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提升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对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给予了更加深入的论述。和谐与科学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身处在这个和谐的年代里,处处绽放着和谐而灿烂的企业之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武勘)紧紧把握和谐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大刀阔斧,固鼎革新,以创新提升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中冶武勘成立于1955年11月,1983年由事业单位改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国家停拨事业费,实行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5年我院被建设部列入勘察设计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1998年政企脱钩,脱离国家冶金工业局,进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2002年,通过引入多元股份,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中冶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划归该公司管理。公司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测量甲级、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综合类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壹级、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工程监理乙级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级、设计甲级、施工甲级资质证书。是全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1999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公司现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中高级工程师300余人,包括国家勘察大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一级建筑师等各类注册人员150余人。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中冶武勘积极面对,摆脱了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束缚,适应市场,稳步推进企业转型,营造企业和谐环境,建立起了适合于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向着创新提升、做强做大、持续发展、长富久安的战略目标不断奋进。   一、创新观念,用市场经济的科学思维引领企业阔步前行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主动的抛弃旧有观念,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武装头脑才会保证改革行动的正确,才会让广大职工理解、支持我们的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也只有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法则,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科学营销,在风云多变的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驾驭市场。由于几十年事业单位体制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不少职工依然是计划经济的一套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在思想观念上与市场经济的还有差距,对激烈竞争的市场感到不适应,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竞争规则缺乏深刻认识和把握。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观念更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树立科学的竞争观念,认识到勘察施工作为竞争性行业的特点,勇于参与竞争。坚持自力更生,拼搏图强,彻底破除“等、靠、要” 旧观念。树立法制的观念,积极扩大法律知识宣传,学习《公司法》、《合同法》、《劳动保护法》及其他法律知识,让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增强维权意识,增强合同、质量观念,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树立用户至上观念,急人之难、让业主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以质取胜、以诚取信,树立合同观念,承诺的必须兑现,诚实守信经营,以科技开拓市场,以质量占领市场,以诚信赢得市场。树立效益决定工资,贡献决定报酬的分配观念,打破大锅饭。树立人才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二、深化改革,用科学、和谐的体制保证企业运行高效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企业产权,实现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设置企业管理机构,转换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搭建适宜的管理框架,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体制与机制环境。(一)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于2002年年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整体改制为由中冶集团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全体职工实行聘用制,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经聘用的人员,重新与改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办理。未能竞争上岗的职工发放生活费,实行待岗培训,重新竞争上岗。(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各自职责、权利。进一步规范了董事会及总经理办公规则,建立健全董事会工作制度和总经理办公会工作制度。加强了对公司高管层的管理,明确高管层分工、职责及工作目标,保证决策的科学与高效,提高企业执行力。(三)实现了与成都勘察研究总院的整合。2005年根据集团要求,实现了与中冶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的整合。公司给予了成勘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持,增强成勘的自我造血功能,全面促进了成勘的快速发展。公司充分利用成勘在西南市场上的影响,扩大在西南片市场占有份额,促进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四)深化管理机构改革。围绕公司改制,公司对内部管理机构实行了改革,对管理部门进行了部分调整,努力实现管理机构的扁平化,对机关人员实行了精简,提高机关办公效率。(五)促进两层分离、主辅分离体制改革。勘察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司的劳务工人占公司职工比例过大,制约了公司专业技术水平与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年的论证与摸索,公司于2004年成立了“武汉中冶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实现钻探劳务层与技术管理层的分离。新成立的钻探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方面增强了钻探工人危机意识与市场意识,破除了以前的大锅饭、等靠要观念,增强了钻探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技术管理层松绑,更好的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促进中冶武勘由劳动密集性企业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对辅助单位进行了改革,按照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国有资产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坚持内外两个市场,强化辅助生产部门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鼓励辅助生产单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对内服务上参照市场定价,增强辅助生产单位危机观念与竞争意识。成勘院根据859号文,完成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辅业的分离,为下步成勘主业的改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六)坚持实施经济承包责任制度,实现经营体制改革,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施经济承包责任制度,根据各单位实际及市场形势,结合往年情况,确定各单位生产经营指标,给各单位定指标,压担子,提高各二级单位生产经营积极性。坚持不断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度,给予二级单位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减少管理程序及行政过多干预,强化结算与收费,加强考核力度,取保公司整体各项经济指标的不断增长。生产和辅助生产单位主辅分离。主业集中管理,实行“确保上交、超额提奖、歉收自补”,坚持以效益决定分配、贡献决定报酬的原则来处理生产经营承包的经济利益关系。辅助后勤单位完全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推行模拟法人的管理办法。公司在技术、人才、资金集中管理和各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占用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给二级单位充分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强化二级单位责、权、利,使成本责任得到落实,同时也调动二级单位加强管理和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三、完善经营管理制度,用科学的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企业改革的延续。必须建立起适合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公司坚持实施科学管理,以流程管理为中心,促进管理流程的再造,提高管理效率,完善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改革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坚持科学的经营理念,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企业有效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坚持资质全公司共享,全员经营,全员找市场的经营策略。各单位一律自主经营,资质共享,公司经营部门仅作为补充。对经营人员切实做到营销与合同额、利润双挂钩的利益机制。约束与激励并存,激发各级经营人员的积极性。坚持做精做强主业市场,扩大主业内涵,向地质灾害治理等市场延伸。公司在深入分析了自身资质面狭窄的基础上,坚持走技术强企战略,在自身专业技术做精做细上下功夫,在软弱地基处理、超深基坑设计等大、难、新工程领域展示风采,以技术与服务领先的差异性赢得市场。坚持坚守冶金传统阵地,扩大非冶金市场占有比例,规避市场风险。公司在不断提高对钢铁企业的服务质量,做强冶金阵地的同时,向国家重点投资的非冶金行业延伸,扩大企业市场占有领域。坚持诚信经营,赢得市场信赖。公司坚持诚信为本,严守质量、工期,工程中处处为业主着想,急业主之所急,以信誉和服务树立企业良好品牌形象,做到了做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占一方市场。(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公司实施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贤才,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水平,不断充实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加强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与锻炼,实行技术人员传帮带的方式,帮助新员工尽快的成长成熟。加大人才培养投入,通过内部办班及外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术水平,鼓励员工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注册考试。选拔优秀员工,进修硕士研究生,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公司坚持塑造核心员工,给予核心员工才能施展的广阔舞台,依靠核心员工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其影响力、带动力、创造力带领广大员工共同促进企业发展。推行竞争上岗的劳动人事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行企业岗位评价与绩效考核机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现有人力资源潜能。公司出台了《岗位分析实施办法》与《员工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完善了岗位评价与绩效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指标,突出按劳取酬,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岗位分析与绩效考核明确了各岗位职责,明确了员工的努力方向,加强了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的将企业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三)坚持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财务信息收集、分析、预测服务于企业战略决策,以科学的财务制度、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金融工具运用、融资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坚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收定支,收支双线管理。生产与经营目标、生产成本与各项费用、资本化支出与各专项费用等都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了全面预算控制体系。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为核心,按“以收定支,收支两条线”为原则在抓好经营收入的同时,抓好成本控制和支出,做到以收定支、以收调支、收支双控,切实发挥了全面预算的控制作用。坚持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发挥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作用,实行公司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资金有偿使用,提高资金运转效率,降低资金风险。加强企业融资管理,加强银企合作,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四)坚持实施项目法管理,完善项目核算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全面实施项目法管理,提高项目经理成本控制意识,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有效作用,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实施项目核算管理制度,实行项目先算后干,项目开工前,首先提交项目制作成本,经项目核算部审核,财务部门按照核算后的制作成本严格控制项目资金支出,将成本控制项目自承接到竣工的全过程中。(五)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科技立项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提升企业技术实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科技立项管理制度,严格科技开发项目的选题与立项,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引导,鼓励技术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加强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行业先进技术,探索专业前沿领域,献身科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升企业整体技术实力。公司近年来荣获国家优秀勘察金、银、铜质奖18项,100余项工程获省部级优秀勘察工程奖。(六)推进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公司1999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公司认真开展贯标自检工作,自觉接受质量人证机构定期检查,不断完善贯标体系文件,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保证贯标体系的持续有效性。2007年8月,公司相继出台了《项目质量控制系列标准》与《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规定》两个系列标准,于行业内率先推行了质量与安全标准化管理。两个标准是公司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工具性文件,也是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两个标准分别针对公司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测绘、岩土工程检测、水文地质勘察等专业特点,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要求,依据科学管理的原则,对工程质量及安全操作流程做出科学规定,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分解了操作步骤并明确了各步骤的操作方法,确定了每个操作环节的岗位责任人,详细划分了各操作程序的考核权重,实行科学的考核办法,旨在加强对项目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加强对项目涉及到的相关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质量和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七)坚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减低办公费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信息化程度是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展现。公司加强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配置,计算机在公司内部得到普及。加强了公司员工计算机、网络、办公和工程软件的使用培训,使公司员工熟练掌握信息化办公技术。根据集团统一安排,建设起了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公司网络协同办公系统(OA系统)于去年底正式投入运行,公司内部管理全部纳入网上流程,各类制度和文件、信息均通过内网发布,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由于公司大量工程项目在外地,项目技术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实现与公司管理部门有效地对接,需要迅捷、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流程再造和网络通讯技术,保证了信息和数据的及时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了资源,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公司管理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八)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企业竞争已从产品和技术竞争上升到文化竞争的层面,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品牌的象征,是企业制度体系的有效补充,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活性剂,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公司积极加强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对沉淀几十年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与企业“二五”规划相结合,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制定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手册),统一了企业标识,对办公区域及施工现场等统一了标识形象,悬挂了集团及公司旗帜,从企业外在形象上展示企业良好的品牌气质。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繁荣企业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将企业文化内涵内化为员工自觉意识,员工行动处处展示企业文化。   四、创新提升带来了企业的全面繁荣 近年来,中冶武勘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公司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更加科学灵活,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攀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企业凝聚力显著增强,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走上了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一)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攀升。在中冶集团的整体部署下,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管理体制得到了转变,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全体员工爆发出了极大的生产经营热情,奋勇开拓,抢抓市场,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稳步攀升。营业收入由改制当年的1.75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4.2亿。 2006年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合同额4.5亿元,营业收入4.2亿元,收费到位3.7亿元,分别比05年增长20%,20%,20%。(二)企业办公环境更加舒适,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对办公大楼进行了装修,对职工住宅小区进行了改造,装修了新员工单身宿舍,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与生活环境。公司坚持全体员工共享改革成果,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情况,适时提高企业员工收入,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发展。(三)企业市场不断延伸,有效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经营范围不断扩张,在成都、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珠海、宁波、广州、厦门、马鞍山、重庆、云南、攀枝花等地设有13个分支机构。公司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承接了越南海防电厂循环泵支护工程,越南金兰粉磨站、越南宜山水泥厂、沙特AL-JOUF水泥厂工程勘察咨询等多项海外工程。公司经营领域涉及冶金、建材、化工、水利、电力、交通、能源、市政和房地产等行业。(四)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坚守冶金市场向多行业扩张,延伸产业链条的经营策略。公司全体员工在挖掘冶金传统阵地市场的同时,积极争取道路、交通、能源、房地产、三峡地质灾害治理等多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了企业有效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五)企业人文环境更加和谐。公司发展不忘社会,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积极参与地方和谐共建,以税收及捐财捐物形式支持地方建设;积极参加抗洪抢险及慈善捐助、义务献血等各类公益活动,定点扶持了武汉市郊一贫困村庄,深受当地村民好评。企业内部和谐稳定,职工凝聚力增强。加强厂务公开管理,扩大职工民主,扩大职工的知情权,提高职工责任感,为企业发展贡献的热情;举行“创新业绩、创高效益”“安康杯”竞赛等意义深刻、职工参与热情较高的党团工会文化活动,活跃公司文化氛围,塑造和谐环境;公司领导每年走访慰问离退休职工,关心职工生活。2006年公司被评为湖北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公司领导集体被中冶集团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六)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近几年,公司在测绘、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岩土工程检测等专业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技开发成果,巩固和发展了包括数字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大型桩基施工、复合地基和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等各专业的数十项核心技术,部分科技开发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成立了“数字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科研基地,开发了“工业企业地理信息系统”。中冶数码工业企业地理信息系统(DifGIS)”在工业企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内领先的开创性成果,通过了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被我国测绘界知名专家认定为“填补了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空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在“工业厂区彩色地图数字制图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设计和制作了武钢、大冶有色公司、马钢、涟钢和湘钢等钢铁企业的彩色数字地图。拓宽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范围。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岩土工程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如水泥粉煤灰钢渣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通过部级鉴定,被认定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在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开发成果,其中“水泥土插筋复合喷锚基坑支护技术”在湖北省首次应用成功,并在武汉福星城市花园大型基坑的设计与支护等工程中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公司近年来,有两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取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科技开发成果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解决了工程中的许多技术难题,提高了工程的效益,同时也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近年来取得了诸多荣誉。2003年荣获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在全国勘察设计项目管理排序中位列第二。2005年获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被武汉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2006年再次获得武汉市建筑业“四优”企业荣誉称号、被武汉市政府授予武汉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