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交响曲。 倪伟南 摄

2016年,钢铁行业持续低迷,“寒气”袭人,市场环境异常严峻。作为中冶集团旗下唯一的一家冶金运营服务商、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强身健体”,苦练内功,改革创新,逆势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总额达38.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8%;新签合同额突破历史新高,全年达39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11.6%;经营规模稳步提升,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资产负债率为31%;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再次荣登上海市设备维修行业企业五十强榜首,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上海市“五星级诚信创建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度工程建设“AAA级信用企业”、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新常态下,中冶宝钢技术公司借助中冶集团跨越发展这一动力引擎,公司上下一心,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意志,在钢铁“寒冬”中逆势发展,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在改革创新中集聚优势,以实干创实绩,谱写着适度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谋篇布局,构筑转型发展新业态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2015年12月12日,中冶宝钢技术公司成功召开全体干部大会,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呼之欲出——新时期下,公司将坚持回归主业,专注于主业发展,全力打造“检修协力核心主业 + 技改工程、装备制造及新型材料、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相关多元产业”的“1+3”四位一体产业格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并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冶金运营服务商。

公司新的发展战略,是基于解决公司发展的方向问题、产业的瓶颈问题、经营的策略问题而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实现产业协同、转型发展的重大步骤,是指导经营管理的根本遵循,呈现出“四个特点”:

——战略愿景“高”,高点定位,按照为中冶集团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多做贡献的高点定位,抢抓机遇、拉长短板,在全面提升中加速发展、在加速发展中全面提升。

——发展思路“稳”,稳字当头、稳扎稳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决摒弃业主资信差、合同条款苛刻、风险不受控的项目,目的就是要在保持好的盈利能力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增长速度和相应的发展规模,促进企业资产质量、资产运营效率、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产业定位“准”,做精核心主业——检修协力,坚持“管理+技术”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优化配套主业的、互补性的多元产业发展,促进主业做大做强。其中,要全力、全速发展技改工程产业,实现“规模+提升”;装备制造及新型材料产业,坚持“研发+品牌”发展模式,实现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同步发展;钢渣综合利用产业,坚持“绿色+规模”的发展模式,实现产品化、市场化、规模化。

——经营方式“转”,一是推动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管理密集型转变;二是推动由要素投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效率提升、模式创新的集约型转变;三是推动速度规模型发展向效益质量型发展转变,更加突出企业经营质量,以此实现公司的适度转型发展。

新一轮发展战略的提出,得到了公司上下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在公司新的战略指引鼓舞下,全体员工一门心思干事业的心更齐了,一个调子齐合唱的节奏更统一了,迸发出了强大的干事创业动力,使得公司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继续前行。

精耕市场,推动产业“四个延伸”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中冶宝钢技术公司始终把市场开发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根据中冶集团“到有鱼的地方去撒网,到有草的地方去放羊”的市场开发原则,建立健全三级营销机制,增强市场开发资源配置,合理取舍、突出重点,协同联动、主动出击,确保重点项目“命中率”,市场营销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四个延伸”。

一是实现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坚持做强主业,经营模式向专业化、一体化、区域化转变,做精做优宝钢市场,大力推进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项目;抢抓湛江钢铁市场机遇,在湛员工达3500人,实现营业收入约4亿元;产业链向技改工程延伸,累计签约技改工程项目近3.5亿元,为历年之最;走功能性总承包道路,实现从单纯的劳动作业,向具备为冶金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天候、一揽子冶金运营服务和方案解决能力方向转型升级,增强主业发展新动力。

二是实现了由宝钢内向宝钢外延伸。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全方位做好宝钢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不断改善市场结构,持续降低经营风险,逐步构建了以宝钢集团为核心,辐射河北钢铁、马钢、华菱钢铁、太钢等众多大型钢厂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实现了由钢铁向非钢领域延伸。推动产业联动、“跨界”发展,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总结提炼长期为钢厂提供运营服务积累的综合优势,逐步向有色、港口、化工、能源、环保、市政等领域横向渗透发展,有力扭转冶金一行独大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力争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进退有据,面对市场波动有更大的回旋空间。

四是实现了由国内向国外延伸。紧跟中冶集团“一带一路”走出去步伐,围绕主业发展,做自己熟悉的业务,谋定而后动,加紧海外布局,积极谋划国际化发展。2016年,公司海外业务大幅增长呈现新亮点,新签合同额约2亿元,较2015年翻了两番。2016年年初,公司成功中标台塑越南河静钢烧结、热轧一、热轧二、线棒四个标段的设备保养检修工程项目,合同额1.5亿元,并在运营好在手项目的基础上,新拓展了烧结机操作、高炉铸铁机技术服务、轧钢部工程项目等新业务,不断做大区域市场规模。这是公司核心主业首次跨出国门,为公司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中冶重机”品牌的冶金环保装备实现了“国产装备走出去”,在蒂森克虏伯、三菱日立、韩国浦项、安德里茨、美国肯尼科特铜冶炼公司、菲律宾PASAR铜业、印尼电厂、赞比亚谦比希铜业等海外企业得到较好的运用,发展前景广阔。海外业务的加快发展,有效弥补了国内市场饱和带来的影响,为公司打造多渠道、国际化的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改革创新,谋定而动、激发活力

公司始终将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桎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突破固有思维束缚,聚焦企业运行中的关键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增强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能力,激发企业整体活力。

深化改革,总部先行。坚持扁平化管理,推进管理集中化。按照“服务战略、精简高效、高度协同、对接上级”的改革路径,为了持续提升总部效率、缩短管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公司对总部机关机构设置与职能设计进行了顶层优化,全力打造机构要精简、人员要精干、业务要精通、工作要精确的“四精”总部职能机关。

一年来,公司大力推进“瘦身健体”,全面做精管理层、做实作业层,从效率最大化出发,真正剔除管理重叠交叉的环节、不增值的环节,大幅压缩机关管理岗位编制,以让更多的管理力量投入到一线生产作业现场中去,2016年机关总部减少管理人员30多人,下降比例超过30%;多渠道开展效率减员,采取了精简机构、合同终止、清理不在岗、富余人员等一系列措施,累计精减各类人员4000多人、清除不在岗人员200多人,其中正式工800多人;全面清理辅助类岗位,将不适应一线作业的员工转至保安等辅助岗位。这为公司在严峻的经营形势下,实现降本增效、支撑经营绩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合资源,集聚优势。为了减少管理重叠,促进精干高效,公司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势资源聚集,通过干好今天的现场,来赢得明天的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一是优化整合湛江区域资源,将原支撑单位的支撑机构和人员成建制划转至湛江区域公司,这为支撑湛江区域做强做大、理顺管理流程、促进效率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优化整合行车专业检修及运保资源,实现了行车管理模式从生产操作管控为主,向以设备状态管控为主的模式转变,为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管理考核,重在实效。2016年,公司对综合管理考核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突出公开、公平、公正,突出业绩导向核心关键,突出风险受控,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将考核指标与各单位年度目标挂钩、与薪酬兑现挂钩,能够量化的指标全部进行量化考核,并定期进行考核结果沟通,搭建各单位对标找差平台,促进公司经营绩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薪酬改革,激发活力。坚持工资总额总量调控,薪酬增幅与经济效益联动,既挂盈又挂亏;注重经营绩效导向,完善经营承包分配及绩效奖金制度,将薪酬与各单位经营绩效、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双挂钩”,进一步调动各单位完成年度目标的积极性;完善岗位绩效工资体系,推行以岗定薪、薪随岗变、凭业绩取酬,将管理岗位收入与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指标完成情况相挂钩,作业岗位收入与作业效率、作业负荷以及取得的效益相挂钩,辅助岗位收入与劳动力市场接轨,并引导各单位确保一线骨干员工收入,保持了一线骨干员工队伍的总体稳定。

突破难点,有担当、有智慧、有作为

2016年,面对“僵尸企业”及亏损企业处置工作老大难问题,公司积极主动、不等不靠,不因梗阻而绕道、不因羁绊而停滞,全力打赢攻坚战。

一是完成三钢运输公司关闭注销工作。公司下属的三钢运输公司因宝钢罗泾钢厂2012年全线停产,公司经营业务灭失,陷入长期亏损困境,被集团列为亏损企业治理单位,至2015年年底仍有158人需要分流安置。

2016年,公司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通过提供内部岗位,采取了安置岗位为主要分流渠道、内退人员执行公司主体内退政策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完成了全部人员的分流安置。目前,已完成三钢运输公司工商登记注销,提前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僵尸企业”治理目标。

二是快速高效完成一钢机电公司员工分流安置工作。这是公司2016年的“一号工程”,这项工作的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历史遗留问题之多前所未有、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一钢机电公司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宝钢不锈钢推行经济运行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一钢机电公司业务量骤降至原业务量的1/10,其业务再生能力匮乏,陷入严重亏损经营状态。2016年年初,公司将一钢机电公司纳入年度亏损企业治理;与此同时,一钢机电公司也被列为国资委挂牌督导的“僵尸企业”。

面对沉重的包袱、庞大而复杂的员工队伍,以及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武久同志带领下,公司上下勇于担当、统筹策划、齐心协力、有效应对,加强与中冶集团、宝钢集团的沟通汇报,重点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中冶集团的有力指导下,在宝钢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集全公司之力,在充分酝酿、认真仔细策划的基础上,公司两级领导、10个工作组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提前5个月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员工分流安置工作,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果。2016年8月1日,公司完成了全部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累计分流安置一钢机电公司有宝钢工龄的无固定期限员工517人,分流安置宝钢不锈钢区域中冶宝钢技术各类员工2636人。

至此,自一钢机电公司2008年8月1日从宝钢集团整合至中冶宝钢技术以来,我们用了8年时间、在2016年8月1日,彻底解决了一钢机电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下一步关闭注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项工作的胜利完成,是“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中冶精神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公司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坚定意志、体现了公司统筹全局的决策智慧、体现了公司团结一致的战斗合力,同时也印证了中冶宝钢技术的团队是一支能打仗、能打硬仗、能打赢硬仗的钢铁之师!

潮头踏浪风满帆,不须扬鞭自奋蹄。瞩目当前,在打造“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冶金运营服务商新征程上,中冶宝钢技术谋大局布小篇,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戳力绘就同心圆,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共同谱写公司适度转型发展的新篇章,全力为中冶集团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