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向中国工程建设最高奖问鼎

 

□范秀文

 

“金灿灿的奖杯,光闪闪的奖牌,铸着多少汗水,刻着多少风采。春夏秋冬,风风雨雨,一盏不灭的明灯挂在心海”。我们

说,“鲁班奖”是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是精品工程和企业品牌的重要标志,铸造“鲁班奖”的过程不仅展现了建设者的责任与奉献精神,而且更是企业管理创新和管理提升的过程。

                                                ----题记

    在绵延巍峨的阴山脚下,在闻名遐迩的昆都仑河畔,一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巍然矗立于蓝天百云之下,它就是中国二冶集团承建的包钢Φ159mm热轧无缝管生产线工程,该工程喜获2012至2013年度中国工程建设 “鲁班奖”,这是二冶人在问鼎中国工程建设质量最高奖道路上的第四次捧杯折桂。

包钢Φ159mm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工程建筑面积为16.6 万平方、长954米、宽177.5米,建筑檐高21.4米, 厂房柱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皮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备基础采用高架及落地钢筋混凝土基础,主厂房为全钢结构。该工程生产线关键技术和设备从德国西马克公司引进,年产无缝钢管40万吨,主要生产Φ159mm无缝钢管,主要品种为石油套管、管线管、高压锅炉管、钻杆料、机械用管、低中压锅炉管、输送流体管、船舶用管、石油裂化管等,工程实际总投资为18.92亿元。

在包钢Φ159mm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工程中,二冶集团承担了安装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主体建设任务,该工程于2010年3月17日开工2011年12月31日竣工,共浇筑混凝土约87442立方米、制作安装钢结构14000吨。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二冶集团牢固树立“诚信社会为本、客户满意为荣”的经营理念,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进度的同时,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规范施工,并采用了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创优,为荣获“鲁班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管理破解难题 

由于该工程规模大、工艺先进,对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施工难题和技术质量难题,二冶集团牢固树立“诚信社会为本,客户满意为荣”的经营理念,增强全员创优意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坚克难,破解难题,展示创新实力。在该工程开工之初,即制定了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创冶金优质工程、争创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针对创优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该公司首先完善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有目标、有责任、有检查、有考核的创优工作标准化管理模式。参战的项目部均成立了工程质量创优领导小组,明确了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点,提出了争优创奖具体措施。该公司还开展了一系列培训,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学习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施工规范。加强了管理人员的取证及能力培训,开展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培训。同时,加大对操作岗位人员和分包队伍人员的操作规范培训。制定了技术质量工作奖惩办法,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开展质量评比表彰活动,增强全员创精品工程意识。

项目的前期策划对项目创优工作十分重要,二冶集团从总部到二级单位再到项目部,均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重大施工方案做到超前准备,反复比较和专家论证,保证了方案的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同时,强化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范。在工程建设中,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组织经常性的技术质量大检查,全方位掌控工程的施工情况。同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对重要部位实施多层次的技术交底,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点,重视质量预防控制,制定控制质量通病的目标和措施,做好质量通病预防工作,坚持“三高”:即高质量意识、高质量目标、高质量标准和“三严”:即严格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的原则,严格工序控制,做好质量预控。认真分析并找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施工难点,制定工序创优措施。严格落实“三检制”即自检、专检、工序交接检。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制定措施进行预防管理。充分发挥各级质量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职能,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形使质量工作责任到人,确保创优规划的完成。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在包钢φ159无缝钢管生产线工程建设中,设备安装是施工难点,其中PQF轧机是由德国西马克公司设计并制作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管材轧机,同时也是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轧机由6架连轧机组成,有18套传动装置,每套传动装置分别由一个大电机、一个减速机和一个传动轴组成,设备总重700多吨。其先进程度、工艺复杂程度及安装难度之大、精度要求之高都是二冶集团几十年来从未遇到的。对此,二冶集团密切配合外方专家,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测量精度要求极高的轧机底板校准。在设备安装中,由于辅件安装相差角度为120度,18个伺服缸从十几吨到几吨其大小不一,安装角度不同,有的从上向下安装,有的从下往上安装,安装异常艰难。同时,该工程对轧机传动部分的校准精度要求十分严格,为此,二冶集团对每个传动的减速机都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检测,且专门购置了一台激光对中仪,对电机与减速机的定心采用最先进的激光对中。外方专家盛赞二冶集团创造了“同类型轧机安装进度用时最短且保质保量的一个成功典型”。经过不懈努力,该工程的355台设备无负荷联动试车和热负荷联动试车均一次成功,工程竣工投产后各项技术指标和设备功能都达到了设计合同规定的要求。

在施工中,该公司大力推广应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10项14子项,其整体水平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采用了激光对中仪定心技术、空间角度测量法、同步紧固技术等新技术;该工程还荣获1项创新技术奖、16项专利、3项工法(一项省部级、两项企业级)、4项应用省部级及企业级工法。在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预拌砂浆技术、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等2项绿色施工技术。

经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包钢监督站核验,二冶集团施工的包钢Φ159mm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工程的19个单位工程全部合格。该工程还先后荣获“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奖”和“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同时,被评为“中冶集团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今天,伴随着建设“美好中冶”的铿锵脚步,二冶集团将继续以管理创新去锻造登攀建筑高峰之梦,在问鼎“鲁班奖”的道路上演绎经典和传奇。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