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内钢铁资讯机构“钢之家”网站总经理吴文章在第八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表示,我国钢铁行业从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阶段,进入了全面产能过剩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以往所提到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有所区别。所谓全面产能过剩,指国内的主要钢材品种都已供大于求,并且钢消费量近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这将作为钢材市场运行的主要矛盾长期存在。
钢之家预计,我国目前钢材保有量和消费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预计2012~2015年我国的粗钢消费量将进入7.2~7.5亿吨峰值区域。这意味着未来几年钢铁消费比起2012年末的基础很可能是几乎是零增长。
“现在的需求虽然减弱,但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吴文章预计,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平稳增长,预计全年粗钢需求量7~7.2亿吨,增长7%左右;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减缓,预计今年我国净出口量约3000~3500万吨。下半年长材产量过剩压力将逐步显现。而铁矿石供需关系将有所缓解,价格略低于2011年,运行均价在140~150美元/吨之间。
据钢之家统计,截至3月末,我国已经建成高炉产能8.78亿吨。其中容积小于
400立方米的产能为1.14亿吨。此外,拟在建的高炉项目合计产能2.77亿吨。
“如果容积小于
400立方米的高炉全部淘汰,到2015年我国的高炉产能将达到10亿吨,过剩态势明显。”吴文章表示。 (据中国证券报)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