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冶宝钢技术紧跟时代发展节拍,紧扣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高技术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坚定核心技术引领,抢占未来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突出抓好顶层设计,汇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合力

目前,钢铁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变革和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与钢铁生产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钢铁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冶宝钢技术是冶金运营服务企业,在钢铁行业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抓住机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掌握“看家本领”,具备智能设备维护能力、生产运营管理能力,始终在管理和技术上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中冶宝钢技术以问题为导向、以效率为目标,把科技创新与生产作业紧密结合,研发现场需要的成果、研发出来的成果要能够指导解决现场问题,以此开创科技创新良性循环的进步局面。中冶宝钢技术依托8个工程技术中心,21个专家培养团队,开展前瞻性技术和现场实用性技术研究,解决好轧机检修技术、行车无人化控制技术等限制公司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打通钢铁冶金全工艺链上的断点,补齐缺项,为企业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市场开拓提供支撑。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化,提炼总结形成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凸显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

突出抓好自主创新,做到核心技术的绝对引领

创新引领提升发展后劲,保持冶金运营服务行业领先地位,创新是关键,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必须创新、创新、再创新,中冶宝钢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出抓好技术创新的有效转化,提升创新效能。中冶宝钢技术紧紧围绕市场营销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按照“立足全局、贴近现场”的原则,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作。今年上半年,新立项的公司级技术开发项目14项,主要以“智慧检修”、“智慧生产”、“新技术应用”、“装备产品系列化”、“冶金大物流”等研发方向为主,努力补齐冶金全工艺链短板。以中冶宝钢技术第二分公司高炉中套拉拔装置为例,通过液压驱动的方式,实现中套拉拔机械化。以往采用人工拉拔方式,正常情况下需要20人作业1.5小时,采用中套拉拔器后,拉拔人数由20人减少到4人,作业时间由原来的不少于90分钟缩短到5分钟,而且由于拉拔力很强,理论上不会出现,实际使用时也未出现无法拉出的情况,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

近些年来,中冶宝钢技术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奖评选工作,在检验自身技术研发项目“含金量”的同时,对外展示公司技术实力;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中冶集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家循环经济利用协会、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等省部级奖励评价机构申报各类奖项共计15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鉴定奖8项,申报省部级工法7项;申报专利56项(发明专利51项),其中5项专利获得中国循环经济专利奖。

突出抓好协同创新,让科技工作者创造力竞相迸发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所有国家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技术人员,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中冶宝钢技术突出打牢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近两年来,中冶宝钢技术大力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千人计划”和专家团队建设,加大员工队伍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精干高效员工队伍,厚植竞争优势,为加速打造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提供人才保证。

中冶宝钢技术坚持技能人才培养不停步,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培养方案,打通“三支队伍”成长通道,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类人才提供成才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空间,构建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事业共创的“命运共同体”。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用得好、留得住。公司在“三支队伍”成长通道上搭建更多的平台,给员工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用事业留人;完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用待遇留人;关心关爱员工,在员工住房、医疗、婚姻、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用情感留人。目前,中冶宝钢技术实施优秀劳务工转制工作;同时评选专业领军人才,并已发放第二批领军人才当期激励,同时管理好中期和长期激励资金。公司积极创造条件留住合适的人,让留下的人心里舒心、让留下的人工作顺心、让留下的人家庭安心。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未来,中冶宝钢技术将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