来严寒的同时还会输送大量的水汽。冬季施工,如果你没亲历永远体会不到那种状态:雪片大小如同鹅毛,降雪速度好似倾盆。项目团队迎来了开工后的第一个冬天——也是天津55年来最冷的一个寒冬,最低气温接近零下20℃。但是,项目部人员不畏风雪严寒,绑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工作有序进行,成为新八大里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过全体参战人员共同努力,1月30日11#楼混凝土浇筑施工,超额完成施工任务进度节点,为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示 “敢打硬仗,敢打必胜”的实力,得到了天津市重点工程指挥部、业主及监理的赞扬。

“地利”起于突破 破茧方能成蝶

七贤里项目位于天津市市中心位置,紧邻快速路和洪泽花园、通达尚城等居民区,可供规划的施工场地狭窄;另一方面,7-13地块与7-11地块、7-14地块相连接,整个现场无法实现循环路、场内交通不畅。

七贤里南区的基坑钻孔灌注桩与止水帷幕三轴搅拌桩将11地块、13地块围成一个整体基坑,基坑深度达12.4米,施工中突发事件或实际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因其各地块开工时间不同,基坑开挖降水就成了最大难题。项目部技术团队经过认真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并通过大量理论计算,保证周边水位的同时确保基坑内部水位达到施工要求。这个方案经过各方的专家论证及现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整个工程如期进行。

由于项目地处天津市中心繁华地带,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工程的各项监督力度严上加严,经常对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暗访,如果发现问题就会在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曝光。对此,项目部严格要求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抑制扬尘、土方苫盖、喷雾降温等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到位甚至有些要求都超出了政府的要求,并且持之以恒从根本上杜绝了违规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人员到工地检查时非常满意,将该项目视为免检工地。

“人和”源自团结 勠力同心筑梦未来

项目部人员平均年龄31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6%、党员8人。在这样一个年轻向上的集体里,年龄仿佛被大家遗忘,代沟就像被填平。一个团队能否超越100%的战斗力,不取决于最出色的个人而是决定于这个团队是否具备超高的凝聚力。、项目部在成立之初,就将团结同心做为最高的行为指导准则。

团队的生存首先要解决自身的吃穿、住行。为了克服这个难题,项目部秉承工具化、标准化施工理念,基于人性化管理既定方针,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大家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在大临建设时,项目部领导没有搞特殊化与普通员工一起同吃同住,为了项目部的付出一点也不比谁少。在良好的氛围下,整个集体人人好像就怕自己少干活一样,每天大家都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开工之初,有5名新毕业的学生加入项目部。“ 90后”的学生在人们的印象里往往代表着“非主流、时尚、直爽、青春、个性等等”,因为他们是刚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孩子、身上还带着浓浓的“学生气”。为此,项目部为他们制定了“导师带徒”培养计划并且定期进行学习总结和讨论。所谓“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5名新毕业在师傅的教导下从现场点点滴滴学起、结合理论知识主动学习现场实践经验,忙的时候两三个月不能回一次家。短短一年时间,工地的艰辛和繁忙洗去了他们身上的“学生气”,他们学会了担当、主动,通过在工程、技术、质量、经营等多方面的学习能够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额外工作拓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的价值。

梦想还在继续 筑梦还需前行

为了工程建设达到“鲁班奖”的要求,项目部在开工初期特别制定了争创“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全国绿色文明工地”、“天津市海河杯”等一系列目标,项目部上下团结一致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期下进行创新工作开展。

项目总工尹凤伟在第一次专题会议上就指出,为了降低标化工地建设投入成本,在整体策划时考虑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基础上充分穿插绿色施工相关内容并努力达到全国绿色文明工地标准。为此,项目部准备从内业和工程实体两方面对标化工地建设工作进行开展。通过团队共同的努力和付出,2016年6月21日项目以综合分数91的高分顺利通过天津市文明工地过程评审验收,完善了分公司在绿色施工、节能降耗等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绿色施工经验,为分公司其它项目开展绿色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部组建了专门的BIM应用小组,从多角度开展BIM技术应用。在开工前期,项目部利用建筑模型模型参与了监理组织召开的七贤南里项目施工图设计交底会议,通过三维建筑图纸展示使有关单位对在项目上采用BIM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中冶名泰置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积极与分公司技术中心对接,计划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管理及运维服务。通过BIM应用小组的共同努力,七贤里项目部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中冶集团2016年度BIM大赛中目前进入一、二等奖角逐阶段。

项目部整个团队凭着心中那份中冶人的荣誉感精心雕琢这一工程。项目经理王宇不是第一次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工作,但是这次不同。在接过帅旗的那一刻,他不仅受到了领导寄托、立下了军令状,在心中也给自己下了个必须达到的目标。问起项目工委书记曾辉,团队中哪些人堪称楷模,他淡淡一句:“若要评先评优,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个项目部只有分工不同,大家都在为了这个工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年多的坚守,400多个日日夜夜辛勤的付出,这座天津市新晋的商业文化中心在这支团队手中被锻造成海河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看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层生长就像看着一个小生命成长起来,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项目管理人员还是生产一线的工人兄弟都倾注了自己最深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征战了一年多的项目部所有人员还在鏖战着、冲刺着,用智慧和奉献、汗水和真诚继续续写新的辉煌。

梦想还在继续,路还在继续,筑梦仍需前行…… (作者单位:中冶天工集团)

上一篇:钢铁行业 获奖专利大比拼
下一篇: 资质标准调整 加速建筑业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