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二五”时期(2006——2010年),中冶天工集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紧紧围绕经营和管理目标,大力推进组织管理变革,全力开拓市场,积极转换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由指标导向型向目标导向型持续转变,经营质量和经营水平较“一五”期间显著提升,已发展为中国中冶第一阵营重要的子公司,保持了企业旺盛的发展势头。这期间,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海外市场开发效果明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成果丰硕,重大工程彰显企业实力,为“三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记者从2011年1月10日召开的中冶天工集团一届五次职代会上获得的信息。

刚刚过去的2010年,已充分证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结果,预示着企业发展又跨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企业连续两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天津市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这一年,企业继续积极推进转型工作。从组织架构上,成立了隧道分公司,专门开拓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把原来的城建项目部升级为城市建设分公司,目标定位为专业的市政、民建、场馆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天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并形成集技术研发、制造、检测为一体的大型特种钢结构、非标设备等高端产品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和出口钢结构基地,同时完善了上海地区的钢构能力,为装备制造板块的整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工程承包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公司已达成共识。实施并购了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的设计公司,为下一步企业在申请新版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同时、取得相应的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证书并具备EPC总承包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转变市场营销方式,从市场营销开始引导和促进企业转型,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 BT方式中标了晋江世纪大道南拓、宿州西北新区中学、宣城环城大道和宜春市机场A线等项目;努力开拓非钢市场,相继中标了天津市静海子牙镇示范小城镇安置区一期工程、天津俊安广场、北辰区大张庄示范小城镇、天津空港经济区软件园、江西宜春高架桥梁、内蒙古察罕庙风电项目等一批工程,有力推动了转型。在国外市场上,以总包方式签订了亚洲最大的铜金矿项目蒙古奥尤陶勒盖项目,实现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新跨越。这一年,企业切实加强了项目管理,企业又添新业绩,项目又获新荣誉。随着太钢660㎡烧结、宝钢中厚板3#连铸机、宣钢150万吨转炉炼钢、吉林建龙钢铁炼钢连铸、陕西龙钢1800高炉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继续展示了企业在冶金行业的业绩和优势。山西闻合高速公路、天津空港经济区健身中心、江阴国际会展中心、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等51个场馆工程项目、新塘组团还迁住宅一期建设项目40栋还迁楼主体全部建成,标志着企业转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世界首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的建成、国内外煤化工单套最大装置内蒙久泰能源100万吨/年甲醇项目投产等又创造了施工新纪录。新加坡圣淘沙环球影视城工程获新加坡绿色建筑金奖和第一批海外工程鲁班奖(正在公示阶段),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一年,企业进一步完善了财务指标预警体系建设,强化了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一年,技术创新取得了新成绩。企业被列为第四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获得授权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项,承担的一项国家财政部资助的科研项目“混凝土资源在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循环利用”通过中冶集团的验收,申报的“锤底贯入桩施工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发”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财政部资助的科研项目,获得30万元的资助。《特大型烧结机主体设备安装综合技术》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56项工法被评为省部级工法。这一年,人力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考核方式,加强了高级人才的引进,重点充实到重要管理岗位,为企业科学发展储备了后续力量。这一年,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深刻挖掘沈浩同志精神的带动和鼓励作用,从而为各项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取得了实效,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较好地发挥。向社会奉献爱心、扶贫帮困力度进一步加大,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79万余元,企业员工包瑞昌在玉树地震救灾中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7767名职工共捐款620915元,对困难职工及离退休职工进行了救助和慰问,对7户困难家庭的子女给予了助学帮扶。

“三五”规划期间,中冶天工集团的发展总战略为:创新提升,做强做大,科学发展,长富久安。同“二五”相比,一是以做强为重点,以做大为根本,着眼于把企业综合实力做强,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能力,最终成为一流企业;二是由持续发展变为科学发展,注重遵循企业发展内在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形势变化,努力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企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此,将进一步加快转型,积极创新,使企业发展成为组织架构合理、管理协调顺畅和多行业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技术装备制造和矿产资源开发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及管理密集、技术密集、国际化经营的现代化创新型集团公司;为此,突出由任务导向型向目标导向型的转变,注重经济增长内容和方式的转变,强调发展质量的提升和市场适应性、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进而定位和明晰了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真正使规划成为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此,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目标,按照“精干、高效、科学”的原则进行设置、调整,以建立具有差异化专业优势的规模化、集约型的经营团队为发展目标,规划子公司和分公司科学、健康发展;为此,将继续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进程,使分公司有效经营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规模效益;为此,将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目标。要根据建筑业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已有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着力抓好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以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将通过多种方式和培养方法,推动人才机制创新,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特别是对转型新的施工领域打造专家型人才、培养核心人才、储备专业人才,造就一支忠于企业、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为加快实现技术密集和管理密集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此,将进一步做强做大国际市场,把亚、非、拉美等发展快的国家作为重点开发领域,逐步向周边国家渗透和辐射,以点带面,形成滚动发展。把世行、亚行、非洲发展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作为重点开发方向,力争到2015年使企业成长为一个有较大的稳定市场、有自主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及人员、技术、资源齐备和业绩突出的真正的国际化经营公司。 (张发旺)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