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破知春近,政通助企兴。2014年初,中冶宝钢技术结合中冶集团精神对公司进行战略布局,如滚滚春雷让人惊喜。“抓住机遇全力挖潜拓展,稳固控制传统冶金市场,积极扩展非冶金工程市场和开拓海外市场”勾勒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蓝图,插翼腾飞升级版的中冶宝钢技术呼之欲出令人憧憬。

抓住基本政策精神,规划高端发展远景

中冶集团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国资委改革精神,提出“珍惜成果、稳中有为,改革创新”基本原则。中冶宝钢技术将在聚焦主业的同时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深化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找准用“两条腿走路”的发展定位:一手巩固传统产业深化改革合理转型,一手发展新兴市场实现二次创业,双翼齐飞。

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发展的高度,用独具匠心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全链条整合优势,通过与冶金企业、有色冶炼进行战略合作,增强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协作式的服务能力,使之脱不开、离不开、必须用,牢固在宝钢及其集团公司无忧供应商的地位。保留冶金专业最核心的研发,并向前沿、高端进军,依托公司整体核心优势向非钢领域进行高端转型,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研发和技术储备。

中冶宝钢技术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成为扎根宝钢、客户首选的生产运营商,成为受人尊敬的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力争用3-5年时间,使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升级版”中冶宝钢技术,实现二次创业。

聚焦主业合理转型,战略布局二次创业

中冶宝钢技术董事长周青上任以来深入调研科学决策,聚焦中冶主业重构战略布局,制定公司新一轮战略规划,将公司核心主业划为检修协力、装备制造、钢渣产业、工程建设四个板块,探索公司二次创业。

检修协力板块作为中冶宝钢技术主营阵地,面对冶金行业形势持续严峻,及时与业主沟通,认真研究业主的多种需求,提高服务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探索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承包模式,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扩大原有业务范围。坚持“钢铁业主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发挥管理、技术、品牌优势,提高外部市场占有率。2013年,梅钢区域、韶钢区域、太钢区域、新疆八钢区域通过挖潜拓展市场取得喜人成绩。

湛江钢铁在中冶集团的全力支持下,明确将其检修协力业务由中冶宝钢技术承接。通过全方位项目跟踪,与湛江钢铁积极沟通,成功筹划承接方案,现已承接公务车租赁、重件码头作业、砂石料码头、工程机械BOO等项目以及全厂行车操作、高炉水渣、手清切割等业务;目前正积极沟通耐材、废钢分选和入炉、框架车总承包等业务。

装备制造板块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拓展已初具规模,涵盖各类特种装备制造、新品制作、模具制造、备件修复、焊丝、耐火材料等业务。其中,冶炼特种装备等特色产品,为公司巩固传统冶金市场转型宝钢外市场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加强与设计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有色市场。其中,焊接式渣罐凭借绿色环保理念、较具竞争力的经济使用价值,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为发展制造产业夯实基础。

钢渣产业蕴含的绿色概念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要求和宝钢环境经营理念。2013年,改造完成钢渣集料型砂综合生产线,成功获批成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钢渣处理及新型建材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中心,增强行业话语权和钢渣制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以工程带产品,依托重点和市政工程带动透水产品的推广应用,其中生态型高强高透水钢渣混凝土系统产品成功应用于上海迪士尼、长宁区新虹桥商圈和红宝石路、茅台路和遵义路人行道改造景观提升项目。计划2014年钢渣制品生产线建成投产。

工程板块被中冶宝钢技术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一方面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加强与业主沟通,宣传公司的品牌和能力,进一步做强冶金行业工程安装、系统改造和升级业务,并取得不俗的业绩。其中南钢布袋除尘项目是在外部市场取得较大的冶金技改工程;炼钢TPC倒渣间改造是承接合同额最高、单体土建量最大的宝钢技改项目。

另一方面,寻找机遇、创造条件积极开拓房建、市政等建筑施工市场。在中冶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成功参与部分项目建设。此外,有序推进高密BT项目;获批月浦沈巷社区3号A地块配套商品房建设项目,并签订项目建设协议。为实现中冶宝钢技术新一轮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结合局势深化改革,力推新政高效运营

结合新的市场战略布局,中冶宝钢技术将大力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转型发展需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做好组织机构设置,稳妥推进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的机构改革,加强机构横向、纵向整合,鼓励做强、做专、做精、做大。最近,公司实施了检修业务大整合,成立七个分公司的改革举措拉开了公司深化改革的序幕。

抓好湛钢战略机遇,通过实施BOO、BPO等方式,推动经营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实现高效运营促进产业升级。抓住宝钢环境经营战略的实施机会,构建与宝钢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战略合作。大力拓展技改工程领域市场,坚持做强做优钢渣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耐材总承包业务。全面推动工程板块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体系、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实行工程板块扁平化管理。贯彻项目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快推进工程板块事业部制。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解决公司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不合理和层次偏低的问题,化解经营风险,打造员工的事业平台,促进资源的流动和能力的提升,提高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

中冶集团鼓励子公司主动设计、大胆探索,将给予包容性支持。2014年,中冶宝钢技术计划与宝发展的合资公司尝试混合所有制,以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及资产资金创效能力。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干部聘任制,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通过严把入口关,加强过程考核,解决员工“能进不能出”问题,打破“铁饭碗”;通过实施薪酬管理改革,职工薪酬按照责任大小、贡献大小,并与绩效挂钩,体现奖勤罚懒,打破“大锅饭”。

按照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三级营销网络体系。实现由分散、独立的“点营销”向全公司、全方位的“立体营销”模式转变,解决公司市场、订单问题。

打造升级管控体系,定位高端华丽蜕变

中冶宝钢技术全力打造“升级版”管控体系,搭建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升级服务模式,摆脱低层面的竞争,促进企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转型蜕变。加强授权管理和内控风险防范,规范分、子公司运作。举办管理研讨班,初步搭建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衡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战略导向和改革创新为着眼点,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突出效率优先,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调整领导层工作分工。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二、第三阶段,对标优秀企业,抓关键、改弱点、重落实、促提升,切实落实专项提升并取得预期效果。结合中冶集团2013年综合业绩考核相关要求,完善公司综合业绩考核体系,重点解决目标、指标和方针适宜性问题,实施季度动态考核管控,坚持考核结果沟通制度,对标找差,持续改进,促进管控体系有效升级。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依靠党中央和集团在政策面的有利支撑,通过大刀阔斧的转型布局,强力推进管控体系升级,高效执行,宏伟的二次创业必将硕果累累。“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两条腿走路”步调一致和谐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市场并驾齐驱。高效、高端、升级版的中冶宝钢技术将欲展翅腾飞。 (中冶宝钢技术 方 刚)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