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主业范围为投融资与EPC工程总承包、装备制造与钢构制作、现代建筑制品与物流、房地产开发等四大板块。中国十七冶主营业务资质为房屋建筑工程、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冶炼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炉窑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同时具有压力容器制作及安装、锅炉安装、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客运架空索道安装、消防设备安装、商品混凝土预拌专业施工资质,并首批获得了境外工程承包经营权。公司现注册资本金20.5亿元人民币,拥有包括4000t.m塔吊、650t、350t等履带吊在内的各类施工生产设备2820台套。现有在岗员工3679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62人,注册建造师602人,注册造价师37人。有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142人,教授级高工62人。2008年以来,公司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2010年,公司迈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16年,公司再次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东部的马鞍山市,马鞍山市是长三角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也曾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并以其丰富的矿藏和冶炼能力,撑起了中国钢铁事业的一大片天空。伴随着50年代新中国钢铁工业总体战略的实施和建筑业以及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在马鞍山这片沃土上诞生、成长、壮大,通过创新提升,为我国钢铁事业、国家基本建设和建筑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60年的风雨历程中,胸怀天下的历史使命和激情拼搏的企业精神,给了十七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自八十年代末十七冶被列入国务院首批“鲁布革”项目管理试点企业以后,公司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摸索“鲁布革”项目管理经验的精髓,提炼发掘 “鲁布革”项目管理中蕴含的制度建设、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项目运营等管理文化理念,不断深化与优化创新工程项目管理,让十七冶的发展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十七冶在近10多年来持续稳步发展。2008年以来,十七冶连续9年营业收入总额都以较大幅度递增,企业利润、劳动生产率、员工收入等指标持续大幅度增长,品牌效应、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保持传统冶金建筑市场优势的同时,十七冶更是积极转型升级,在水泥建材、城市综合体、道路桥梁、轨道交通、房屋建筑、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等建筑领域有了迅速拓展。几年来,十七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更是有目共睹,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冶集团发展的楷模。为了提高在EPC工程总承包市场的设计能力,十七冶还适时成立了工程设计公司,不断引进工程设计人员,并与多家设计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公司业务向产业链上游的有效延伸。

1、理念创新,不断求变求新,推动持续发展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只有持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波动异常、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持续下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宏观形势,十七冶坚持改革创新,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

具有60年历史的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从1982年开始,积极推行《全优考核工资总额包干经济责任制试行办法》,以明确经济责任为核心,实行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工作量、劳动生产率和文明施工等七项经济技术指标与工资总额挂钩考核。从管理上初步克服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得到了原国家计委的充分肯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作了批示,经验在全国建筑业得到推广和运用。1984年11月,十七冶被确定为冶金施工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的改革试点单位,确立了经理在生产经营中的中心地位,形成“经理全面负责、党委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管理”新的领导体制。1987年10月,十七冶被国家五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推广“鲁布革”项目法施工管理试点单位后,十七冶认真学习“鲁布革”项目法施工管理经验,1988年开始在合钢转炉项目施工中大胆借鉴实践,采取“两层分离、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施工组织方式,彻底破除了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施工组织定制。它不但使广大职工思想观念得到一次大解放,而且施工组织方式和内部运行机制也得到重大变革,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为十七冶加快转型、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1992年,十七冶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转换内部经营机制,重新界定公司和下属二级公司的经营权和各自承担的经济责任,推行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三项制度改革,在全公司实行以“一包、四挂钩、五考核”为内容的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1999年,十七冶全面推行规范的施工项目管理,建立内部生产要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机制,确立了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2002年,十七冶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逐步建成企业文化基本框架。 2008年,十七冶确立了以“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基点的10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2014年,十七冶深入践行“24小时工作法”,进一步助推办事效率。

管理理念决定企业今天的命运与未来的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引领着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2008年以来,十七冶秉承“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践行“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企业作风,坚持实施“有效转型、科学发展、做优做强”的战略指导思想,成功实施了战略转型、产品转型、产业转型和区域转型。积极推行战略运营管控型管理模式,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推行“实体精品、过程文明、管理高效、团队优秀”管理标准。建立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2年3月通过了住建部信息化示范工程的申报评审,企业管理水平和工程总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社会信誉,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势头。十七冶主要经济指标近年来始终是处于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中冶集团指标的重要支撑。2017年,十七冶的经济指标更是可圈可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机制创新,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近年来,十七冶始终坚持按照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来设计经济单元,对公司经营业务适时进行创新谋划调整。2014年,公司实施了“一转一拆一分”。一转:理顺海外业务的管理关系,减少资源重复占用,对海外事业本部职能进行调整,成立公司部门海外事业管理部,负责公司海外事业的管理工作。一拆:对原路桥工程技术公司商业模式进行变革,分立重组为路桥工程技术公司、交通工程技术公司两个公司,通过裂变方式,做大做强路桥板块,形成公司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分:将甘肃分公司从冶金公司分离,突出区域分公司市场中心作用,积极开拓扩大公司西部市场,发挥甘肃分公司的区域优势,提高覆盖面。2015年,按照中冶集团打造“全球最大最强最优冶金建设国家队”的要求,以及中冶集团对十七冶在冶金建设领域的定位,围绕炼钢、精炼对原冶金公司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打造了一支炼钢、精炼领域坚强有力的“国家队”。同时,将原冶金公司的富裕资源剥离出来,成立管廊公司,开辟新领域,承揽新业务。

工程项目建设是十七冶赖以生存的传统核心主业,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盈利能力,消灭亏损项目,对十七冶实现有效转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项目管理,十七冶实行“板块化、集约化、程式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公司对项目实行板块化管理,即按项目产品类别委托相应二级公司管理。各项目要素组织实行二级公司集约化管理模式,并通过分包集中招标、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专业人员集中调配、资金集中管理等形式实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项目需要分包时,推行劳务分包模式。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项目运作水平和效果。全面推行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项目各项管理数据一律通过公司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传递和自动生成,项目管理审批流程一律通过信息系统平台流转。

十七冶管理层与时俱进,重视加强制度建设,防范决策风险。凭借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人生智慧,为企业设计了适合外部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近年来,十七冶于2008年、2010年先后两次适时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2016年,根据外部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公司推进管理模式转型与管理提升的需要,十七冶再次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为公司从“运营管控型”向“战略运营管控型”的转变提供制度支撑。通过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和分包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十七冶管理制度经过责任部门精心修改,公司组织集中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后定稿。修订后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十七冶管理模式“组织管理集约化、基础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市场化、新兴产业标准化”的管理精神。新版管理制度的发布,从公司管理制度层面,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驶入更加规范、科学的轨道,确保达到工程项目运作的最佳效果。

3、市场开拓创新,提高市场份额,实现滚动发展

近几年来,十七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市场结构,提高企业市场份额,提升企业项目运作的范围和空间,实现滚动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市场份额。公司按照“立足中西、通江达海、走向世界”的市场战略,围绕公司的产业定位、产品选择,抓好市场策划。把“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北”、“大西南”、“大中原”和“海外”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力求滚动发展。还适时成立投融资管理部,与市场部合作共同开拓PPP项目市场。2012年—2016年,公司在国内投标中标1632项,海外投标中标37项。五年间,新签合同额 1215亿元,其中海外项目185亿元。市场开拓成绩斐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发展质量。在“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北”、“大西南” 、“大中原”和“海外”这些重点发展市场区域,十七冶先后适时成立了11个区域分公司,不仅重视保持传统冶金建筑市场,还积极拓展建材、化工、房建、城建、市政基础设施、路桥、交通、风电光伏、地下管廊、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等多领域建筑市场。同时,重视抓好“干好现场拓展市场”工作,根据这些重点区域各自的特色和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项目运作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提升企业市场发展质量和空间,顺水推舟构建重点区域“项目群”,实现滚动发展。目前,在兰州地区、贵阳地区等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已是初见成效。

4、管理创新,提高项目运营质量,提升项目运营效果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盈利的主要手段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而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又是企业进入市场进行价格竞争的关键措施。十七冶项目运营主要管理经验之一就是:企业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市场需要为出发点,把企业内部的人力、装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工程项目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从而创造出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来,十七冶每年的在建项目都有120多个;2017年,公司在建项目更是多达150多个。针对项目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十七冶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全面推行一级项目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实行板块管理,以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真正做到生产要素在项目上的优化配置,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编制《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指南》,规范EPC项目运作。编制《海外项目管理补充意见》,指导海外项目运作。同时,贯彻实施“板块化、集约化、程式化、信息化”的“四化”管理精神,通过实行“四位一体”的包保连责,强化项目管理,打造低成本优势,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在项目的承接阶段,严格网上评审程序,并实行了评、签分离制度。规定公司经营管理部对3亿元以上的项目投标风险进行终审,并赋予经营管理部对风险不可控项目投标否决权。对于BT项目、EPC项目、投融资项目、海外项目以及合同价5亿元以上项目必须通过公司董事会集体讨论并获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投标。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真正把住了项目入口关,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项目经营风险。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重视做好项目策划。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根据业主总体目标要求,从项目施工组织、项目经营、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要求出发,通过编制项目策划,对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对项目全过程作预先的策划和设想,以便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选择最佳的结合点配置资源和展开项目运作,从而保证项目在完成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经理部规范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进度总网络计划。对于重要的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进度总网络计划和专项方案,公司总部主管部门还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并经批准后予以实施。项目经理部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施工进度总网络计划,组织资源到位,组织工程项目施工。公司职能部门统筹协调,板块公司和项目经理部严格管理,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项目主要节点提前或按期实现。

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实行板块公司集约化管理,由板块公司实行分包集中招标、大宗物资集中采购、资金集中支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分包及分包工程的现场签证按量实行分级授权审批制度。通过实行集约化管理,保证了采购对象的质量,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对现场签证实行分级授权审批制度,有效控制了分包成本。这些措施的实施,较好地把住了节流关。

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实行风险控制月审制度,并将风险级别划分成四档,分别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板块公司、项目经理部承担监管与化解风险的责任。公司按“科学、标准、规范、定时、持续”十字方针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针对识别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与化解措施。如在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上,公司先后出台了《分包登高计划》、《十七冶招标管理办法》、《十七冶工程分包管理办法》等,有效防范分包风险,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以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达标为核心的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活动。安全质量管理成效显著:2016年,采石古镇一期工程等3个项目获得“省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南京长江国际航运中心项目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称号。中广核射阳200MW风电场工程等9个项目获评全国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炼钢主体工程等2个项目获得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一等奖。

在落实央企社会责任方面,围绕马鞍山保障性住房工程,十七冶克服成本上涨、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困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倒排计划,全力推进。员工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施工,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施工进度、建设质量、安全防范、施工现场文明管理上展现出央企令人信服的强大实力,在民生工程中彰显了央企风范。2012年—2016年,交付安置房共计40000多套。

5、注重先进文化理念引领,在工程实践中造就项目管理人才

十七冶坚持贯彻“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精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企业文化引领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践行“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的核心价值观,用企业文化的力量吸引、团结、引导和鼓舞员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008年,十七冶发布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秉承持续学习与创新精神,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以有效配置资源和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高服务”等10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2011年,十七冶又发布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之道德理念,即:“同声相应,善气迎人”。倡导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真心实意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服务,以企业道德观来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彰显团队精神,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企业文化理念的引导下,企业文化融入管理全过程,促进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终化于为”。经过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磨练,工程项目运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大幅度提高。目前,十七冶已拥有多专业的懂施工、会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经理百余名,这些人员在捕捉工程信息和承接工程能力、合同履约和与业主协调能力普遍增强,应用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能力有较大提高。网络计划技术,量、本、利分析,ERP,BIM,二维码,门禁系统,云平台,管理体系得到认真贯彻和较好应用落实,施工工艺不断改进。这些手段都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在项目法施工实践中造就的项目管理队伍已成为十七冶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6、依托工程项目,加快技术创新,打造企业品牌

十七冶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工作力度,2009年以来,科技投入经费均超过营业额的3%。以工程项目为依托,长期坚持科技发展战略和自主创新工作,实施技术创新双轨制和专业工程师制度,建立校企联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公司现自主编制发布了企业施工技术标准235项,企业工法160项,省部级工法76项,国家级工法9项,授权专利1681件,主编国家标准3项、参编国家标准6项,发表科技论文420篇,通过市级及以上鉴定科技成果81项,获奖省部级QC成果160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61项,现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企业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信息化建设的局域网、自动化办公、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外网等各项功能及硬件设施齐全,2011年获得了安徽省唯一一家施工企业“信息化与工程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2017年,目前又已入围2017年中国两化融合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正在接受网络投票评选。

历经数十年的岁月洗礼,从诞生到成长,从发展到腾飞。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了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分包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十七冶在冶金、水泥、城建、路桥、交通、房建、风电、市政等施工领域创造了一大批精品工程,获得了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国家金质工程奖、国家建筑钢结构金奖、金钢奖等多项高规格奖项,刷新了多项亚洲及中国企业新纪录。优良的工程质量和较强的工程现场管控能力,为十七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016年,十七冶又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入选2016年度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入选安徽省2016年100强企业,位列28位。

激情满怀的十七冶人,站在创新发展新起点上,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作者单位:中国十七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