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就可以直接饮用,这个原本只在发达国家或者高档社区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内蒙古包头市大多数家庭的标配。近日,笔者来到由中冶华天包头院设计,已经实现分质供水的青山区恒大华府小区,每走进一户居民家,都会看到,居民家里的厨房有两个水龙头,一个是原来的自来水龙头,另外一个水龙头,居民们都叫它健康直饮水龙头。在住户李大嫂家里直饮水的水龙头下方放着几个干净明亮的喝水杯,李大嫂热情的邀请我们喝她家里的直饮水:这个水直接就可以喝,用不着烧开,这个水比原来的自来水口感好,清凉,喝起来特别舒服。现在我们喝的、做饭全用这个水。

这就是全国闻名的包头市管道直饮水。

直饮水,顾名思义就是口感好,可以给市民直接饮用的高品质饮用水。管道直饮水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健康饮水新方式,以其“健康、方便、价格适中”等优点逐步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包头市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这其中,包头市“城市直饮水”项目的实施功不可没。而中冶华天包头设计研究总院作为包头市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商,在整个项目策划、推广、实施过程中居功至伟。

包头市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从70年代中期开始,包头城区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就是黄河水,约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七十。据统计,从2003年开始黄河水都是四类五类,已达不到水源净化水要求的三类水标准。群众每天都离不开的黄河水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人们说起每天喝的自来水一脸的苦恼:烧开的自来水,倒进杯子里,喝到最后的时候,杯底就有那么一层白色的沉淀物,桶装饮水机里装进自来水用不来两个月就要清理,你要是不清理,就过滤不下去了,拆开洗得时候管上全都是土。

2004年6月26日,对于包头人而言是一个被刻骨铭心记录的日子。由于上游乌梁素海总排干沟内约100万立方米的造纸等污水集中下泄排入黄河,对黄河造成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污染事故。这次黄河水污染事故,不仅让包头市蒙受了上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更给200多万包头市民生活、工作造成了无法估算的影响。

回忆起12年前的那一幕,包头水务集团公司领导告诉笔者,一方面要考虑市民急需改善的饮水水质,一方面还要考虑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可操作性,一道道难题摆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面前。“6•26”事件成为包头市改变被动局面的助推器,那段时间中冶华天包头院受政府委托和包头水务局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如何实现200多万包头市民安全健康饮用水的梦想?市里迅速组成调研组,几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对其开展直饮水工程进行了考察学习,深入各社区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形成了“分质供水、优质优用”的总体思路。

当年,包头市做出建设直饮水工程惠及百万人的决策。从那时提出分质供水到现在已经12年了。如果说12年前“分质供水”对于包头百姓还是一个新名词的话,那么12年后的今天管道直饮水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管道直饮水是包头市实现健康水工程的主要形式。从毫无概念到亲自享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居民选择管道直饮水?中冶华天直饮水事业部负责人刘奕杰告诉笔者,这是因为管道直饮水的优越性日益凸显——

水好。管道直饮水供水范围一般不会很大,纯净水的制备在空间上离用点很近,滞水时间短,不经过水桶灌装,搬运,避免了二次污染,避免了长距离输水或劣质水桶有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水质新鲜,味道甘甜,用户可根据自己喜欢直接生喝或者烧开喝,不用担心病菌问题。

便捷。管道直饮水可弥补家用小型净水器和“桶装水+饮水机”供水模式的不足。

经济。立足受惠于民,采用倒阶梯水价,一般城市每户每月使用管道直饮水只需30-50元,价格介于自来水与桶装水、瓶装水之间,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和发展空间,经济上是可行的。

结合中冶华天包头院的调研和实践,刘奕杰对推进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解码。一是可实现城市分质供水,在保障饮用优质水的同时避免了优水低用,对城市具有整体经济性,符合国情。二是可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作为饮用水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城市管道直饮水还可以作为城市应急保障供水,在自来水停水或发生水质问题时也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水要求,使居民用水安全更有保障。四是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路线和国家实施的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既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创新发展,还符合“供给侧改革”政策——增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拉动经济,是一项一举多得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五是普惠率最高,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保证居民身体健康,政府用有限的投资,获得的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中冶华天包头院为能投身建设这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倍感荣幸和自豪。“我们作为位列世界500强的央企,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地方的老百姓做些好事,让老百姓喝上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就是这样的好事,评判我们企业是否创新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更离不开老百姓的口碑。”中冶华天包头院总经理陈岩峰如是说。

包头市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是全国首个百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实现分质供水的惠民工程,被誉为包头市的城市名片。包头也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城区直饮水基本全覆盖的城市。中冶华天包头院在这其中,主动担当央企社会责任,提前介入培育市场。2007年3月20日,包头市直饮水工程经市发改委批准正式立项实施,他们就正式开始以包头市百万人口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为契机进入城市管道直饮水行业,十年磨一剑,已成为城市管道直饮水行业的排头兵,能够为各级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提供规划、立项、融资、咨询、设计、建设、交验、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和商务运作。“我们主导、策划并参与了包头市直饮水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拥有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实践及运营的丰富经验,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百万级人口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业绩的单位。”

说到中冶华天包头院管道直饮水技术优势,刘奕杰告诉笔者,经过十来年在直饮水市场的摸爬滚打,中冶华天城市直饮水事业部积累了大量的管道直饮水技术经验,创新研究了大量针对不同水质制备直饮水的工艺流程,掌握了一大批城市管道直饮水专有技术,如芳香族聚酰胺卷式纳滤膜和反渗透膜集成技术;区域二次消毒、无负压增压技术,臭氧+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技术;底盘保温集成入户技术;建筑物内采用上供下回的供水方式,管网采用“全循环同程系统”技术;膜系统勾兑技术;直饮水系统节水技术;智慧水务远程监控技术,等等。“我们现在是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了。”

居高声自远。2015年年底,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的想法,打听到包头城市级直饮水工程是由中冶华天包头院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便慕名而来,请中冶华天包头院为他们策划,并提供技术支持。中冶华天包头院的工艺工程师们与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公司的工程筹建人员一起顶着冬日刺骨的寒风,进行了为期两月的现场调研,通过调研和现场工作,凭借多年的城市直饮水工程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水平,短时间内即编制了呼和浩特市直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顺利通过了立项审批。同时,为了让工程尽快上马,中冶华天包头院的设计人员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典型小区的施工图设计工作,为呼和浩特市直饮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中冶华天包头院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与资金优势,已经成功走出包头,走向全国。今年又赢得了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直饮水工程项目,并陆续开始为其他黄河流域周边城市服务,目前已经就建设城市直饮水在国内二十多个地级城市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建立了工作联系。

中冶华天是以科研、设计为龙头的城市与产业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工程项目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中冶直饮水业务,就是站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高度为解决城市饮用水问题量身定做的系统解决方案,既促进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了新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机会。“打造国内最标准、最健康、最安全的‘中冶城市管道直饮水’,打造受人信赖的‘中冶直饮水’品牌,也必将打开城市管道直饮水市场的一片蓝海。”

可以预见,依托中冶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和资金优势,以包头市管道直饮水为基础,中冶华天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居民健康饮水为己任,发挥自身在水行业的超强优势,将健康安全的饮用水送入千家万户中,让更多城市的居民真正做到“饮一口洁净,享一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