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为包钢1号高炉剪彩。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翻开中国二冶厂史,一幅幅镌刻着浓厚历史印记的老照片映入眼帘。这一幅幅老照片,展现了中国二冶志存高远的光辉历程;这一幅幅老照片,印证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责任担当;这一幅幅老照片,真切地再现了中国二冶建设者的家国情怀;这一幅幅老照片,述说着中国二冶红心向党变革图强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包钢1号高炉剪彩的老照片,凝结着中国二冶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青山不老,岁月永恒。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草原晨曲》铿锵激扬的旋律中,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汇集到黄河之滨、阴山脚下的包头,拉开了建设包钢的大幕。1957年7月25日,在包钢昆都仑河西厂区的机械总厂铆焊车间工地举行了包钢厂区建设工程开工典礼。自此,包钢大规模建设的序幕拉开。“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满怀着对祖国钢铁事业的无比热爱,建设大军踏落满天星斗,趟开遍布荆棘,开垦荒原播撒希望,建设祖国大西北第一座钢厂。从白云鄂博到黄河水源地,从杂怀沟矿到卡布其矿,到处彩旗招展,劳动号角争鸣。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焦炉烟囱林立,一排排居民住宅日新月异。二冶人春迎风沙、夏浴酷暑、秋披霜月、冬冒寒雪,在这片被称作“有山和尚头,有河无水流,一天如四季,风沙昼夜流”的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

光阴荏苒,记忆长存。1959年10月15日,塞外草原秋高气爽天蓝地阔,来自祖国各地的代表和5000多名建设者汇集在1号高炉前广场,共同庆祝1号高炉出铁盛典。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包钢1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表示热烈祝贺!从1958年包钢1号高炉破土动工,到1959年9月26日1号高炉出铁……再到今天包钢成为共和国的“钢铁脊梁”,在60多个春秋的砥砺奋进中,一代代的中国二冶建设者,以战天斗地的勇气,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始终与共和国钢铁工业同行,创造了中华民族钢铁建设史上的奇迹,开启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化进程。

这是一幅2006年12月14日中国二冶进入中冶集团的照片。这天,包钢集团正式将中国二冶移交中冶集团。

历史抉择,蝶变新生。这是一个中国二冶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日子。正是有了2006年底回归中冶集团冶建大家庭的怀抱,才有了中国二冶今天发展的璀璨荣光。

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由于施工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资金异常紧张,曾经创造诸多辉煌的冶建劲旅,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尽快摆脱困境,谋求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二冶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是外部市场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任务不饱满始终成为制约中国二冶的发展桎梏。“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自2006年进入中冶集团的十多年来,是中国二冶重新崛起,步入发展“快车道”的重要时期。中国二冶进入中冶集团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滚滚春潮涤荡于企业前行的征程上。借助中冶集团的行业优势,中国二冶精干主体,轻车减负,将全部力量都转移到提升发展质量上来,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改革,着力进行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活力,优化经营结构,转变经营方式,提升经营功能,提高发展质量,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改制后,作为国有老企业的中国二冶成功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企业和员工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实现了改制后的脱困转型发展。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薪酬管理制度,企业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2007年,中国二冶一举扭亏为盈。至此,实现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根本转折。

这是一幅荣获中冶集团“全面预算完成奖”的照片。印证了中国二冶不忘初心的追梦奋斗历程。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唱响变革图强谋发展的主旋律。“为企业谋复兴,为员工谋福祉。”这是使命更是担当,2016年以来,中国二冶革故鼎新腾笼换鸟,转型求变提质增效,三年跨越三大步,经营业绩一路攀升。以“四梁八柱”战略为引领,高举市场营销龙头旗帜,在有活力、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寻找新的市场空间。以“扎根内蒙、立足西北、拓展南方、走向海外”市场战略引领方向,成立的15家区域分公司势如破竹,迅速抢滩登陆赢得订单,将希望的火种播撒在了全国各大片区、重点省份、核心城市群。创新营销模式,实现融合发展,与各级政府深度对接合作,将国家及省市重点园区、大项目、大客户作为营销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高端房建及棚改、公路建设市场开发成绩斐然 ,营销数量和质量双双提升,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落地生根。2018年市场营销中标额突破400亿元大关,标志着中国二冶已深度融入到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之中,旗满全国,飘扬四海。

重大项目作引领,项目管控促提升。以承办中冶集团2018年兰州工程观摩交流会为契机,深入推进项目管控平台建设,强化各类资源的集中管控,按照“法人管项目、标准化管理、持续性改进、相关方满意”20字方针,将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融入项目管控平台体系建设。一矗矗标化示范工地,宛若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了中国二冶独具魅力浓郁的文化底蕴;一座座屹立于大江南北的品牌典范,如同一幅幅精雕细琢的作品,彰显着中国二冶发展的美好愿景。

光影成韵,述说着中国二冶变革图强的故事。从诞生之时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奋进中的风雨兼程高歌猛进,从发展关头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到蝶变之时的雄途胆略蓝图擘画,钢铁报国,这是二冶人历经60多年风雨历程矢志不渝的初心;钢铁报国,这是二冶人为祖国工业腾飞抒发的不倦情怀…… (中国二冶 范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