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扩大面向全球的经济合作,近年来,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致力于积极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秉承着“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为全球冶金、矿业等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冶金产品系统化解决方案。“中冶重机”作为具有多年跨国合作经验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按照共商共享原则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走出去”,还要“走更远”。

“中冶重机”作为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除了以渣罐抱罐车、铁水运输车、渣罐等自主研发核心产品为代表的冶金特种装备系列产品之外,公司还兼顾机械修理、备件修复以及钢结构制作等业务。一直以来,“中冶重机”都十分注重品牌铸造,尤其在重大成套装备制造行业成效显著。公司制造的冶金特种装备产品都是“量身定做”的非标特种成套设备,这些“个性化设计”不同于传统“批量”生产的标准工业产品。它们都是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研制的,产品组成的零部件多,技术复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周期一般都较长。在经过严格的出厂测试和厂内试运行、试组装调试后才能交付客户。每件产品经过千锤百炼和精益求精的打磨,只为追求优良的品质和客户的满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有趋同的倾向,这使得企业可以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中冶重机”正是乘着这股“东风”做大做强,凭借自身实力全面出击,向国际冶金装备制造市场进军,建设一流冶金服务企业。  “中冶重机”自2005年第一次承接日立公司的火电非标钢结构出口项目以来,海外业务开发及拓展模式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2005年--2007年,为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起步探索阶段,主要拓展模式为公司领导亲自出马开发客户,市场部业务人员跟踪及辅助的“跟单员”模式。

2008年--2012年,为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深入探索阶段,逐渐摆脱了 “跟单员”模式,鼓励突出市场部人员的自主营销职能,逐渐开启了“自主开发跟踪承接式”海外市场业务拓展模式。

2013年--2015年,“中冶重机”的抱罐车及焊接渣罐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正式开启了“中冶重机”自主品牌产品走入海外市场与国际一流产品同台竞技的新篇章。

2016年--2017年,“中冶重机”确立了大规模推进及开拓海外市场的新方针,加大海外客户的直接走访力度,开始初步建立围绕“自主产品”及“代工产品”两条主线同步发展的新型业务拓展模式。

近年来,“中冶重机”积极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沿着“一带一路”深度拓展海外市场,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

  足迹一:东南亚市场--热态钢渣倒驳运输抱罐车产品

热态钢渣倒驳运输是现代钢厂钢渣处理物流运输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运输方式从钢渣轨道化运输到无轨化运输的变迁正是孕育轮式抱罐车生命的温床。由于钢厂生产线采用轨道化运输,需要铺设轨道,不仅基础投资大,而且工艺流程长,能耗大,不利于环保;而采用无轨化运输,节省了轨道铺设,减少了基础投入,缩短了工艺流程,便于环保控制,优化环境,而无轨化热态钢渣运输工艺的必备设备就是抱罐车,可以说抱罐车产品的推广使用大大优化改进了冶金工厂的冶金渣处理工艺,为冶金渣物流运输及处理工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中的主要运载设备——抱罐车全名抱罐运输车,也叫渣罐车、渣包车。它是冶金渣运输及处理的专业特种设备,具有抱罐、运罐、翻罐、放罐倒渣等功能,主要用于运输高温约达1300度的渣滓、钢水或其他固、液态物体。自“中冶重机”在国内首先制造出35吨整体式抱罐车以来,该系列产品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拥有整体式抱罐车、铰接式抱罐车、拖拉式渣罐运输车、组合式抱运罐装备四种工艺类型,专利技术20多项,而其所适用的渣罐最大容积已达到25立方,载重达120吨,该系列抱罐车的吨位等级也从35T、45T、50T、60T、70T、80T、100T到亚洲最大吨位的110吨级,功率等级从240马力到450马力,实现了该类产品的全覆盖。

2013年底,“中冶重机”与菲律宾联合熔炼与精炼公司(PASAR)成功签约,正式迈出了抱罐车产品最具意义的历史一步。3台BGC-70B铰接式抱罐车和100个12M3渣罐的订单,证明了“中冶重机”在国际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前经受住了考验,亦标志着其自主核心产品已从国内走向海外。这3台70吨抱罐车,是“中冶重机”根据菲律宾联合熔炼与精炼公司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在标准配置上,为提高电气系统稳定性,首次采用了阻燃型电缆,优化了电气接线方法,加强了对电气线路的防护;在线路的排布上采用了防火套管,使得整车线路布置更加合理安全。此外,车辆配备的应急动力转向、双管路防爆、起放罐缓冲、锁销支腿到位指示等功能均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

  足迹二:西亚市场——铁水运输车产品

走在“一带一路”的前沿,沿着玄奘西行的足迹,“中冶重机”将市场开拓到了“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在没有前期市场积累的背景下,通过一家家印度客户的上门走访,“中冶重机”的核心技术产品铁水车引起了印度钢铁市场的关注。2016年11月,“中冶重机”战胜多家对手,最终与印度TATA钢铁公司签订两台80吨铁水车的制作合同。虽然是小吨位铁水车,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同样拥有悬挂称重系统、液压悬挂、全液压动力驱动模式,发动机更是选用了某品牌原装进口的电喷发动机,动力性能更加强劲。驾驶室操作按钮布局合理、设计人性化、操作使用简单;整车的高质量制作水平、操作系统的方便使用和液压管路布局的合理美观,都受到印度TATA公司验收专员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其80吨铁水车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冶重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海外市场获得新的市场份额。

足迹三:非洲、北美、南美市场——环保型焊接渣罐产品

为适应近年来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和行业需求调整,“中冶重机”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推出新型环保球底焊接渣包,旨在提供更为安全、环保、可靠的生产装备和更加优质的客户体验。

2016年4月,“中冶重机”成功中标中色CCS赞比亚谦比希铜业渣包20套,标志着“中冶重机”品牌成功在非洲市场进一步布局,核心产品焊接渣罐逐渐被国际市场所接受。2016年9月,“中冶重机”成功中标世界矿业巨头力拓集团旗下的美国肯尼科特犹他铜冶炼公司焊接渣包项目,标志着“中冶重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正式打开从未被其他同类产品进入的欧美主流铜冶炼设备市场,这次中标的铜渣缓冷专用渣包是铜渣缓冷工艺上的一次革命,在国内该产品已进入市场多年,在无数次的改造升级中趋于完美,为了促成订单的顺利下达,“中冶重机”的营销团队不断与用户项目所有相关人员保持积极、主动的沟通, 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在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让用户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冶重机”贴心服务的魅力。力拓集团旗下的冶炼厂近年来的发展一直走在国际前列,能够与之成功合作,充分展示了“中冶重机”良好的平台优势和较高的设备研制能力,为后续深入开拓国际特种渣处理设备市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足迹四:全球布点——钢结构非标制作项目

2015年,由“中冶重机”承制的力拓集团首批矿车车斗正式完工装船,运往澳大利亚黑德兰港交付使用。此次承制的车斗运用于力拓集团的大型矿车,车斗单个长度达到12米、宽度8米、高3米,重量约27.5吨。该车斗钢材均采用进口高强度耐磨钢,其中主板屈服强度高达1400兆帕,纵梁和加强筋的屈服强度达700兆帕,材料强度级别跨度极大,对焊接工艺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冶重机”非标钢结构制作的一个里程碑。与力拓的合作如同一次淬炼,为“中冶重机”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舞台大放异彩完成了最后的打磨。

2017年,位于阿尔及利亚乌姆布阿基省西格斯地区的新建水泥厂项目,业主指定“中冶重机”为非标制作基地,全程参与该项目设备制作供货。项目合同一期工程量约1600吨,制作范围包括难度最高的物料输送设备、管道、升降设备类部件等。随着钢结构业务的日趋成熟,“中冶重机”的发展蓝图与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紧密吻合,为公司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单从电力消费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电力消费量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国家的电气设备需求。更多的电厂非标钢结构及设备进口需求,让“中冶重机”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有机会分享这个巨大的海外市场“蛋糕”。同时,日本三菱日立巴布科克公司的火电厂钢结构项目,德国蒂森克虏伯-伯利休斯水泥生产线项目,IECE-巴西淡水河谷矿冶设备钢结构等项目的成功操作,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中冶重机”确实拥有不容置疑的实力。

“中冶重机”一路走来,发展成拥有自身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装备制造企业,凭的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坚持不懈的精神。“中冶重机”时刻牢记“国产装备走出去”的号召,努力开拓、不断创新、积极转型,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在世界冶金行业的影响力。随着一系列品牌产品亮剑海外市场,“中冶重机”品牌影响力也日益提升,海外市场势必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冶重机”将沿着“一带一路”向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扬帆远航,也必将为打造中国制造未来享誉全球。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