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新汇聚能量 改革驱动发展
——中冶宝钢技术改革创新管理面面观
    发布日期:2015-04-23
创新汇聚能量,改革驱动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商鞅变法还是近代的工业革命,只有改革才能推动历史发展的步伐,只有创新才能把控市场强劲的脉搏。改革创新有一种神奇的能量,2014年,中冶宝钢技术通过顶层设计、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司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形成各类成果共计285项;2015年,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1+3”产业四位一体、“四梁八柱”的发展体系,驱动企业驰骋在市场前进的潮头。
15.9” 点火投产,工程板块重大项目启动等发展契机积极推广实践。
通过创新成果的全员参与、推广实践,不但可以培养和锻炼公司技术、管理、操作层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让企业后继有人。还可以对创新成果进行再总结、再提炼,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助推公司升级。
“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中冶宝钢技术为驱动中冶集团持续发展,改革创新、突破瓶颈,通过转型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客户首选、受人尊敬的冶金生产运营服务商。公司董事长周青在2014 年度改革创新管理成果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中要求公司上下以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坚持不懈地在改革创新管理出成果上下功夫,推动公司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上一层楼。 (中冶宝钢技术 方 刚)
改革,重在顶层设计
要成功改革,顶层设计是关键,决定底层执行有效。从2006年底中冶集团对宝钢大院内原五冶、十三冶、二十冶和宝冶四家检修单位的整合,到2008年宝钢将不锈钢区域的一钢机电公司和特钢区域的五钢设备公司并入中冶宝钢技术,再到2014年中冶宝钢技术再一次整合检修协力资源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为业主发展需求考虑,将优化资源配置作为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为进一步给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中冶宝钢技术运用系统、全面的视角,审视设备检修系统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优化,功能协调,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司打破成规,根据“区域化、专业化、一体化”原则对检修业务进行整合,成立七个专业从事检修协力的分公司,业务涵盖上海、南京、湛江等区域市场,使各自对应的业务领域更加清晰, 区域管理、专业优势更加凸显。自整合以来,现场作业效率、员工的服务意识、产品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皆得到提升。创新,把握产业导向
要创新提升,首先需要确定产业导向,落实推进措施。中冶宝钢技术根据“顶层设计、系统思考、全员参与”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公司上下分层推进重点项目攻关。通过“管理+技术”的协同推进机制,让课题立项更有针对性,成果培育更高效率,创新成效更为显著。 中冶宝钢技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为目标,以“管理+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涉及公司“四位一体”产业发展、商誉管理、管理创新、技术集成为创新导向。 检修/协力产业。基于全流程成套技术集成及“管用养修一体化”运营模式研究;基于区域及机组的成套检修技术标准/成套工法、设备点检/生产技术成果总结;基于专业化优势培育及专利群集成研究等。 装备/制造产业。基于客户需求的差异化营销模式研究;基于产品形成标准、自行研发产品的成套技术标准的编制;基于核心技术的专利群培育、核心产品技术集成、产品集成,形成系列化、规模化。 钢渣产业。基于产业链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与工程协同运营模式,形成系列化、产业化优势;基于钢渣产品及服务(工程、技术咨询)形成产品应用技术标准、服务咨询方案;基于核心技术专利群培育、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的提升,公司率先科技升级。 工程/技改产业。基于工程(大技改)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各类示范工程/质量奖策划;基于工程项目,形成工法、技术总结(论文)、典型施工方案编制;基于项目管理开展以BIM等新技术应用的施工及管理技术升级。转型,旨在突破瓶颈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与之一衣带水的钢铁服务业也随之陷入困境,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转型发展,突出重围,势在必行。2015年,中冶宝钢技术结合中冶集团的总体发展目标,对公司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新产业等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构建“四位一体”、“四梁八柱”的发展升级版体系。即检修协力、装备制造、钢渣处理与循环利用三个传统主业和一个工程建设相关多元产业,并进一步细分为设备检修、协力生产、冶金装备、重钢结构、高端材料、钢渣制品、冶金技改和市政民建八个支柱。 中冶宝钢技术聚焦市场开拓,着力主业升级,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转型,促进新兴产业有序发展。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多元发展体系突破传统产业过于单一的瓶颈局面,并进一步开动脑筋突破资质瓶颈。按照集团“大环境、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的市场开发原则和“到未来最有活力的地方去找市场”的号召,组织精兵强将勇闯市场,在继续深化与宝钢血肉相连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还巩固发展了与南钢、马钢、梅钢、韶钢、涟钢、太钢、邯钢等冶金钢铁企业以及其他有发展潜力大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成效。发展,基于持续经营
改革发展应基于持续经营,而不是追求一时利益的昙花一现。中冶宝钢技术在新常态下,将企业转型发展升级、创新驱动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持续不断地推进。将其作为平台,以点及面地将被别人忽视的东西做到极致并加以系统的集成,形成专利、品牌,将其变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量。 新常态下,钢铁服务业过去劳动密集型的传统驱动方式难以为继,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冶宝钢技术依靠创新驱动,逐步向技术、管理、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型,推动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跃进。积极培育自身的竞争新优势,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探索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与引领能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以行业发展大势及其发展规律,确定方针,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管理成果来提升能力。 坚持以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思维向市场要活力,用全球化的创新资源来营造海纳百川的环境,挖掘引进吸收高端人才,为公司持续经营、创新发展、产业升级营造环境。成果,贵在推广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成果作为中冶宝钢技术经营管理的沉淀和积累,只有主动适应公司转型发展的新常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才能推动产业发展升级,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创新驱动的潜能和活力。 2015 年,中冶宝钢技术为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成果实践推广应用步伐,在宝钢行车板块推广“管用养修”一体化营运模式;在冶金渣处理运行、维护、机械设备手清、环保设备运行总承包;在宝钢系统推进的标准化作业管理模式等特有的商业管理模式;推广钢渣循环利用的商业模式;推广制造板块生产经营的成功经验;抓住湛江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