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中国十九冶集团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该公司董事长田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亲切接见。获此荣誉的企业,四川省仅16家,中冶集团旗下子公司里,中国十九冶集团独享殊荣。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组织开展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旨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协调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实现互利共赢。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中国十九冶集团创先争优,做出了榜样,树立了标杆。

(一)

近年来,中国十九冶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推动企业和员工的“互利共赢”,把对员工权益的保护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的理念渗透到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方面面中。

在这里,员工收入实现了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2003—2010年,中国十九冶集团逐步加大人力资源调整力度,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引入、培育、配置、激励机制,形成科学合理、奖惩严格的分配管理体系,让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同步发展。2003年,中国十九冶集团产值12.17亿元,公司亏损3902万元,员工年均收入1.4万元。2010年,中国十九冶集团营业收入62亿元,实现利润1.25亿元,员工年均收入3.6万元。与2003年相比,营业收入每年增长26.2%,员工收入每年增长13.7%。2011年上半年,员工收入同比增长24.1%。

在这里,员工享有多种福利待遇。中国十九冶集团在员工中实现了“五险二金”全覆盖,实行双休日和带薪休假制度。员工享受福利性餐补、交通补贴,新入职员工享受免费住房待遇。在今年制定的《薪酬管理办法》中,对全员进行了工资调整,明确了谈判工资、协议工资等多种薪酬分配方式,同时,从1月份开始,公司实施年金制度,公司全员已缴纳费用970余万元。

在这里,离退休员工能够安享晚年。近年来,公司还清了2003年以前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工资579万元,为780名员工接续中断5年多的社保关系,投入4000多万元对离退休员工生活区的道路、水电、煤气管网设施及环境进行整治,投入1366万元新建或改建了15个离退休管理站,使离退休员工老有所乐、安享晚年。此外,东风新村、东风景秀、枣子坪新村、实久花园等一批改善员工居住条件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

在这里,向上流动的通道向所有人敞开。中国十九冶集团打破用人传统模式,坚持“忠诚为先,业绩为重”的用人方针,采取压担子、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有计划的选拔和培养青年管理人员,几年来,共提拔任用领导干部2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2%,40岁以下的占62%,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中有1—3名35岁以下年轻人才,一大批忠诚企业、能力突出、勇担责任、年富力强、积极创新的中青年干部被充实到了中高级管理岗位。

在这里,员工的职业素养不断强化,技术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十九冶集团全面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培训,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共有针对性地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项目经理培训班、项目总工培训班、会计师培训班、造价员培训班、电焊工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486个,培训员工11753人次,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同时,共选派160余名优秀人员参加省、市及中冶集团组织的高级干部培训班、高级技师培训班等学习。

在这里,高技能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中国十九冶集团是“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得过“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中央企业技能竞赛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在一系列高水平竞赛中,多次获得团体第一名、第二名,30余人次获个人奖励。徐帮学、周树春、苏惠明、蒋石全、田贵安、刘刚等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成为公司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典范。此外,公司对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四个技能等级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对象除公司技术工人外,还涵盖了外协队伍、劳务派遣单位员工以社会农民工。

在这里,员工对企业管理和决策有充分发言权。中国十九冶集团按照《工会法》要求,完善工会组织机构,按时足额拨付经费,全力支持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在涉及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主动征询工会意见。员工可通过职代会和厂务公开等建立的广泛渠道,及时了解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决策信息,在劳动关系的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协商等方面有充分的发言权。

在这里,员工稳定率长期保持高水平。近年来,中国十九冶集团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遭受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饱受了汶川“5.12”大地震和攀枝花“8.30”地震的洗礼,但公司始终不忘央企责任,不降薪、不裁员、保就业、保稳定,依法规范用工,几年来,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缴纳,公司每年还支出4000万元用于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前,中国十九冶集团5919名员工全部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公司每年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500多个,并把表现优异的近百名劳务工招收为正式员工。

在这里,员工感受到先进的企业文化。中国十九冶集团是以“西部铁军”品牌为依托的文化企业,“西部铁军”精神“根红苗正,血脉传承”。近几年,中国十九冶集团坚决贯彻中冶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秉承“敬业、忠诚、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高举“MCC”大旗,恪守“西部铁军”军规,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上升,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

中国十九冶集团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等,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制度保证。而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公司生产经营也不断迈上新台阶。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强力助推了企业经济发展。企业总产值、利税、新增资产年均增长保持59%、48%、20%的良好势头,企业年生产总值由不足20亿元发展到现在近在咫尺的突破百亿大关;在岗人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2万元/人.年,增长了580%,累计上缴税金52916万元。企业驶入快速、良性、和谐发展轨道。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快速壮大了企业人才队伍。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538人,平均年龄37岁;有50余名高级人才被评为“全国冶金行业高级专家”、“全国冶金行业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冶建协会吊装专家”等行业专家;公司技术工人244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1797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3.5%;同时,公司拥有全国技术能手6名,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5名,四川省技术能手4名,中冶集团技术能手23名,中冶集团首席技师4名,形成了一支文化技能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优秀人才队伍。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全面促进了科技创新。近年来,公司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每年达到主营收入的3%以上;研发人员达到员工总人数的8.7%,有27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水平9项,国内先进水平16项;专利受理221项;省部级工法21项;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10项,全国冶金建设行业专有技术6项。科技创新能力在中冶集团名列前茅。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为企业赢得了一系列殊荣。公司先后荣获建设领域最高奖项“鲁班奖”、“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无投诉•诚信示范企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中国文化管理示范单位”、“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众多荣誉。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冶集团列为全国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单位,同时也是四川省“首席技师、特聘技师”使用试点企业。温家宝总理两次视察公司承建的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东汽静子大件车间,两次接见中国十九冶集团董事长田野,并对“西部铁军”给予高度评价。

2011—2015年,中国十九冶集团将全面实施以“产业升级、强大并举、创新机制、关注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五”战略规划。在该规划编制中,鲜明突出了“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这一重点,把高度重视改善企业员工生活质量、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中国十九冶集团董事长田野指出:“要充分认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要坚持把企业做强做大与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作为企业的共同追求。”这既是中国十九冶集团“创先争优”打造和谐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十九冶 罗志贵)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