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2018年第十八届中越(河口)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会展中心分为中国馆和越南馆,设有14个展区和1220个展位,吸引了509家中企、89家越企参加。

由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承建的中国河口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国际政商人士会晤、洽谈、交易的平台,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能,也成为河口瑶族自治县的新地标。

10个半月前,河口国际会展中心原址上还是一片茂密的香蕉林。中国一冶秉持“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企业精神,依靠科技创新,超前策划、精心组织、严格管理、顽强拼搏,仅用10个半月就完成了18个月的工程量,创造了令人惊异的“红河速度”,在西南边陲“一带一路”建设中再现“中国冶建第一军”的风采。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与越南老街市隔红河相望,是沿边开放的国家一级口岸,历来为滇南通往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节点。中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是中国与越南,乃至东南亚各国之间重要的传统贸易平台,已连续举办了17届。为进一步提升中越边贸会的规模、档次和影响力,红河州政府将边贸会纳入到“一带一路”战略,统筹谋划,拟在河口县新建造一座4.5万平方米的大型钢结构展览建筑。

中国一冶中标该建设项目。2018年1月15日,项目开工。

这是一个“五难”工程。中国一冶河口项目部负责人潘晓龙介绍:工程量大、工期紧张、安全系数低、交通运输不便、气候恶劣是项目建设中直接面对的困难。

河口县是边境地区,工业化程度低,建筑物资匮乏,施工机械、钢材、钢筋、石材、螺栓等都需要从406公里外的省会昆明和168公里外的州府蒙自采购和调运,再加上当地长达5个月的雨季和8个月高温气候,均是建筑业的大敌。

若考虑这些因素,会展中心项目的常规建设周期应为18个月,潘晓龙说。

“我们保证12月4日,边贸会如期举办!”中国一冶以央企的责任和担当,庄严承诺。

工程开工之初,河口项目部就应用建筑业BIM技术,对项目进行施工预演和过程规划,精准计算出各种参数,建立数字化模型指导施工,对施工全过程施行精细化管理,预防和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由于工期被压缩,河口项目部打破施工常规,全天侯24小时施工,每月、每周、每日倒排工期计划,经常出现多个工种、多项分部工程的数百名工人在不同的作业面同时施工的场面。项目也呈现出高空作业、悬空作业、吊装作业、攀登作业、交叉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特点。为掌控安全和质量,项目部科学编制作业方案,压实现场管理责任,强化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始终保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顺行。

10月中旬,项目对1号馆和3号馆进行钢框桁架梁安装。一根钢框桁架梁跨度54米,重达50吨,需要起吊至23.8米的位置进行空中拼装焊接。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项目部编制了专家组审核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桁架梁安装施工的18天时间里,项目部管理人员24小时盯在现场,督导施工,直到12根巨型桁架梁安全、优质安装完毕。

在最繁忙的10月份,项目部管理人员平均只能休息5个小时,项目部负责人潘晓龙体重锐减了3公斤。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软质陶瓷隔墙板、钢结构楼承板等新型材料和先进工法,提高的作业效率、提升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建筑成本。

据统计,河口国际会展中心共完成钢结构1.1万吨、混凝土浇筑7万立方米、土方回填120万立方米、桩基4万延米等施工,创造产值4.6亿元。 (中国一冶集团 陈 明 杨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