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雯

 

中国五冶集团焊培中心成立至今已有近30年。该中心在工作中始终以技术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技术革新和工作方法创新为抓手,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先后开展了20多项焊接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研发和推广,成为解决大量现场施工焊接难题的“主渠道”。

焊培中心带头人任江正与同事讨论焊接机器人研发图纸。 中国五冶集团 李诗笛 摄

车床作业。中国五冶集团 李诗笛 摄

日前,当笔者带着好奇走进这个充满着活力与热情的创新团队时,恰巧撞见了曾获得“中冶集团技术能手”、“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术专家”、“中国工程建设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的焊培中心带头人任江正与同事们击掌相庆。原来,五冶焊培中心荣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创新模式 构建生产创新一体化

五冶焊培中心创新工作室始建于1982年,由10名技术互补的成员组成。他们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技师、理论功底扎实的高级工程师,也有持有国家级培训教师证的专业教师,更有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员工,是一支极富感知力、充满智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团队。

“焊培中心工作室主要负责焊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取证延证和焊工档案管理,承接所有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并出具评定报告,接受焊接技术咨询,解决施工现场的焊接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和开发焊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并传递相关的焊接信息,参加国内外相关的焊接技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等六大模块业务工作。”五冶上海机电分公司技术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兰静介绍说。

为了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该工作室完善规范、明确职责,先后制定了《工作室工作制度》《创新成果流程图》《质量手册》《奖励机制及办法》等,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新”,勇创新,敢创新,重创新;二是“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三是“沉”,沉到项目,沉到班组,沉到一线。同时,该工作室围绕创新立项合理安排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落实,做到例会制度和外出交流培训常态化,从而形成了生产创新工作一体化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工作室成员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性。

执锐攻坚 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焊工参加培训和现场实训,带着问题回到培训中心,总结、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又回到实践,这是焊培中心创新工作室的培训理念。”

任江介绍。该创新工作室为了让“高、新、尖”的焊接技术优势得以在工程实践中凸显,仅在2013年就举办了8次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工艺技术、技能培训,参加人数达到150余人次。培训联系实际,解决了工程中锅炉安装、高炉安装等焊接技术难题。

“只要生产不断,我们的创新就不会间断。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我们焊培中心创新工作室的身影。这是工作室全体员工对公司的承诺。”任江坚定地握了握拳头。

依靠强有力的技术优势,该工作室先后参与并完成了九寨沟甘海子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工程、宁夏美利纸业电力锅炉等大型工程,先后编制了《空间球形网架钢结构的焊接》、《抗震支座异种钢焊接方案》等方案,开发了采用CO2保护焊+焊接衬垫、自动焊+焊接衬垫等多项焊接工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作室与北京化工石油学院、山东大学的相关专家通过近8个月的科技研发,共同研发出管道焊接机器人设备及焊接工艺,成功解决了宝钢UOE(直缝焊管)超高压液压管道工程大口径厚壁高压管道的焊接难题。

这些应用成果并没有让他们停下创新的脚步,任江坚持要进一步优化管道焊接机器人设备及焊接工艺。2014年,焊培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实验室签订了智能焊接机器人联合技术研发与工程实际应用的技术协议,以进一步提高焊接机器人的拟人智能,并扩大机器人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向另一座高峰发起进攻。

悉心培养 桃李芬芳增强后劲

“提升保护创新成果的价值观念和推广创新成果的应用效益,是焊培中心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一直秉承的观念。”工作室技术骨干朱启文对笔者说。

工作室先后取得了特殊材料的焊接工艺及技术,大型储罐、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焊接等工艺技术,有色金属管道焊接内外保护装置的焊接技术,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中软磁钢焊接工艺技术等成果,在实际工程中极大地加强了创新成果的推广,为提高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愿得百花齐放春满园。”

任江深谙这句话的内涵,“创新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任江大力推广“现场带徒”机制。在宝钢苯加氢不锈钢管道焊接工程中,为了研究有色金属焊接保护装置的工艺技术,他带着徒弟任鸿与同事配合,查阅资料、理论论证、现场实践。老师悉心教导,徒弟学习、建议,两个人在工地一蹲就是一天,饭都顾不上吃。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技术的创新为公司直接节约成本50多万元。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任江先后培养了6名大学生,均快速成长为项目经理、总工和技术能手,活跃在施工生产一线。同时,该工作室每年都把形成的创新革新技术汇编成册,发放给广大职工,带动职工学技术、搞创新的热潮。

焊培中心创新工作室这个“小舞台”助推了企业创新提效、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在工作室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员工关注着岗位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员工走进创新工作室探讨创新话题、寻求指导和帮助。”任江自信地说。 (作者单位:中国五冶集团)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