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花。 中冶宝钢技术 孙庆祥 摄

时序更替,追梦前行。

弹指间,中冶华天水环境业务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战略下,中冶华天与之同频共振、高度契合。以钢铁冶金行业水处理为源点,不断延伸突围,跨入诸多“非钢行业”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处理,并逐步走向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治水融城。

一路坚定走来,中冶华天水环境业务把旗弄潮,升腾跌宕,蔚为壮观。

溯源:伴生钢铁冶金业务

伴随着中冶华天创立发展壮大,水环境业务也在深耕细作,一往无前。

1962年7月18日,部属唯一的黑色金属矿山和钢铁工厂的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中冶华天前身“马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开基立业。

此刻,水环境业务也随之起笔落墨,应运而生。

最初,中冶华天在钢铁冶金工程设计“给水排水”专业,干的就是与钢铁工业水处理打交道的事。

依托这批“涉水”人员,在钢铁冶金行业水处理业务20年里,他们完成百余项钢铁冶金建设项目的供排水、水处理等工程的设计工作。

可圈可点的工程业绩,行业领军人物,使中冶华天水环境业务名声鹊起,备受瞩目。

“你瞧,那幢70年代实验楼就是原冶金工业部奖励给我们的。实验室的装备水平在当时堪称一流,赢得其他设计院同行的羡慕,高档的试验器材,顶端的仪器装备,为我们做技术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中冶华天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一脸自豪地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年,冶金工业部还专门选调中冶华天一批给排水专业年轻技术骨干,送到日本研修水处理机械知识,开展水处理工艺与装备融合的研发。

得益于老一辈华天水务专家开发的先进的水处理工艺与装备,催生和带动了无锡、宜兴等华东地区环保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孕育:积淀技术储备人才

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改革的春风,为中冶华天水环境业务技术注入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中冶华天根植技术创新,厚积薄发。开展水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工作,以技术推动市场。自主研发机械搅拌澄清技术取代了传统工艺,成功应用于高炉煤气洗涤污水处理,成为风靡一时的占地小、处理效果好的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技术;开发的生物铁法处理焦化废水工艺,成功应用于马钢焦化厂,极大地提高了酚氰处理效率,赢得行业聚焦的目光。

同时,针对钢铁企业油污污染严重的问题,研发化学除油技术并成功应用于钢铁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开辟了化学除油新纪元,至今仍得到广泛应用。

一批水处理专业高级人才队伍、一系列技术研发成果、丰富的环境工程设计经验,使中冶华天在大中型钢铁企业循环水及废水处理工程这个领域里具有较大的优势,引领了行业发展与技术作用。

在这个进程中,中冶华天积蓄了大量的水处理专有技术,锻炼了一大批环保专业才干,这为其立足“非钢行业”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向城市水务市场进军埋下了伏笔。

突破:跨越行业延伸产业

在水环境业务永续发展的征途上,中冶华天始终紧跟国家环保产业战略,矢志不渝、创新驱动,砥砺前行。依托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在合理“作战半径”内,大举向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处理挺进。

这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时代的必然。

90年代初,长江沿边,三座最早的城市污水厂之一的马鞍山市王家山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这是中冶华天设计的安徽省首家城市污水处理厂。

由此,中冶华天从传统的冶金水处理设计走向了市政污水处理。随即,巢湖市污水处理厂、马鞍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池州市清溪污水处理厂 ……纷至沓来,一发不可收拾。围绕市政污水处理厂开展的设计遍地开花,陆续完成上百座市政供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业务。

与此同时,工业废水处理业务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1997年,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从承揽乐凯胶片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开始,先后完成五十余项涉及食品、化工、印染、造纸、电力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取得一系列成果。

2004年,中冶华天改制后,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体制机制。

科研投入和产业化进程同步加大。2008年以来,先后组建中冶华天水处理中心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冶水处理技术中心、安徽省冶金与造纸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机械工业污水处理节能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当家”技术“高色度工业废水还原脱稳脱色”“市政污水生物协同脱氮除磷”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大型污水厂,形成“研发-设计-核心设备制造-建设-运营-再研发提升”的独具特色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核心竞争优势。

开发出安徽省第一座大型UASB厌氧反应器,成功应用于青啤马鞍山厂、雨润当涂工业园等污水处理工程;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UBAF高效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建设的广东新会东郊污水处理厂,是迄今为止国内采用UBAF技术建成的规模最大的一项污水处理工程,并广泛应用于盘锦石化、内蒙河西电厂等污水处理工程;自主研发的“高效澄清+气水反冲洗反粒度过滤”技术,成功应用于湘钢工农闸水处理与回用等20余个中水项目,打破国外企业对钢铁企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的垄断。

从单一设计逐步涉足工程总承包。福建三安钢铁公司全厂污水处理及回用总承包项目是中冶华天总包的第一个钢厂污水处理及回用项目,合肥精细化工公司农药废水处理项目是中冶华天首个非钢行业废水处理总承包项目,阜新电厂中水回用项目是第一次将公司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应用到电力行业。紧紧抓住城镇污水处理行业采取社会化投资和运营的契机,先后在安徽、山东、湖北、福建、河北等地以BOT、TOT和托管运营的方式,承接二十余座城市和诸多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形成中冶华天具有稳定现金流的特色业务。

蝶变:聚焦生态治水融城

“中冶华天在水务事业发展上是,醒的早,起的不晚,但未能及时壮大”。2014年初,中冶华天董事长、党委书记康承业剑指痛点。

四平八稳、偏安一隅,不进则退,难以为续。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中冶华天顺势而为,对公司原有水环境业务进行了重大的方向性调整,在立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定位下,谋篇布局,尽快做到“借大势、发大水、抗大灾”。康承业董事长升华了水务事业的发展理念,引领中冶华天水务事业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决心的战鼓已经擂动。

以提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创新水环境治理理念。在水环境综合治理理念上,中冶华天改变了传统的单个水体工程治理思路,更多聚焦于健康、生态河流的构建,以区域流域层面进行综合治理,采用系统思维与手段解决区域水系系统性问题,包括水系规划、蓝绿线规划、网格化管理、污染源溯源、环境容量解析、管网-河道-泵站三级联动等,从而形成诊断分析、规划与项目布局、技术与产业支撑、预警与运营维护及评价等完整过程。

——围绕城市发展,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等六方面系统解决城市发展的水问题,通过科学诊断、系统规划、精准实施达到治水融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即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重点打造水环境诊断医院、水生动植物工厂、药剂制剂工厂、水环境装备工厂。

——围绕全生命周期,打造具有中国中冶特色的低成本、高标准、高技术、高质量“一低三高”水处理品牌。

目前,在水务投资、市政供排水、中水回用、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海水淡化、城市直饮水等水环境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中冶华天已具有雄厚实力,构建起从试验研究、技术开发、项目规划与设计、工程建造、核心装备制造、药剂制剂研制到专业化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到智慧水务管理,从城市污水治理到康养颐养水环境,为城市与产业发展提供涉水领域的全系统解决方案。

这是转型中的足迹,这是发展中的惊喜。

成功地将世界仅有的三种曝气工艺装备从根本上进行颠覆性创新,整体水平跃居世界行业之巅;多项拳头产品评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主编和参编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是“国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依靠这些水处理科技成果和高端平台,中冶华天以河道湖泊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节能高效水处理装备、“互联网+水环境技术”等为抓手,形成了水环境诊断医院、微生物工厂、水生植物工厂、节能高效水处理装备和新材料等产业技术。

拥有20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及黑臭水体总规模达300万吨;在深圳、马鞍山、宁夏灵武、连云港、来安、含山、博望等地区开展了上百条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中冶华天投资兴建的来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迈向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2016年,承建的首个全流域,且河网的交错的马鞍山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在马鞍山落地开花。

如今,中冶华天水环境治理业务已从点、线式转为面式发展阶段,并在中国水污染治理服务企业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立足新时代,发力新目标,务求新作为。中冶华天正以行业领军者姿态,引领中国水环境业务走上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中冶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