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冶集团 潘柏佺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建筑行业对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倡导,装配式住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对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装配式住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响应上海市政府的号召,顺应未来建筑市场的发展,上海宝冶集团从2012年开始关注装配式住宅,从启动到研发,经过两年多的积累和摸索,2014年完成了自己开发设计的上海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C10地块装配式住宅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并被列为2014年上海市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2015年5月项目正式起吊安装,标志着宝冶正式迈入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领域,具备了装配式住宅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可以对合作伙伴提供一整套装配式住宅的解决方案。

快速腾飞的产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早在2006年,政府发布实施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1号文的形式,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文件,重点要求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并将“推动建筑工业化”被列为十大重要任务之一。而市场机遇从来是属于有准备者的,装配式住宅从设计研发、构件预制加工制作、施工建设等多个环节,要具备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近年来,上海宝冶集团在上海、安徽、辽宁、云南、广西、河南、浙江、江苏、青海、河北等地承接并完成各类住宅项目近千万平方米,积累了丰富的住宅施工经验,为进入装配式住宅产业领域提供的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战略上,宝冶一是深刻认识装配式住宅的特点,其绿色、环保又能快速生产的特点符合建筑业发展趋势。二是顺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内每年的新建建筑总量20亿平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年建筑总量的40%,这么大的体量,必须寻求一种既绿色又快速的生产方式。三是敏感地跟上国家的密集出台支持和发展装配式住宅的中长期规划和政策,自2011年以来,全国已有12个省市出台支持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文件,尤其北京、上海、深圳、沈阳、湖南、合肥等地区,已将住宅产业化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出台多项推广措施和支持政策。目前,上海市正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

设计研发是装配式建筑产业的龙头,没有设计研发的产业是不完整的。上海宝冶集团以拥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宝冶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拥有国家实验室的宝冶检测为依托,展开了强大的技术攻关。

结构体系的选择是实施PC(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关键,也是目前PC技术应用的难点。目前国内外常用或正在探索的有三大体系:叠合剪力墙体系、预制剪力墙体系、预制框剪体系。上海宝冶房地产事业部PC研发团队与宝冶设计院从2012年开始从实地参观到合作学习,对PC设计进行多体系、全角度探索研究,反复试验进行论证。经过前期大量的基础调研和节点试验,本着成本最优、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严格经过实践检验等原则,上海宝冶装配式住宅项目PC结构类型选择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该体系在关键技术上有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单排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突破了国家规范的限制,从首层直到女儿墙,剪力墙全部采用单排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首例;二是门窗后安装技术,不仅解决渗漏问题,而且解决后期老化更换问题;三是预制外墙接缝防水技术,设置三道防线,确保外墙不漏水;四是外维护操作平台施工技术,节省大量外脚手架,提高了施工效率。该设计顺利通过了上海市的抗震专项実查,并得到了上海市专家评委的认可。2014年,宝冶联合上海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正在施工的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工程为对象,选定10-3#楼与10-6#楼为装配整体式示范楼,建筑层数为地上18层,地下1层,两幢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6000m2。

先进的建筑信息化集成能力

上海宝冶于2011年10月通过技术开发立项正式启动BIM技术的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2012年组成专门的BIM团队,创建了合适的软硬件环境,开始为项目施工提供BIM解决方案,并应用实施于一些大型冶金工程、房地产项目、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等项目。主要开展工程项目三维数字化建模,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审查,结构设计与加工,复杂结构计算,管线碰撞检测和管线综合,施工组织和进度模拟,MEP(水暖电专业)施工深化设计,预留孔洞埋件深化设计,竣工模型设计等工作。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以及在多个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应用,宝冶形成了“基于三维设计的BIM技术研究及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在国内处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

借助已有的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宝冶BIM技术在罗店装配式住宅产业链中“大展拳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深化设计方面。在施工准备阶段,宝冶采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模型以及主体结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排除了不同预制构件斜撑碰撞、相邻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钢筋碰撞等问题,减少了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使现场拼装更便捷,提高了施工质量。如构件生产管理方面,在形成模块化设计和PC构件零件库的同时,宝冶将设计阶段产生的BIM模型提供生产阶段提取和更新,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通过RFID芯片将虚拟的BIM模型与现实中的构件联系起来,实现了构件生产的集约型管理。如现场建造管理方面。宝冶利用施工前完成的模型,结合施工组织计划方案对项目进行施工方案模拟、PC吊装模拟,在提供相应进度工程量的同事配合现场进行进度管理、方案验证、成本控制,利用BIM技术进行全产业链管理,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加快反馈和决策后传达的周转效率,优化现场建造管理。此外,在可视化应用、4D进度管理、核对工程量、图纸问题检查等一系列应用中,宝冶强大的BIM技术团队为装配式住宅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专业的施工组织协调能力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双特级”企业,上海宝冶在大型工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民用建筑等各类建筑市场建设了一系列投资大、体量大、面积大的大型标志性工程项目,展现了业内领先的工程总承包强大实力。宝冶承担开发建设的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一期二期项目是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该工程社会关注度高,工期紧,体量大,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难度大,作业资源组织难,成本控制压力大。以全国劳动模范董清为经理的项目团队通过立足一线、钻研技术;完善管理模式,细化管理制度;严抓过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绿色文明施工,强化监督检查等多种措施,将该工程建成了绿色工程、环保工程、优质工程。

在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C10地块装配式住宅施工中,项目管理团队以现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施工过程管理。如项目部建立对应的PC施工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组、BIM组、安全组、施工组、质量组、材料组、资料组、预算组,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合力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如坚持“样板开路”制度,根据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项目部坚持样板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对标样板件(间),以此把控现场的施工质量。如严控PC构件进场验收流程,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所有构件进场前,都须经过业主、监理、总包、分包四方联合验收,经检合格后,才可卸车入库。如提升PC施工工艺,项目部在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定位及吊装技术、预制构件的固定支撑技术、钢筋套筒连接的压力式注浆技术等,将传统建筑工地转变成工业化建筑的“总装车间”,通过绿色高效的施工管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做到三楼结构体吊装的同时,一楼进行管道、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有效减少了建设周期。

在产业链的配套资源方面,宝冶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升,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如与深化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根据场地特点和机械设备性能,具备提供深化单位探讨构件的数量和重量最优值的能力,同时配合深化设计检查构件预埋件位置,研究施工的可行性,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如与构件生产密切配合,由专人驻厂对构件的质量进行确认,把好出厂关,准确协调每层构件的进场时间安排,保证材料有序、保质、保量的供应。如掌握配套协作资源,根据工程实际,在有限的配套资源中选择最优性价比的配套材料,保证PC施工辅材的及时供应和工程顺利实施。

夺人眼球的“成绩单”

宝冶在罗店大型居住社区进行装配式住宅的成功推进,不仅标志着其迈入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领域,同时也凭借出色的设计研发、信息化辅助、施工组织协调等能力,在行业内大踏步向前,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经济效益方面,宝冶罗店大型居住社区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通过上海市科技委的专项评审,得到上海市专项产业资金的支持,并作为2014年上海市装配式住宅的示范项目,获得150万元节能奖励资金。同时,该项目针对上海市《关于鼓励本市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材料申报,通过审核后将获得成本补助。

在社会效益方面,宝冶装配式住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与传统施工比较,可降低约50%周转材料消耗,减少20%的用水量,同时减少80%的施工垃圾,有着广阔的社会前景。

在施工管控方面,宝冶装配式住宅项目有效解决了目前传统工艺施工所存在的施工及质量控制问题,如外墙预制有效解决了外墙渗漏水、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如成品外墙的整体吊装有利于施工安全及现场的形象的提升;如预制楼梯、阳台板有效解决了楼梯、阳台现场施工支模难度大、工序复杂、费时费力且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在市场效益方面,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近两年来,不少省市相继出台一些产业政策文件,如上海市政府文件明确指出,2016年外环以内符合条件建筑都要采用装配式建筑,按上海市每年的建筑体量约2000万平方,装配式建筑将占很大市场份额,而目前具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能力及相关的业绩大型企业比较少。宝冶罗店大居装配式住宅的实施不仅为企业积累了相关的技术储备,同时为企业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业绩支撑。

2015年7月8日,上海市房管局住宅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张立新实地考察了上海宝冶罗店大居C10地块项目,并且参观了上海宝冶装配式建筑展示厅。张立新指出,宝冶在装配式住宅的研究方向契合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罗店保障房作为2014年上海市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其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也是今后上海保障房装配式住宅的首选体系。在参观上海宝冶装配式建筑展示厅时,张立新对上海宝冶目前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研究成果表示了赞赏,并表示,上海宝冶作为施工建设单位,能够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学习,不断创新,全力推进企业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为上海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值得上海市广大建设开发企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