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四月,初见春的暖意,和煦的阳光照在武汉青山冶金大道17号那座带有“苏式”风格的建筑上,温暖着奋进的武勘测绘人。要加快时空信息大数据与云平台研发速度,快速抢占智慧应用市场,这是2018年武勘测绘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也是新挑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的不仅是信心和决心,更是武勘测绘地理信息公司一步一步向前的行动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掀开时空的帷幔,我们回到上世纪50年代,中冶武勘伴随着新中国第二个钢铁工业基地——武汉钢铁公司的新建应运而生,而武勘测绘也由此诞生。这一路走来,中冶武勘测绘团队也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如今的近200人,成为中冶武勘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服务对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着: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冶金钢厂建设是我们服务的主战场;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我们在继续服务国家钢铁事业发展的同时,把主要的精力用于立足测绘技术的研发创新上,为产业转型不断积蓄力量;2009年以后,我们顺应时代发展和行业形势变化,积极寻求产业转型,不断向测绘地理信息与智慧应用融合的新时代迈进。

国家钢铁建设的排头兵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钢铁工业刚刚开始起步,推土机唤醒了沉睡的原野,武钢的建设拉开了序幕。1956年,中冶武勘测绘尖兵快速集结,老一辈武勘测绘人带着为国家钢厂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建设资料的强烈使命感,在当时设备条件差、生活条件苦、交通条件难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双腿,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测天绘地,终于在武汉市青山区为新中国第一钢铁娇子----武钢的新建选定了厂址。在建设武钢初期,他们在荆棘丛生的旷野,住着四面透风的工棚,没有资料可查,更无经验可鉴,就凭着肩扛小平板测量仪,手推简陋式钻机,为建成从矿山、炼焦到冶炼、轧钢及全套公用设施的武钢一期工程提供了详尽的测量数据。之后,他们又以武钢为主战场,出色地完成了武钢厂区1:500现状图测量、三炼钢控制测量等近百个项目,为武钢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七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发生了调整,国家钢铁建设的重点转向西南、西北三线地区。在国家大力发展钢铁行业的号召下,中冶武勘测绘人又义无反顾地来到攀枝花等地,开展攀钢、韶钢、柳钢、涟钢、南钢、马钢等钢厂的常规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工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战略的实行作出了我们中冶武勘测绘人的贡献。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醒了沉睡的大地。我们凭借在冶金钢厂多年的测绘和勘测经验,被当时的冶金部指派来到华东为宝钢建设做好前期的地质勘查和测量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不负众望,以准确科学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证明了在宝山建设钢厂的合理性,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之后的十余年,我们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宝钢总图状态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完善和推广应用上,把当时最先进的测绘技术都运用其中,譬如把GPS技术首次应用于宝钢钢铁厂变形监测;成功研发出数字化测图、成图软件和冶金行业首个集数据采集、传输、成图、数据库、管理为一体的工业总图管理系统并推广应用到宝钢建设过程中;科学地建立了钢铁企业控制网测量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体系等。由此,中冶武勘测绘人通过宝钢建设的工程实践成功总结出了钢铁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测绘工作方案,即“宝钢模式”,并由此为公司在智慧应用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们投入了最先进的测绘设备,购买了Lieca TC1000全站仪、Lieca T2002电子经纬仪和Lieca DI2002测距仪,当时在全国同型号的仪器数量还不超过10台。

几十年来,中冶武勘测绘人作为国家钢铁事业的排头兵,已从五、六十年代的肩扛小平板仪,发展到九十年代初拥有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先进技术设备、自行开发研制的“宝钢总图状态计算机管理系统”等软件的测绘强军。我们为新中国一个又一个钢厂的选址、厂房的定位、管道的对接等完成了辅助工作,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国家钢铁事业的发展。

复制“宝钢模式”,积蓄力量再出发

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犹如星星之火,计算机辅助制图和电脑打印,以及文档图纸电子化、数字化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新科技,这对于与前沿科技结合极为紧密的测绘行业来说犹如一场革命。如果说测距仪的发明与应用是测绘科技的第一次革命,那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测绘行业可以说是测绘科技的第二次革命。作为始终站在测绘科技应用前沿的中冶武勘测绘人来说,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发展的好机会。于是,我们立足“宝钢模式”的升级,开启了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研发之路。1998年前后,我们完成了计算机总图管理系统从DOS版向Window版的升级工作,把原来的CAD文件管理变成了早期的数据库管理,并实现了部分分析统计的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2000年,我们又紧跟时代,选用Arc GIS平台开始研发“中冶数码--工业企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于2006年成功通过鉴定。2008年,我们伴随着宝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理念与宝钢股份联合开发了宝钢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即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从此开启了智慧化应用的研发之路。

基于此,中冶武勘测绘人将宝钢从前期科研、勘察、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的一整套测绘解决方案先后在湖北武钢,广东韶钢、珠钢,河北邢钢,广西柳钢,湖南湘钢、涟钢,江西贵冶、德铜,福建三钢等三十多家国内大、中型钢铁矿山企业中进行了推广应用,我们通过计算机总图管理系统研发和不断升级,成功地和各大钢铁企业的发展需求绑定在一起,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牢牢占据了在冶金钢厂建设的霸主地位。

计算机总图不仅要管地面看得见的东西,而且要管隐蔽在地下看不见的东西。1993年,我们又开拓了地下管线探测这个专业。由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当时刚刚兴起,行业内都处于摸索状态,为此,我们通过转岗和聘请专家教授现场培训等方式,迅速组建了管线中心,专门从事该项业务的研究和拓展工作,在该市场抢占先机。钢铁厂的管线多而密,上下重叠,地下干扰信号多,要想在看不见的情况下通过仪器把它们一一甄别出来,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积累丰富的经验,经过二十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积累,通过计算机总图管理系统不断研发和持续改进,我们的管线探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在钢铁厂搞地下管线探测已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全面且具有差异化的服务。

但是,中冶武勘测绘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那就是以中冶集团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基地为依托,开发功能更强大、内容更丰富、信息更多样化的第三代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让传统平面地形图竖起来,让静止的地形图动起来,为中冶武勘测绘板块再续辉煌。

向智慧应用的科技强军进发

当今社会,指纹识别、人脸解锁、海量存储等智慧科技都已从虚幻转化为现实。这些给人民生活带来最便捷和幸福感的智慧应用,扰动了有着多年测绘实战经验和拥有工业企业计算机总图管理系统雄厚技术实力的中冶武勘测绘人的心,成为了中冶武勘测绘人在“四五”战略期锁定的发展方向。

数字工厂建设我们已经有近20年的实践经验,地理信息系统(GIS)研发我们也有近10年的研发成果,这些就是我们向智慧应用拓展的信心和底气。目标已定,即刻前行。首先,我们紧跟测绘科技新发展,扩大业务范围,完善测绘资质体系。为彻底解决三维数据采集的问题,2010年我们购置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引进三维扫描技术和人才,迅速掌握了此项技术,彻底解决了野外三维数据采集及三维建模问题。为解决野外大面积数据快速采集的问题,我们引进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组装无人机,并迅速形成战斗力,当年即完成了利比里亚邦矿600平方公里和马达加斯加苏拉拉铁矿400平方公里的航空摄影任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近10项专利。与此同时,我们迅速组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团队,实现航摄、摄影测量与遥感内外业一体化。既要上天,也要入海,通过购买设备和引进人才,我们还迅速组建了海洋测绘团队。短短三年内,我们就完成了航空摄影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海洋测绘三项甲级资质申领,真正实现了“海、陆、空”三军立体作战完善的数据采集体系。截止2017年底,我们已取得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定的10个专业资质范围中的8个专业甲级资质,成为了湖北省独一无二,全国少有的测绘强军。

其次,加大研发人员引进,调整队伍结构。随着测绘业务向智慧应用转型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们在人才引进和队伍结构调整上不断加大力度,研发人员从1990年的2人扩充到现如今的40人,保证了每年新进人员中系统研发人员不低于70%,且学历层次逐年提升,目前拥有博士学历2人,研究生学历30余人。

其三,以钢铁为基础,拓宽领域,研发成型产品,打造自主品牌。近年来,我们利用自身从数字钢厂到智慧钢厂建设中“两化”融合的强项,打造出了中冶武勘“智慧工厂”品牌,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向智慧矿山、智慧水电、智慧工地等一系列智慧应用领域拓展和延伸,且取得一定成果。智慧应用项目所占比例在公司逐年提高,2017年底已基本达到项目总量的40%,其利润收入远远超过40%,已逐步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四,以时空信息云平台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为抓手,最终走向智慧城市建设。相对城市的宏观而言,工厂是微观的,但是在智慧应用的技术上是基本相通的。既然我们有能力做好智慧工厂,将来必定有信心做好智慧城市,以时空信息、云计算、物联网共同形成智慧城市系统框架,对系统内大数据进行充分地挖掘分析,应用到管理提升、绿色发展、共享经济等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我们已在环保监测、精准扶贫、现代农业等城市乡村智慧应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五,优化组织结构,全面升级战略布局,为做强做大做好充分准备。从基础数据采集,到时空信息云平台搭建及系统建立,再到大数据挖掘及智慧应用,我们的业务向两端无限延伸,产业链越来越长。为此,2017年我们采取了优化组织结构,组建了以基础数据采集为主的娄山云地理信息公司,改组了以巩固钢铁厂矿根据地,确保后方稳定的新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司,新建了以智慧应用研发为主的中冶智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有破有立,链接分明,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中冶武勘测绘地理信息板块新格局,为做强做大做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几十年来,中冶武勘测绘人风雨兼程,不负央企使命,勇做时代弄潮儿。前五十余载服务国家钢铁企业建设,兢兢业业,不辱冶金建设排头兵的称号;后十余年立足智慧应用,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见雏形,一个智慧应用的科技强军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中冶武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