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车的八一路延长线——光谷大桥。


已建成的俄罗斯MMK5000mm宽厚板公辅工程。

近日,武汉光谷大道高架二期雄楚高架段开始刷黑,待五角塘立交700米匝道完工后,即可与雄楚大道高架连通。届时,从东湖隧道经光谷大道高架的车辆可通过立交直接进入雄楚高架,快速通达二环线和光谷东地区。作为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的设计施工方,中冶南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单一的冶金工程“国家队”向环保、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等多元领跑的角色蜕变。

从冶金“老大”到新兴产业领跑者 率先出台“海绵城市”企业版

目前,中冶南方正在实施古田生态新城1135片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修复总承包工程等多个省市区重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并正在配合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课题研究。

同时,作为中国中冶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的依托单位,中冶南方自去年以来开展了大量海绵城市技术与标准的梳理和研究,于今年7月颁布了自己的“企业版”技术标准,该标准涵盖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材料、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个别技术指标甚至高于国家标准。

作为一个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勘察设计企业,中冶南方在冶金工程领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设计了中国有效容积最大、吨铁占地面积最小、冶炼效率最高的——沙钢5800立方米高炉工程;大型转炉业绩国内第一;拥有全球最优、最强、最大的专业连铸公司;建成了工艺难度最大的国内首条H型钢生产线;获得了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二条ESP生产线;冷轧硅钢技术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冶南方迅速转型,成为这些新兴领域坚定的实践者。

早在2000年,中冶南方就承接了深圳大梅沙国际旅游区市政规划和设计,打造国内第一个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项目。近5年,中冶南方依托在深圳等沿海城市积累的先进经验,凭借技术与项目管理优势,大力拓展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桥梁、道路、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业务,为大武汉的建设与发展效力。

2011年,中冶南方在武汉的第一个路桥项目八一路延长线建成通车,被媒体誉为“武汉最美桥梁”,至今,没有一处坑洼,没有一个补丁。

2014年承接的武汉光谷三路项目,今年9月29日正式通车,成为武汉市第一个以EPC工程总承包方式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三环线综合改造、临江大道、高新六路、严东湖大道……均由中冶南方设计或建设。

2015年开始,中冶南方集中国内顶尖专家和人才,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制定建设标准,推动行业发展与规范,努力促进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推广与落地。

在综合管廊建设领域,中冶南方曾率先试水参与国内首个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珠海横琴示范区道路及综合管廊设计,有效消除了城市 “拉链路”和“蜘蛛网”,成为国家综合管廊建设的样板工程。

当下,中冶南方在武汉持续发力,承接了武汉东湖高新区综合管廊、武汉新洲阳逻之心综合管廊、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综合管廊等多个综合管廊设计项目,迅速成长为国家综合管廊建设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在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中冶南方也战功赫赫:拿下武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湖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原武汉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金口垃圾填埋生态修复工程等,并牵头组建了湖北省首个“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此外,在智慧城市、地下空间领域,中冶南方都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强劲的后发优势,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从国内到海外 向世界一流钢铁公司输出核心技术设备

50多年前,中冶南方的设计人员,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设计出武钢一号高炉;而今,他们开始将中国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和设备源源不断向俄罗斯输出,并提供技术咨询指导。

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因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MMK)而兴起。它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厂之一。

在MMK,冷轧厂水处理工长瓦西里讲起了故事:中冶南方设计的一套脱盐水循环系统在钢厂冷轧车间上线后,瓦西里几次在工人们面前将冷却钢铁的废水一饮而尽,“有了这套系统,冷却钢铁的水经二级净化后即达到纯净水级别,实现循环使用,一年仅此一项就可节约3000万卢布,约309万元人民币。”

有了一个个项目打下的基础,中冶南方去年又拿下MMK的铁水脱硫项目,这是目前世界上铁水容量最大的复合喷吹脱硫工程。目前已经完成设计,8月开始设备安装,年底投用。这一系统将提升俄罗斯汽车用板、管材用钢和造船用钢的产品质量。

中冶南方高级专家何岳生介绍,俄罗斯作为老牌工业强国,在管理和工艺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近三四十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行技术更新,而中国企业则正是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有实力和欧美先进企业同台竞争,“我们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好,用质量和服务说话,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先后拿下俄罗斯两大钢铁巨头MMK和北方钢铁公司项目之后,中冶南方海外营销部黎寰又带上投标书,马不停蹄飞往俄罗斯新库兹涅茨克,开拓新的市场。

“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中冶南方更加重视海外市场的开发,扩大市场覆盖面,加速海外布点,提升海外市场开发的本土化水平,实现了公司自主核心技术装备向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整体输出,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冶南方已经同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冶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海外设立的印度公司已进入实体运作,俄罗斯代表处正在加速推进。

中冶南方董事长、党委书记项明武表示,今后,中冶南方将联合武汉市各勘察设计兄弟企业,更多元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为擦亮“武汉设计”名片,作出最大的努力。

中冶南方大厦 建成智慧海绵系统亮点

作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最早的一批示范项目,位于武昌岳家嘴的中冶南方大厦即将竣工投用。近日,记者来到中冶南方投资新建的这一写字楼,抢先体验智慧海绵系统。

据介绍,这座大厦的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包括绿色屋顶、透水道路及人行道、雨水弃流装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渗管、雨水调蓄池、雨水净化、回用及智慧海绵系统等。

走入院中,施工人员正在为院内车行道浇筑透水混凝土基层。记者注意到,浇筑好的混凝土里布满小孔。雨水降到地面后,立刻会通过这些透水孔,被“喝”得干干净净。

“别看表面与普通广场无异,其实地上全部采用透水铺装、地下铺满了密集的管道,因此整体造价比普通的项目高出一些。”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大厦中的海绵城市系统共有三套管网:雨水排放管道、雨水收集管道(渗管)、雨水回用管道。这三套系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污染较严重的初期弃流雨水将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屋面经初期弃流后的干净雨水、地面径流雨水、下沉绿地的溢流雨水经雨水排放管道进入雨水净化、调蓄池;下沉绿地、透水广场以及透水路面的下渗雨水,经过雨水收集管道(渗管)进入雨水净化、调蓄池。这些经过净化的雨水清澈透明,可用于浇灌、洗车等。

现场施工负责人说,其实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智慧”,智慧海绵是中冶南方大厦海绵城市系统的“大脑”。进入大厦内智慧海绵监控室,通过监控室内的大屏幕,记者看到,这个智慧海绵平台在系统的关键部位安装了雨量计、流量计、液位计、SS计等传感器,采集海绵城市相关数据,对雨水收集、排放、回用、透水铺装的翻修提供决策依据,进行海绵设施效能研究。并可远程控制雨水收集、排放。

市城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全市大部分小区都能像海绵一样,具备调蓄水能力,就将极大缓解城市排水设施的压力。这样每到暴雨季,武汉城区发生渍水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在汉重点工程一览——将综合设计理念引入光谷中心城 统筹规划“五张网”避免“马路拉链”

污水处理

武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武汉阳逻陈家冲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雨排水修复工程、湖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项目等

土壤修复

武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原武汉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武汉市金口垃圾填埋生态修复工程、武汉市二妃山弃渣场地治理工程等

市政基础设施

八一路延长线、光谷三路EPC总承包项目、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三环线综合改造工程BT项目、光谷中心城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综合设计、古田生态新城1135片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修复、严东湖大道(森林大道—牧江街)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临江大道(焦沙路—焦沙一路)工程等

日前,位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的光谷中心城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其中,中国最长的地下空间走廊及道路、公园已全线开工。

地下空间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地下城”。光谷中心城建成后将成为具有“东方芝加哥”内涵的中国中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成为具有高品质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现代城。

总用地36.1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中冶南方在这片规模相当于一座新建城市的区域,创新运用“综合设计”理念,统筹规划“路网、水网、绿网、管网、智慧网”等“五张网”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从规划咨询、顶层设计、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之中。

作为光谷中心城综合设计的牵头单位,中冶南方先后编制了街景规划、地下管线专项规划、综合管廊规划、水系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顶层设计;还承担了地下空间、地下综合管廊、园区路网、部分公园等大量设计工作。

中冶南方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设计”不是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各专业进行简单综合,而是以城市需求为出发点的新兴设计方法,能够使市政基础设施实现一次投资、一次设计、一次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反复开挖,代表着未来城市建设设计的发展趋势。而光谷中心城建设之所以能开创性的采用“综合设计”这一建设模式,也得益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市建委等主管部门开放、创新的姿态和工作理念。

据悉,“综合设计”可提高光谷中心城的建设水平和未来城市承载功能,实现设计与管理无缝衔接。地下综合管廊作为综合设计的一部分,可避免 “马路拉链”现象,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从单项设计到综合设计,中冶南方不断进行着自我突破。总投资达50亿元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项目,不到3年时间要完成50公顷的垃圾治理、160万立方米堆山工程、近20万立方米建筑、20公里园路、120公顷绿化、117个展园的设计。中冶南方受武汉市政府委托,以项目管理方式承接,组织统筹所有设计、施工单位,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控制进度和质量。建成后,中冶南方的项目建设与管理能力获得市政府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领域,中冶南方持续发力,承接了武汉东湖高新区综合管廊、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综合管廊等多个综合管廊设计项目;正在实施古田生态新城1135片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修复总承包工程等多个省市区重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在环保领域,中冶南方也拿下武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湖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等多个重大项目。

在智慧城市、地下空间等领域,中冶南方乘势而上,努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作者单位:中冶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