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冶建》多写稿写好稿

□傅建设
 

  《中国冶建》当之无愧是我们通讯员之家。作为协会的对内对外信息交流平台和窗口,给我的印象是:专业、专注、专心。为《中国冶建》多写稿、写好稿,借助这个平台发稿,社会影响大、领导很满意,因此,做她的通讯员,我很有责任感、荣誉感。这里我谈几点体会。


  一要用心热爱,多出精品。我们通讯员来自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担当着企业的“新闻代言人”角色。要当好这个代言人,只有百分百的热爱,才能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你所在的企业才能借助你的妙笔生花。因此,当我们埋怨企业对我们不公平的时候,我们要自己问自己一下,我热爱这份工作吗?我对工作倾心尽力了吗?我因此经常告诫自己,要尽力更多地撰写和发表有一定份量的稿件,使自己在高管层和员工心目中具有一定份量,这样,才会赢得进步的机会和宽松的写作环境。
  二要多读佳作,触类旁通。就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掌握新闻写作方法,不断改进文风和表达形式,力求鲜活、生动,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激情、有文采的稿子。基层通讯员很少有新闻或中文科班底子,那就不妨沉下心来,多看些新闻采编和典型新闻作品方面的书,提高欣赏能力,指导写作实践。看得多了,看出门道了,自己下笔时,就能触类旁通,就有了套路。
  三要保持激情和新闻敏感。新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闻报道也应每时每刻进行。所以要当一个有激情创作劲头的通讯员。结缘《中国冶建》这些年来,我每年发稿在30篇左右,靠的就是两个字“激情”。我为报刊写稿都是在完成大量的本职工作之余,在夜深人静之时。
  四要千方百计提高上稿率。有人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深入的经历,二是充分地表达。”在我来看,就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深入地体验,尽情地表达,不断给编辑部投稿,对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提升形象,打造品牌。我们公司有一个产品叫“转炉挡渣塞投放装置”,在国内很有名气。因为报道少,加之缺乏技术保护,效益很受影响。今年4月的一天,我在跟他们技术副总闲聊时得知,前两天才发往新疆八钢3 台,总计突破100台了。我就就抓住这个由头,追踪采访,又跑到厂家现拍照片,及时采写了配图通讯,及时在今年第六期《中国冶建》刊发了。
  总之,我们通讯员就工作生活在基层,具有写出既有贴近性、可读性,又有指导性的稿件的优势,这个优势是我们干新闻报道的亮剑之本。
  这几点体会是我多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总的感受。我切身感受到《中国冶建》编辑和作者的合作能这样水乳交融,彼此能如此知心、交心,就觉着是一种难得的幸会、幸运、幸福。
  多写稿写好稿,让《中国冶建》根深叶茂,繁花似锦,是我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同一个梦想。

来源:中冶华天新闻信息中心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