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初冬显得温婉旖旎,但依然生机勃发。

走进现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内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员工忙碌,时时都能触摸到中冶宝钢技术快速发展的跃动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一个个项目迅速推进的强劲浪潮……

从10多年冶金运营服务“护工”到如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路走来,中冶宝钢技术坚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产业升级补短板,“以升促建”、“以升促改”、“以升促管”,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华丽蝶变,正式入列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

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中冶宝钢技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坚定决心,抢占新高地高新企业认定

自2003年中冶集团对公司前身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实施分立改制,产值规模较小,业务属性低端,业务内容主要以劳务工插入式“护工”服务为主。如何克服“先天不足”,提升造血功能,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

中冶宝钢技术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提出升级创建国家高新企业,着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地,专注主业发展,心无旁骛发展主业、做精主业,加速打造“检修协力核心主业+技改工程、装备制造及新型材料、钢渣综合利用”的“1+3”四位一体产业格局,全力打造“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从而推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和效益。

思路决定出路。踏上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的新征程,聚焦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战略目标新内容,中冶宝钢技术党委反复学习集团国文清董事长的讲话,明确自己新的责任使命担当,始终把创建国家高新企业当作“一把手”工程,专题部署,强力推进,走出去,请进来,认真吸纳专家意见;对标准、补短板、发力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新旧持续转换。2015年成功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殊荣。

制度强化支撑。中冶宝钢技术按照国家高新企业的要求和业务系统管理要素不断优化的原则,对在用管理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结合集团工程管控平台建设要求,对涉及工程管理的制度实施调整优化。先后出台《技术开发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从制度层面为中冶宝钢技术升级国家高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

联动夯实基础。2018年1月,申报国家高新企业复审工作全面启动,中冶宝钢技术领导提出了力争赶上5月份第一批申报的工作目标。由中冶宝钢技术质量部牵头会同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拟定工作内容,明确分工,确定资料清单,定人、定责、定时开展各项工作。建立每周沟通推进机制,专项协调推进,对复审申报过程全程跟进,做到对项目进展知晓、对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最终形成了两千余页翔实全面的申报材料,5月底顺利完成国家高新企业认定申请工作。10月19日,上海科技网公示了2018年第一批高新企业认定名单,中冶宝钢技术通过了第二轮认定。

……

上下一盘棋,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抢占创新发展高地。

加速动能,产业升级缔造“中宝现象”

基础差、底子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如何快速绽放活力?又是如何从众多申报的国家高新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中冶宝钢技术的回答是这样:产业升级,人的角色和人心的变化。

从角色看,中冶宝钢技术从钢铁“护工”到钢铁“护士”、再到钢铁“医生”的转变,并致力于发展成为冶金运营服务“专家”。现在,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就是进入钢铁“专家”的阶段,产业升级换动能离不开“创新”两字,其中技术创新更是重中之重。

培养全流程的冶金运营服务人才队伍。中冶宝钢技术建立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技术水平突出的人才队伍。开展蓝领技工培养“千人计划”,建设8个工程技术中心和21个高水平专家团队,首席专家、高级专家、专家等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公司打造全天候、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有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冶宝钢技术首席专家张显辉主导煤矿机械Q690中厚板不预热焊材开发项目,进行第二轮焊丝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及湿冷条件下抗裂性试验,各项性能基本达到预期要求,先后到国内最大的煤矿机械生产企业北煤机和郑煤机开展技术交流并进行相关评定试验;海洋工程用5Y系列埋弧焊材开发项目开展了5Y40级大线能量双丝埋弧焊材开发,研制的焊材在南钢研究院进行了双丝和三丝大线能量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全面满足船级社5Y40标准要求。

创新服务方式,贴近一线深化现场服务。中冶宝钢技术机关部门积极践行服务理念,深入一线,配合生产经营活动,走进基层、服务基层。2018年,组织处理现场技术难题以及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支撑数十项,涉及宝盘项目、重庆钢铁皮带机一体化项目、越南河静钢铁大包化设备维修项目、山钢日照项目、武钢中修项目、烟台鲁宝年修项目、四脱硫技改项目、新型炭材技改项目、韶钢LF炉技改项目、新型焊材开发及市场拓展项目、钢卷运输车项目、钢渣棚变形监测以及现场检修项目中技术标、技术交流、焊接及安装问题,都有中冶宝钢技术专家室专家和机关管理人员忙碌的身影。

协同创新集聚产业升级新动能。以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市场布局全球化业务实现再开拓。中冶宝钢技术聚焦高端区域、高端项目、高端业务优化提升市场布局,紧跟中冶集团冶金建设“国家队”所承建的国内外钢厂项目,积极跟进承接钢厂运营服务业务。中冶宝钢技术深度认识世界经济和行业发展新业态、新特征、新机遇,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国际化冶金运营服务商,成为中国冶金运营服务走向海外的“引领者”。

创新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瞄准世界最前沿高新技术,围绕“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目标,聚焦冶金运营服务“高、精、尖”项目,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难以替代的核心技术,缔造了业界誉为的“中宝现象”。

向前疾驰,激活潜能放大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冶宝钢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系统管理持续提升。首先,按季度将创新成果转化成专利交底书,积极申报专利,督促落实包括签订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协议、及侵权处置等各项措施。第二,编制年度知识产权预警报告,指导相关分公司做好知识产权预警工作,使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发挥有效作用。第三,及时兑现专利授权奖励金,提高员工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2018年,申请专利109项,其中发明 100 项;新增授权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公司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562项,其中发明专利143 项,科技专利实力始终处在中冶集团第一梯队。

手握蓝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科技成果鉴定报奖是取得社会承认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商誉的主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冶宝钢技术积极策划申报在行业和集团有影响力的科技奖,组织“中国专利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冶金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018 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申报,共组织申报7大类共20多项、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3项。“钢渣抗浮压重混凝土及配重制品综合利用技术”、“连铸坯智能化自动清理工艺研究”两项目分获中冶集团2018年度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BGC-70C铰接式U形抱罐车研制与应用”、“连铸坯自动化清理设备的开发与应用”两项目分别获得2018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及中钢协科技奖2项。获得其他行业协会专利奖、科技奖8项。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创新项目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勃发,在中冶宝钢技术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了很好应用,成为中冶宝钢技术国家高新企业的底牌。近两年,中冶宝钢技术第二分公司自主研发的专用工装,首次应用于宝日汽车板光整机轧制线定位机构解体检查项目,克服施工位置狭小、吊装受限的难题,成功拆除并倒运出10吨重的轧制线主体设备,得到业主的好评,对此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宝武集团新闻中心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冶宝钢技术协力分公司宝钢石灰石泥饼返生产配套项目投入生产后,不仅解决了石灰石固废处理的环保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每年创造产值;中冶宝钢技术重机分公司新型焊接球底渣包在赤峰云铜成功制作120套,实现技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撑;中冶宝钢技术环工公司钢渣透水产品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功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景观道添砖增辉,并陆续承接上海市长宁区和虹桥地区透水混凝土和透水路面制品供应合同、苏州项目钢渣集料和透水路面制品供应合同、永达市政、市区等多个项目工程。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冶宝钢技术依托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的伟大机遇,优化市场布局,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企业质量,创新引领企业新发展,新突破,与时代同行!只因,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停下脚步,以国家高新企业新姿态奋进新时代。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