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战略变革 打造国际先进工程公司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坚持变革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中冶赛迪坚持深化改革,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从一个国有事业性质的设计院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型企业的转变;从单一功能的设计服务到涵盖咨询、设计、监理、工程总承包、设备成套的工程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展;从国有独资企业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变;从纯粹国内工程公司向国际工程公司的发展。 (一)、坚持深化改革,奠定设计院转变为工程公司的体制基础 中冶赛迪前身重庆院,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独资企业,缺乏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必要的高效率,需要进行改制,转变为工程公司.这是市场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国际通行模式和国家关于改制的政策要求。2003年,重庆院成功地改制设立国有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冶赛迪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中冶赛迪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在重庆院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打造百年老字号,坚持以设计为龙头,以专业技术、项目管理和融资能力为支撑,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钢铁行业工程公司的发展思路。几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中冶赛迪的发展思路是正确和有效的。目前,中冶赛迪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打造受人尊敬的、钢铁企业首选的、为工程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功能国际工程技术公司。(二)、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推进设计院向工程公司的转变 中冶赛迪在长期的钢铁企业建设实践中,较先认识到设计院的经营模式从单纯的设计向工程总承包、设备成套转变的可能和必要,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在设计院中率先开始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的准备和试点。以后,中冶赛迪一直坚持转变经营模式以扩大公司营业规模,积极推行从工厂设计院向工程公司的转变,同时坚持把开拓方向定位在有较高技术含量,有较好市场前景,有较好经济效益,有利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的战略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冶赛迪已建立起以设计为龙头的、具备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功能的工程公司体制,成功开展了上百个大、中型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和设备成套建设,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公司的进步和发展。中冶赛迪总承包的宝钢、鞍钢、本钢、南钢、太钢、新余、酒钢等多个大型高炉、转炉以及煤气柜工程已相继顺利投产。中冶赛迪设备成套的新疆八钢热轧是国内工程公司首次承担热连轧技术总负责和设备成套供货的工程,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产化依托项目,巴西GA 2号高炉是中国冶金设备首次向国外出口的大型项目。中冶赛迪还保持了公司在平整分卷和LF精炼技术领域的总承包和设备成套的比较优势,并在后处理、板坯连铸、连续棒材等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实现从单纯设计到承担总承包、设备成套业务的经营模式的转变,使中冶赛迪合同额、营业收入年年大幅攀升。(三)、战略合作 适度多元化 加强与生产企业、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的结合是工程公司不断进步的重要环节。中冶赛迪紧抓此环节,分别与德国西门子、美国罗克韦尔在重庆联合建立了“中冶赛迪-西门子系统工程中心”和“中冶赛迪-罗克韦尔系统工程中心”,并与太钢、陕鼓、上海宝冶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正进一步谋求与关键客户宝钢、攀钢、鞍本等大型钢铁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冶赛迪坚持突出冶金主业,适度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实现冶金行业杰出工程公司目标的同时稳步发展环保、城建、能源等非钢领域。公司抓住机遇,成立市政环保事业部,做强做大市政环保业务。公司民用建筑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项目合同不断增长。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赛迪工程监理公司已具有房建、冶炼、市政等六项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监理范围突破了冶金行业,并向设计、施工、监制、安装等工程全过程延伸。中冶赛迪已建起并将不断完善设备制造基地,同时还将积极稳健地探索、实践新的建设模式。(四)、持续的科技进步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中冶赛迪明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集成能力和技术持续进步作为提高公司长远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并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从创建体系、完善制度、搭建平台、明确主体、激发动力等多方面着手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科技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由公司技术委员会、科技开发部、公司技术中心、专业技术分中心构成的科技开发组织结构,逐步建立完善科技开发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以专业室、事业部、重大课题项目部和公关组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将达到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到2010年科技开发人力投入将达到公司人力资源的15至20%。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中冶赛迪积极推进研发基地的建设。公司核心装备研发、中试及制造基地赛迪重工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其功能已开始发挥。公司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公司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有效推进科技开发工作。通过与柳钢、八钢的合作,促进与清华大学、北科大等高校共建关系的进一步深入,深化了产学研的模式,同时,积极与集团、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沟通、配合,为公司的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公司已建立起集团炼铁技术分中心及热轧技术分中心和重庆市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镇污水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技术研发平台的地位与影响进一步提升,为今后的研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重引进消化再创新,立足集成创新,推进原始创新,努力形成自主创新的格局。在大型高炉、常规带钢热轧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4000 m3级大型高炉的工程设计上,中冶赛迪不仅是目前世界纪录保持者,也是国内唯一有工程总承包业绩的公司;在合金钢连铸、大型板坯连铸和不锈钢工程等方面,中冶赛迪也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在常规带钢热轧设计上,中冶赛迪优势明显;在普通热轧和炉卷轧机生产板带、可逆式冷轧板带、无缝钢管后处理线等轧制技术领域,中冶赛迪凭借独有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业界的翘楚;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控制、软件技术开发和硬件系统集成方面,中冶赛迪同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技术优势。  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中冶赛迪的科技创新着眼于有市场需求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其成果在钢铁建设中得到推广。中冶赛迪已有2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奖励,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3项,宝钢二期工程荣获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十五”期间已有数百项科研成果在钢铁建设项目中应用,取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二、打造国际先进工程公司 (一)、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 设计院向国际工程公司方向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适应投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强作大,中国成为世界钢铁强国的迫切需要。中冶赛迪充分分析形势,顺应发展要求,明确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认识与国际工程公司的差距,向一流国际工程公司看齐,对公司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并大力推行流程再造,加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工程项目管理和服务能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中冶赛迪充分利用自身在钢铁设计技术、人员结构、国内市场份额、熟悉国内主要客户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国内设计企业向国际工程公司迈进。(二)、国际市场开拓思路 加快与外商合作的步伐,消化吸收国际工程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推动自身更高层次的变革,是中冶赛迪国际市场开拓的总体思路。首先,中冶赛迪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工程公司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其二、借助国外公司先进规范的管理理念,实现从人才、设计手段、创新能力、管理、项目运作、工程公司的框架建设等方面同国际工程公司的接轨,完善并形成国际工程公司的完整职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其三、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拓宽国外工程和贸易业务,争取海外工程营业额占公司营业额的30%以上。(三)、国际市场取得好成绩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中冶赛迪主动出击,中标了多项设计和设备成套任务,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中冶赛迪的名字已为国外业界瞩目。目前,公司正承担着巴西、日本、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外钢厂的多项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和设备成套项目。近期,由中冶赛迪承担成套的巴西ACOMINAS、COSIPAR高炉和马来西亚KINSTEEL轧线等一批有重大意义的海外项目顺利投产,多项向日本输送轧机和设备的项目圆满完成,为海外市场开拓树立了业绩,进一步在国际上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还在开拓国际采购、贸易业务,拓展国际市场的新领域。面对未来,中冶赛迪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提高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核心竞争能力,要对标国际先进工程公司,找出差距,迎头赶上。中冶赛迪将抓住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这一提高工程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冶赛迪将努力发挥好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核心作用,健全人才规划和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构建学习型企业,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和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中冶赛迪还将努力培养全球战略意识,拥有全球化视野,并通过引进、吸收、培养等方式,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熟悉国际经营业务的队伍,同时要建立准确和强有力的商业信息系统网络,建立国际通行的适应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等。 10多年来,中冶赛迪坚持战略变革,在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国际先进工程公司相比,中冶赛迪深知还有很大差距。中冶赛迪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向世界先进工程公司的目标奋勇前进。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