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越南河静昔日宁静的土地仿佛一夜之间睁开了睡眼,涌动着如火如荼地建设热潮,北部湾畔的滔滔波浪似乎在倾诉着中国二十冶集团建设者筑梦钢铁的壮歌与豪情。在这里,旗旗辉映,桩机隆隆,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忙碌不息,一个世界级的钢铁巨无霸项目正逐渐显现它的磅礴与雄伟。

打开亚洲地图,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发源于我国的湄公河,历经4908千米的奔流,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作为中国的近邻,随着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多个重量级利好的催化下,越南经济乘势而上,风生水起。2012年,国际著名企业台塑集团选定在越南河静省永安经济区投建千万吨级大型钢厂。2013年,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构筑新的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率先走出国门征战国际冶建市场的中国二十冶集团,敏锐捕捉到越南无疑将成为东南亚最为炙热的开发沃土,抢抓新常态下世界级钢铁企业沿海布局的发展机遇,践行央企责任,投身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的最前线。

发力东南亚最大炼铁项目

在越南项目投标阶段,中国二十冶集团组织前期人员于2012年6月、9月、12月三次赶赴工程所在地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并及早组织项目部核心人员介入到前期调研和投标配合工作,其中9月、12月两次市场调研由项目经理带队,除对当地建筑材料供给、交通运输、政府相关政策、建筑人力等方面进行详细排摸外,还进一步与河静钢厂前期入驻的台湾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对前期已进场施工单位(当时业主办公楼、宿舍楼已开始建造)遭遇的困难等进行了解。

由于有细致的前期调研准备,项目确认中标后,中国二十冶集团已是对当地情况烂若披掌,在着手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时有针对性地部署,把很多隐患解决在了项目部组建及下包商选择的过程中,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二十冶集团共承揽了三个工程项目,分别是河静钢铁设备维修厂统包工程(简称设备维修厂项目)、河静钢铁炼焦炉区土建、筑炉、机械、设备、电气、仪表制作安装及自备材料采购等工程(简称炼焦厂项目)和河静钢铁线棒材钢厂施工总承揽工程(简称线棒材厂项目),三个项目合同金额约2.63亿美元。

设备维修厂项目采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为单价合同,实作实算。因其建筑技术难度低,在充分开展属地化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施过程中,除项目部及分包核心管理人员外,现场管理、作业人员基本上都是越南籍,基本上达到了相当高程度的属地化运作。

线棒材厂项目采用施工总包(E+C)模式,施工包括开坯生产线、线棒复合线、线材生产线、精整线以及水处理、空压站等公辅设施。机电设备由Morgan、SMS Meer和TIMEC等国际知名厂商成套供应。开坯生产线年产100万吨,线棒复合生产线年产60万吨(线材或棒材均可单独达到60万吨),线材生产线年产60万吨。其中高速线材生产线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20米/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炼焦厂项目属于施工承包,一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占地约53.2公顷,主要包括焦炉区、备煤及焦处理区、副产品区、生化废水区等。一期第一阶段主要设备包括6.98米焦炉×60孔×4组,焦炭年产量298万吨。此6.98米焦炉为双联火道、废气循环、下喷复热式单集气管焦炉,代表焦炉工艺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投资小,环境保护高等优点,能与台塑河静的4350立方米高炉相互匹配。

找准施工核心点

越南河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并且多台风。耐材是砌筑窑炉的关键材料,其质量是影响窑炉寿命的关键因素,而耐材受潮后易变质。在炼焦厂项目施工过程中,四座焦炉所需耐材砌筑约12万吨,砖型约近千种,中国二十冶集团越南项目部对耐材的保管存放进行了大胆尝试。

根据四座焦炉砌筑顺序和耐材供应情况,中国二十冶集团越南项目部参照河静省的水文气象报告风荷载取值1.55千牛/平方米设计建造了第一座耐材仓库(国内耐材仓库设计的风荷载一般取值为0.77千牛/平方米),面积达2万平方米。随着焦炉工程的推进,在决定建设第二座施工大棚用于焦炉的砌筑时,由于焦炉工程中国二十冶集团中标时焦炉桩基工程已施工完毕,临时大棚基础补打工程桩施工成本较大且桩基施工机械已撤场,中国二十冶集团根据施工经验决定不采取桩基作为大棚的基础,将大棚基础坐落在推焦机和焦侧烟道上面,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的工程桩和基础。由于河静工程最大风荷载设计取值为1.55千牛/平方米,大棚采用门型轻钢结构,如果采取1.55千牛/平方米风荷载,那么大棚的钢结构就偏重,不能很好地利用原有的正式工程桩和基础,势必要补桩和加大大棚基础和大棚钢结构重量,增加大临施工成本,如何实现优化设计节省钢材用量呢?中国二十冶集团设计团队多次与中冶焦耐院沟通协商,指出台塑河静给出的风荷载1.55千牛/平方米是用于正式工程的设计值,临时工程的大棚没有必要采取极限风荷载,取稍微小些风荷载可满足临时砌筑要求和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桩基础和设备基础,论证后决定风荷载取值0.88千牛/平方米,中国二十冶集团负责设计和承担责任。实践证明,第二座耐材大棚安装后满足施工要求,成功抵御河静台风的侵袭,既节约成本又满足施工要求,还为后续的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范例。

点点滴滴中适应与融合

业主台塑集团向来以精细化管理著称,自投标及调研阶段均表现出与国内业主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倡导节本提效,明确要求施工队伍的选择上尽量属地化,这与台塑集团秉承“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管理理念相契合。虽然冶炼施工是中国二十冶集团的看家本领,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海外施工过程中,中国二十冶集团清醒地意识到海外市场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不能套用国内的施工思路来管理海外项目,时刻保持谨慎与学习的态度。

中国二十冶集团组建团队时,项目部中层管理干部大部分选用在国内做过1-2个工程,工作年限五年以下,此批管理人员具有固化思维少、学习能力强、冲劲足的显著特点。项目运行过程中,也充分证明了上述选择的正确性,尤其在现场二次经营工作中体现最为明显。如本工程钢板桩施工方面,业主清单上的描述为“鋼板樁打拔9M(含)以下工料,含二個月租金入土深度計”,如此描述,基本上有工作经验的预算人员都会毫无疑义地认为是以打入米数计量,不会进一步深究,所以投标报价阶段即是按上述理解组价。而考虑到台湾与大陆项目管理理念的诸多差别,项目启动伊始,中国二十冶集团项目部从大处着眼,事无巨细,一律从末节细微着手,与业主监工逐项核对确认每一个清单子项的计价、计量方式,而业主关于上述项给出的解释是:此子项将会按平面延长米进行计量,按打入深度6米考虑,即存在15倍量差,本工程预计使用钢板桩7万米。如不求细节施工完成,结算时将造成至少500万人民币的亏损。为此,中国二十冶集团项目部对业主提出诉求,要么改变计量方式,要么改变支护方法,最终在业主的协助下,该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为工程结算消除了分歧。

危急时刻显真情

如果说,日常工作中中越籍员工间的和谐互助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正常现象。当“5.14”事件爆发时,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所体现出的关心和帮助却是最真情的流露。毫不夸张地说,“5.14”之夜对于陷身其中的大陆籍员工来说是一个惊魂之夜。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目部翻译越南籍员工阿华和司机阿海却没有选择和其他越南籍员工一样匆忙逃离以划清界限,而是在当时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他们一方面通过现场的保卫人员给予项目部办公区必要的保护,使得项目部办公区财产得以相对完好的保留;另一方面通过当地公安朋友在项目部驻地周边设置警卫以保护人员安全。在骚乱平息之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项目部,积极协助项目部人员平安撤离事件的中心区域,全程陪同并积极帮助护照丢失员工平安离境。

事件后,中国二十冶集团对于台塑集团所面临的困难,感同身受,主动为业主着想,秉承“选择二十冶就是选择放心”的责任理念,积极筹备复工工作。一方面,组织各分包商梳理“5.14”事件造成的损失,配合台塑集团向越南政府提报索赔资料;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复工动员工作,放下思想顾虑,同时根据各分包单位承揽工程的大小,提供复工的启动资金,缓解分包单位的资金压力;再就是,项目部派遣工作组先期抵越,筹划复工后施工人员的饮食、住宿。

如何保证中方人员的安全是复工后的重点,中国二十冶集团工作组与边防及警察取得联系,针对陆籍员工的安全管理建立了报备、驻防体系,制定了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员工出国前教育培训,注重和越南当地居民及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

上述工作的开展,为复工后短时间内步入正常的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自9月18日人员陆续返越后短短的30天内,现场的施工人员已超过“5.14”事件前的数量。目前,中国二十冶集团在越大陆籍员工359名,越南籍员工621名。而随着土建、钢构、机、电等专业同时开始施工,更多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高峰期,这支建设队伍会更加壮大。

中越两国民俗相近、人缘相亲,两国人员间没有太多的陌生感。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下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东风,以冶建人的智慧与担当,耕耘与付出,越南永安经济区正绽放出国际型钢铁产业重镇的自信,在不远的将来,台塑河静钢铁厂将成为东协自由贸易区内最大钢铁厂。不以山海为远,踏歌行天下,筑梦钢铁的那一抹抹中冶蓝,注定在越南这片红色土地上、在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二十冶集团   王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