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 中国一冶集团  程 巍 摄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突出“集约化”管理思想,不断加强租赁平台建设,租赁平台由小到大、由散到整、由弱到强,逐渐向规范化发展,正在为基层项目的周转材料管理“提神增效”。2016年3月1日,周转材料招标工作正式于中冶电商平台上运行,旨在建立一个职能明确、流程清晰、精干高效的“周转材料平台+项目”管理模式。

深入市场 租赁平台应运而生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流动性大、点多面广,需要对全国各地区项目现场情况全面掌握,以了解各施工项目的周转材料情况,明确周转材料在各施工项目间的分布情况,以实现快速调配和避免重复投入。通过建立内部周转材料管理系统,给材料供需双方提供直通式信息服务,能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统一协调下的全企业范围的资源调剂。

2014年11月下旬,为加强对项目施工所需周转材料的管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进行规模化的集中统一管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充分调研内外部物资租赁市场。据调研,二十二冶工程项目中物资成本占工程造价的50%-65%,其中可租赁的周转材料占项目物资成本的1.6%左右,控制好周转材料成本,对提升企业利润具有积极意义。

做实基础 多管齐下提升服务

一是利用信息平台发布租赁政策信息、租赁价格信息、租赁供应商名录、租赁情况公示、集团自有周转材料闲置情况。旨在建立公司范围内的周转材料资源平台,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建在哪里,供应商名录就招录到哪里,发挥集约管理优势,降低租赁成本。

二是规范供应商管理,实行相互监督模式。搭建物资租赁平台,使管理在阳光下运行,不仅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规范物资基础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为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物资租赁需求信息,为双方合作提供了便利。通过建立供应商qq群等方式介绍集团公司物资租赁平台的模块设置情况及供应商的准入流程,并重点强调《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物资供应商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供应商动态考核制度。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供需双方的相互监督,在供应商之间形成规范有效的竞争模式,为今后物资租赁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深化改革 平台效应显“威力”

2016年3月1日,周转材料招标正式在中冶集团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运行,周转材料租赁供应商作为服务商,被纳入电商平台进行管理。运行一个月至今,本着寻求优势服务商的原则,二十二冶已准入租赁供应商70余家,范围遍及京津唐、石家庄、内蒙地区、东北地区及广东地区。

首次网上开标就实现了价格上的突破,单单钢管类物资,价格较去年平均水平就下降了20%之多,真正体现了集约管理的节俭、约束和高效,将有限的、分散的采购人力和采购资源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对于使用单位来说,省去了标书制作、召开招标会议等一系列办公成本和时间成本。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采购中心将继续完善周转材料租赁平台建设,规范管理、统一标准,储备更多的优秀周转材料租赁供应商,紧跟市场营销的区域,把平台做大做强。通过平台加强对各单位租赁招标工作的监督,使二十二冶周转材料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