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达维”给鞍山的许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三冶集团作为鞍山市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家乡人民遭受洪水侵虐的时候,在第一时间派驻了救援队伍,成立了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公司临时党支部,在由5名党员组成的救援队伍中,有一位年过半百而在抗洪现场干劲十足的身影定格在灾区人民的心中,他就是中国三冶集团市政工程公司共产党员刘怀礼。

当闻讯暴风雨、洪水、泥石流无情的在家乡的土地上肆虐的时候,灾区的一切情况时刻牵动着刘怀礼的心,当时他虽无法身临其境,但是感同深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他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默默的为灾区同胞祈祷,焦急的等待着能够有机会身处其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在他焦急等待的时候,他得知了中国三冶集团将调派人员组成抢险救援队到海城市孤山镇进行抗洪抢险的消息,他激动不已第一个为自己报了名,而原本这段时间正值鞍山市总工会开展慰问劳模活动,他应该和其它劳模一样享受“休闲度假”,而他却毅然放弃了可能在他工作生涯中不可能再有的旅游度假机会,义不容辞地选择了为灾区人民去开辟一条危难之中的救援之路。

刘怀礼同志是中国三冶集团中出了名的劳动模范,曾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更是199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平时的工作岗位上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机,总是少言寡语,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让人关注的地方,但是工作起来却显示出惊人的操作技能,这一次作为中国三冶集团市政工程公司临时党支部的一名成员,他感受到了是组织需要他的时候了,他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接受党、人民、组织的考验,他更是在心里为自己鼓劲,一定要尽最大所能为灾区的父老乡亲出一份力,哪怕再苦再累都是最值得的。

这次抢险救援工作中,中国三冶集团市政工程公司临时党支部承担了受灾最重海城孤山镇的蟒沟、东腰、秦家、西羊四个行政村的交通抢险任务,四个村受灾人口8780人,公路中断48条,共132.5公里,广大灾民急需的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无法送达,情况万分危急。而刘怀礼的任务就是往这四个村输送抢修设备所需的燃油。看似简单,实则却比在村里作业的设备操作手们还要辛苦得多。四个村子,每一个都要相距20公里以上,并且相连的道路也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洪水的破坏,坎坷崎岖,十分难行。刚开始的几家外雇的送油车辆在干不到一天的时间后就因为道路实在难行撤离了,这时刘怀礼站了出来,凭着30几年的驾驶经验,在几乎看不出原貌的山路上行驶,跨过一个个不知深浅的水坑,越过一个个状似小山的土包,躲避一块块山上滚落的碎石。为了保证燃油能够及时到达,不耽误设备正常运转,早日为村民打通各条道路,刘怀礼每天不到6点钟,天一亮便动身出发,那些天他没有吃过一顿早饭,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不知疲倦、不识饥饿,往往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中天了。而午饭对于他来说,也只不过就是一块面包、一根火腿肠外加一瓶矿泉水而已,还要在车上解决。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有可能导致作业链条的中断,设备操作手们等不起,村民们更是等不起。山上的果子已经成熟了,如果再不运出去就要烂掉了,一年的努力就要白费了,到了冬天可怎么办啊?刘怀礼能够深深的感受到果农们急切的心情,58岁的他每天驾车12小时以上,离合器都要受不了了,他陈年的腿疾也犯了,但是就是有一种信念支持着他,继续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到了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就和村民们一起把大油桶中的油分装到50斤的小桶中一点点的抬到沟里去。沟里的路比山路还要难走得多,每一步都是深一脚浅一脚,有着滑倒的危险,鞋子一进一出就要带上几斤的泥土,这对于本已饱受疼痛的双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刘怀礼仍旧咬牙忍受着,靠着止痛药和晚上简单的热敷来缓解。有一天晚上,刚热敷完想倒下休息的刘怀礼接到了蟒沟村的要油电话,刘怀礼二话不说立刻起身开着夜车赶着山路前往作业现场,一丝一毫未耽误设备的正常运转。也是从那天起,刘怀礼总要寻问负责现场总指挥的李岩同志好多次,确定所有作业点已经全部收工后才准备上床休息。正是有刘怀礼这个强大的后勤保障,截止822日晚中国三冶集团共抢通公路30公里,新建路基4公里。乡亲们真心的说道“新修的路比原来的还好”,看着乡亲们欣喜的将山果卖了出去,刘怀礼顿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一切的疼痛都变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在刘怀礼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三冶青年人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来,其中王德强和朱延洲都是放下了家中刚刚满月的孩子奔赴到灾区现场来的。他们和刘怀礼一样,和沟里的村民们同吃同住,共克时艰,让乡亲们感动,让企业骄傲。而随着恢复的道路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刘怀礼的工作战线越来越长,他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已经连续工作了12天的他始终任劳任怨,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吃的挺好,住的也挺好,蚊子不怎么咬!”这是记者问他时他的回答,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铁人形象,一颗老模范的乐观内心。

目前,刘怀礼同志和中国三冶集团市政工程公司临时党支部的所有成员仍在日夜坚守在海城孤山镇的抗洪第一线,为保证四村村民公路的畅通加班加点的工作着,他以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怀贡献着一位国企老党员、老劳模的一份看似虽小却彰显大爱的力量。   (吴 秀 张 忱)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