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宝武经营发展亮点频现:宝武联合重组后,真正从整合走向融合,经营效益在全国钢铁行业里持续领跑;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源合基金入主重钢一年后交出完美答卷,为国内钢企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兼并重组创出了成功案例;共建绿色智慧型钢铁生态圈,促进钢铁业高质量发展……这张亮丽的成绩单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考量?

与此同时,我国“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提前完成,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转向存量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而其中的一大重点就是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作为国内龙头钢铁企业的中国宝武在兼并重组方面有着怎样的规划?

1月初,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就上述热点问题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

宝武重组:从整合走向融合

“2018年是中国宝武从整合走向融合的关键阶段。宝武联合重组以来,按照联合、整合、融合的总体路径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了协同效益,拓展了战略空间,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为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大型企业联合重组提供了经验,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陈德荣表示。

据介绍,2018年,中国宝武全面实施专业化整合,大力推动跨区域、跨单元同类业务整合,5批24项专业化聚焦整合项目总体进展顺利。“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格局基本清晰,专业化整合的规模效应初步体现,各业务单元竞争力有所提升,分业经营、分层管理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管理架构也因此具备了实施条件。

其中,宝钢股份2018年全年完成整合融合任务760项,完成里程碑项目194项,计划完成率100%;8个嵌入式支撑项目团队共设立70个年度支撑子项目,子项目任务完成率为96%;顺利完成2个经营管理、7个制造管理系统等的上线任务。两年来,宝钢股份共实现17个经营管理、7个制造管理系统覆盖、移植武钢有限,完成多基地协同运营信息化架构,初步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语言、统一规则。2018年1月~11月份,宝钢股份实现的协同效益达到全年目标的135%。

展望2019年,谈到业内对于作为钢铁龙头的中国宝武在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的期望时,陈德荣指出:“中国宝武积极推进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既是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引领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陈德荣对当前的行业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行业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转了钢铁行业的困难局面,市场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行业效益大幅好转,但是,钢铁行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长期以来,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导致在资源掌控能力、技术研发创新、规范市场竞争、节能降耗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缺乏行业约束力和执行力,尤其是缺乏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对行业转型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

当前,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转向存量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重中之重就是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从全球钢铁业的发展历程看,兼并重组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家政策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市场化兼并重组,组建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家超级特大型钢铁集团。

中国宝武战略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成为“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为愿景,打造亿吨宝武。宝武联合重组以后,中国宝武的钢铁产能规模约7000万吨,已位居国内第一,但距离1亿吨的目标还有3000万吨的差距,新增产能规模主要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

“在重组对象的选择上,我们不会为了扩大产能规模而盲目地推进兼并重组,”陈德荣说,“重组对象要能够进一步强化中国宝武沿海、沿江‘弯弓搭箭’型战略布局,要与中国宝武现有生产基地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

产融结合: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改组成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宝武要进一步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体系建设,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陈德荣说,中国宝武通过强化监督,完善三层管理架构和投资管理体系;多措并举,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宝信软件、宝钢包装成功实施各具特色的股权激励方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欧冶云商在引入6家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的基础上,2018年又实施第二轮股权开放,并于2018年10月份已首次实现盈利。

在谈到业内关注的重庆钢铁重组之事时,陈德荣认为:“中国钢铁行业结构性过剩,存在区域、产品等结构性错配问题,产业集中度低,债务高企,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国宝武牵头发起设立的四源合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以产业基金方式重组重庆钢铁,为国内钢企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兼并重组提供了成功案例。”

重庆钢铁是一家百年老厂,连年巨亏,严重资不抵债,发展陷入绝境,于2017年7月份启动司法重整。在此背景下,四源合基金作为战略投资人介入,于同年12月份高速推进完成。通过债务重组和低效无效资产剥离,重钢资产负债率降为33%,重启融资通道;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活力,引进职业经理人,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建立了精简高效的运营方式和完全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实现责任共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目前,重钢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重钢人均年产钢超过1000吨,跃居国内钢企前列。2018年1月~9月份,重钢产钢475万吨,同比增长73%;相较于2017年同期的8.82亿元巨额亏损,实现利润总额14.81亿元。

陈德荣指出,重钢重组不仅有效化解了债务危机,更是脱虚向实的内涵改善型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型重组,从根本上改善了企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此外,中国宝武还联合鞍钢集团、马钢集团,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华宝冶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旨在通过产融结合,合理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依托宝武、鞍钢、马钢三大国内主流钢铁企业强大的技术背景支撑,结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一流的资产管理能力,优化国内冶金产业资产结构,激活冶金产业资产效率。

高质量发展:共建智慧型钢铁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陈德荣看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制造是必由之路;而中国宝武要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要实现规模引领、技术引领、效益引领,智慧制造工作也承载了非常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宝武探索智慧制造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7月份,国家层面刚刚启动智慧制造工作,原宝钢集团就以旗舰企业宝钢股份作为试点先行探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宝钢股份智慧制造已由导入阶段向系统化落实阶段转变。2017年8月份,宝钢工程与百度云就“智能钢包”项目开展合作(通过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物联网应用,实现对钢包实时运行状态的智能感知和寿命预测,为精细化生产、设备安全、节能降耗和供应链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2018年6月份,中国宝武全面启动了智慧制造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加速推进智慧制造。2018年10月份,中国宝武与百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拓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钢铁全产业链场景中的应用。此举将有利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共建钢铁智慧生态圈,最终达到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陈德荣对中国宝武下一步智慧制造工作有着明确的设想:坚持创新驱动,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进程,形成中国宝武智慧制造解决方案和领先优势;坚持目标牵引,以“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为手段,倒逼流程优化、体制变革,努力实现“四个一律”,即“现场操控室一律集中、操作岗位一律采用机器人、运维监测一律远程、服务环节一律上线”,打造极致高效安全的智慧钢厂;坚持协同共享,通过技术协同、人才协同和产业协同,实现成熟技术的全覆盖,提高集团智慧制造整体能力。

布局“一带一路”: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布以来,中国宝武高度重视。陈德荣介绍说,中国宝武在集团层面成立了“一带一路”工作办公室,协调集团资源,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宝武重点加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材营销及增值服务体系建设。为了向下游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钢铁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中国宝武旗下欧冶云商聚焦“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开展跨境钢铁电商布局。中国宝武还积极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打造“宝武班列”品牌。2017年全年“宝武班列”开行国际班列148列,2018年已达到160列。

下一步,在2019年~2021年规划期内,根据“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愿景和“一基五元”(以钢铁产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现代贸易物流业、工业服务业、城市服务业、产业金融业协同发展)“亿万千百十”的发展战略,中国宝武国际化发展将实现两个转变:钢铁主业从“出口”向“出口+海外生产”转变,业务领域从“钢铁为主”向“钢铁为主+多元并举”转变。

陈德荣表示,在国际化战略上,中国宝武将聚焦“强化产业经营国际化、突破钢铁投资国际化、深化技术研发国际合作、推进资本运营国际化”四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持续深化钢材海外营销和增值服务体系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现代贸易物流,大力推进海外工程承包和服务贸易;按照积极寻源、审慎决策的原则,推进海外钢铁全流程制造基地建设,加快金属深加工领域的海外投资,整合盘活集团海外矿产资源;建设全球化钢铁研发创新体系,推动新材料国外技术对接国内市场;持续优化集团境内外融资手段。 (中国冶金报 郭小燕 罗忠河 刘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