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钢铁技术服务兵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冶宝钢技术马迹山项目部
    发布日期:2014-05-23
从2001年扎根马迹山港至今,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马迹山项目部成立十多年来,已连续11年实现年吞吐量的增长,2013年全年累计完成吞吐量6216万吨,再创该港历史新高。该项目部出色的表现使其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三次整合 成就华丽变身
中冶宝钢技术马迹山项目部成立于2001年3月份,是专门为宝钢集团浙江嵊泗马迹山宝钢矿石中转码头设备检修运行保驾而建立的。
成立至今,中冶宝钢技术马迹山项目部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2007年12月,成功整合了港区、船队岗位协力、生产协力和工程机械管用养修一体化业务;2008年1月,实现了轨道调整及工业电视、通讯设施检修业务回归;2009年12月,整合了港区消防、空调等4项维修业务及生活后勤协力业务。
为了避免出现管理链脱节,马迹山项目部在整合前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确定了马迹山项目部生产运行管理的现场型和长效型管理模式。为尽快熟悉掌握马迹山港生产协力的接口和工序接口,该项目部确立了生产现场实施值班总作业长制和领导夜间值班制,并开展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一对一跟运输部专业人员拜师学艺,联合成立专项公关小组等工作。有效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和明确的目标,使得三次协力业务的整合平稳过渡。
如今,马迹山项目部已形成了设备检修、生产协力、工程机械管用养修、建筑维修、后勤保障以及能源辅助类等业务互动互补的格局,成为宝钢马迹山原料矿石深水中转港主要协力服务主体。
锻造精品 勇做探路先锋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大家对中冶宝钢技术马迹山项目部员工的共同认识。就是这样一支尖刀队伍,始终以建成“国内第一、国际一流”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为愿景,不断打造精品项目。 2011年,马迹山项目部成功独立实施轨道铝热焊作业,意味着轨道铝热焊工艺技术研发项目喜获成功。钢轨铝热焊接技术是无缝线路钢轨焊接的重要焊接技术之一。为了引进这种高效、便捷的方法,马迹山项目部的焊接精英们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近一个多月的认真学习锻炼,逐渐掌握了轨道铝热焊接的关键技术。他们在此次项目中首次独立应用了铝热焊接技术,这项工艺的成功研发不仅标志着该项目部新增了一个业务拓展方向,而且也大大提升了该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 随着宝钢检修协力管理进一步优化,“区域化整合”油然而生,而马迹山项目部凭借着业绩和口碑,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宝钢实施区域化整合的试点单位。 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不断的学习摸索,短短几年时间里,马迹山项目部从学习到掌握,再到逐步的成熟和走向了自主管理。区域化整合后,可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后的效率优势,在港区和马迹山项目部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基本实现了马迹山港生产、检修、后勤保障“管、用、养、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完成区域化整合工作的同时,马迹山项目部在马迹山港的生产运转中的作用越发显现,中冶宝钢技术的价值也不断提升。不畏艰难 创新提升实力
企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中冶宝钢技术也是如此。 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钢铁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中冶宝钢技术马迹山项目部面对急转直下的市场变化,结合现场实际制定了《马迹山项目部低负荷情况下工作组织方案》,从生产组织、人员安排、设备使用、节能降耗和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同时,马迹山项目部以“合理化建议”为平台,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技术创新、减低劳动负荷和提高作业功效等活动,涌现了一大群降本能人,而这股创新热情一直延续至今。 这些年,马迹山项目部在科技创新上斩获的荣誉无数,如蜗轮蜗杆皮带更换工具获国家第19刷发明展铜奖,“自制皮带嵌条绞割机”获得了发明专利,“缩短装船开工时间”课题获宝钢股份“生产协力综合篇”JK成果优秀课题,“自制油桶搬运小车”获公司2012年度“五小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正是由于在当年艰苦条件下,打好了基础,将降本工作进行到了极致,当市场恢复后,马迹山项目部多次展现实力,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作出了贡献。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在危机面前提升管理、苦练内功、开拓市场,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来迎接挑战,马迹山项目部将在中冶宝钢技术的带领下步伐昂扬,再上路。 (中冶宝钢技术 郑园园)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