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4日,由中冶宝钢技术第三分公司马迹山项目部参评的“降低二程船靠离泊风险系数技术及方法”,喜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组织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发明银奖”荣誉证书。

或许,这项创新汇聚不了太多的视线,但每一项工法的创新,不是用眼去看的,而是要在应用中去检验、用心去感受的。

凝练提升工法新课题

宝钢马迹山港水深港阔,深水水域面积达20平方公里,港域周围岛屿环抱,为深海开放式码头。

而在宝钢股份马迹山港二程船(5000-20000吨级),全年接靠数占二程船总艘次的1/2以上,同时马迹山港是典型的外海开敞式码头,海域浪高、潮差大的环境特点较突出,尤其在风向风力加上潮流流向流速及潮差变化时,会对二程船靠离泊安全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由于大多二程船对装船码头前沿海域潮汐、水文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船舶主机功率相对偏小,对助泊拖轮的使用经验也比较欠缺,致使其克服风、浪、流的操控能力受到制约;再加上装船码头靠泊墩之间间距与船长尺寸的不匹配因素,造成该类船只在靠、离装船码头操纵中安全掌控度较差,因此,无论是对码头还是对其自身的安全,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与国内其他同类企业进行对标交流及随后的大量资料查阅过程中,均未收集到能有效解决此类状况的信息和相关技术资料,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可鉴经验。

随着国内钢企结构调整、产能收窄和宝钢马迹山港的贸易矿吞吐量不断攀升,装船码头的作业效率和作业环境必须保证实时、良好的随动性;为进一步提升港区的综合竞争力,必须通过持续技术优化、强化横向协同来打造高效组织,才能提高港区的整体服务质量,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行。

惟有创新,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马迹山项目部研发团队根据多名在宝钢马迹山港从事船只靠泊的一线员工的作业经验和心得,凝练提升提出“一个基础,五项实施”的这项新课题,旨在通过这套安全稳妥靠泊方法,有效降低二程船靠离泊风险系数,实现拖轮协助二程船靠离泊安全零碰损,在特定领域里确保企业生产安全顺行。

从细部到细节的求变

一张图可以看出这项工法的研发路径。

研发团队首先梳理出港区的装船码头前沿潮汐、水文情况的变化:码头前沿100米左右的范围内呈现出紊乱、复杂的潮汐水文环境,且各泊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进而绘出一、二期装船码头前沿潮流流向与泊位的关系表;这张“总结现场潮汐、水文,编制关系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础”,它为后面“五项实施”打下重要基础。

我们不妨一同来验证这“五项实施”:

首先是确保二程船在离泊位前200米的海域观察该船有关涉及靠离泊安全的船况,以便及早将异常信息反馈至调度,为调整作业方案争取时间;并将泊位位置、码头前沿的潮流、水文情况及相关特性通过高频电话以安全告知的形式及早进行告知。

随后是指派富有经验的拖轮驾驶员为指导员到码头,负责协调作业方案,告知潮流、水文、码头情况,将二程船在临近码头泊位时的前后位置、靠拢角、离泊角、船艏艉与泊位间的横距等信息及时反馈给二程船及作业拖轮,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提醒,从而形成船岸信息互动,使二程船的靠离泊全过程得到管控。

接下来是针对某些泊位二层平台的靠泊墩护舷间距过大这一问题,制定了5000-20000吨级二程船靠、离泊标准,其关键是要求专业指导人员、拖轮驾驶员在作业前明确告知船长,靠、离泊时在泊位横距20米范围内,必须将船位与码头的角度控制在5°以内,防止碰损码头。

然后将作业拖轮及指导人员发现的,有关二程船中影响靠离泊作业安全的硬件设施及存在隐患问题,落实相关人员分门别类统计汇总,及时填报《船舶异常信息联络单》,通过计划人员督促船方落实整改,并跟踪异常整改的效果,形成有效闭环。

最后是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踏实的基本功,尤其是“踩顺水摆船位”操作技能及靠离泊作业中对雷达、GPS、电子海图等通导设备的应用与实践。

零碰撞是最好的标准

这项处处都留下精准数据的技法,创新的效果如何?

去看一看宝钢运输部和马迹山港给出的效果证明就知道了:“降低二程船靠离泊风险系数技法”的实施,能有效地屏蔽5000-20000吨级二程船靠离泊中存在的隐患,实现了拖轮协助二程船离泊安全零碰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二程船靠离泊风险系数,为马迹山港安全信誉等级提升及生产顺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毋庸置疑,本技法已成功应用在宝钢股份马迹山港装船码头二程船靠离泊操作技术中,2年来体现出了很强的可操作性特点:五项技术措施就像5道防火墙,彻底改变了原先因为二程船在靠、离泊作业中如果对潮汐、水文不熟悉、靠拢角和船速控制稍有不佳,船舶很容易碰擦码头这一局面;同时,拖轮在协助船舶靠离泊中通导设备的应用等技法都有很好的延展性。

同时参照过去几年所发生的各大小事件,本技法的有效实施,能为企业每年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2013年、2014年马迹山港卸船单船作业通算效率,分别平均为3625吨/小时和3636吨/小时,卸船机有效作业率分别平均为95%和85%,该工序效益系数分别平均同为90%。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创新的主角:龚晨君、陈耀忠、杨荣青、王建忠、李伟伟、周安叶、李振刚;请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为我们开启的,是一种新的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