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 上海宝冶集团 沈有福 摄

在美丽的青岛海边,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穿蓝色的战袍,一个个精通神奇的魔法,他们将汗水种下泥土,念动“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咒语,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变成了美丽大方的现代化厂房,沉重冰冷的钢铁变成了科技感十足的生产流水线,他们乐观睿智却又十分腼腆,他们行事低调却不失昂扬斗志,他们就是中国五冶承建青钢中棒扁钢搬迁项目团队。

青钢工程位于青岛市泊里镇董家口产业区,主要包括一条年产100万吨的中棒生产线和一条年产60万吨的扁钢生产线,占地180000㎡,机电公司承建包含土建、机械、管道、电气及自动化调试等全部施工内容。

进,积极协调 占据主动

项目经理李文说在青钢项目的的建设中,有太多的想不到,本以为工程推进会四平八稳,但施工过程中仍旧是波折不断,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业主图纸提供不及时且有遗漏、设备供货不及时这两只拦路虎时常会半路杀出,打项目部一个措手不及。

看着断断续续的施工、成群“趴窝”休息的施工人员,项目部表示,坐在办公室怨天尤人没用,在工地上跺脚干着急也是徒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项目部成立两个协调工作组,一个专盯设备,一个专盯图纸。把设备到货情况和工程进度结合起来搞成简报送给业主,要把压力转嫁给他,延误工期责任不在我方。图纸供应不及时、有遗漏,就自己主动联系上门找,实在找不到的就自己联系设计院,下载电子版打印出来让业主签字确认后立即使用。

这一套组合拳立马收到了实效,业主方感到了压力,加快了设备供货速度,在后期提供图纸的配合程度上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断续的工期一下子顺畅了。

创,集思广益助推进度

在青钢项目建设中,钢结构厂房吊装工作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作量。项目中钢结构总量高达13800吨,彩板墙屋面面积多达64200平米,主厂房钢柱最高标高25.5m,单件最长24m,单件最重20吨。传统的吊装方法是在屋架梁安装后,逐一进行各檩条吊装,然后进行各支撑杆件安装。这种方法安装风险高,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安装进度十分缓慢。

项目部表示,钢结构厂房的吊装直接影响到后期“扁钢”“中棒”两项主体工程的施工建设,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按传统方法耗不起、等不及,安全方面也很难守得住。为此项目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他们打破常规,挑战传统,集思广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吊装方法,在吊装过程中,首先根据将钢结构总体任务划分成若干独立吊装单元,将各独立吊装单元集中于在地面组装、焊接成整体,然后再将各独立吊装单元依次整体吊装,使各独立吊装单元的檩条与屋架梁连接固定,最后再进行各独立吊装单元间的连接调整,完成安装。

厂房安装自2014年6月19日正式施工,由于采用新的组装方法,将大量高空作业转移至地面进行,降低了高空坠物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而且安装工效整整提高了一倍,于2014年11月初就完成了主体安装,有力确保了2014年11月20日扁钢生产线的正式施工。

拼,迎难而上 赢得认可

项目施工中,旋流池绝对称得上是整个工程中最难坑的一块硬骨头,由于工程紧邻海边,水位高,地质情况复杂,下部岩层平均厚8.6m,石方量大,需采用镜面爆破法多次爆破开挖,给施工带了相当大的难度。业主单位对旋流池的施工也是相当重视,青钢集团副总经理刘铁牛曾多次莅临现场嘱咐项目部切实抓好旋流池施工的工期、质量与安全。

面对困难与压力,项目部选择迎难而上,选择化压力为动力。为克服技术难题,项目部多次邀请相关技术、质量专家,来到现场进行技术研讨和施工指导。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要求,项目部对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基坑边荷载分布特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项目部果断决定将原先制订的地下连续墙支护止水方案,修改为灌注桩+内支撑环梁支护止水方案,此法不仅更切合施工实际而且直接降低风险成本约200万元。为克服地下水控制难题,项目部巧妙地在基坑外设置桩间高压旋喷桩截水帷幕,在旋流井内部采用集水井明沟排水,并在旋流井中心位置布置1眼疏干井,以保证坑底干燥,有效控制了地下水的渗出。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了安全和技术交底,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现场旁站监控。同时为加快工程进度,将部分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标高提高至C40,加快混凝土凝结速度。

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旋流池于2014年10月完成大部施工,为后期扁钢生产线的按时投产创造了积极的前提条件。同时因施工速度快、质量好,项目部编写的《一种旋流池支护方案》获得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抢,勠力同心守住工期

2014年年底业主将原先的工期一压再压,要求2015年4月30日扁钢生产线投产、6月30日中棒土建基础工程完成。为确保顺利履约,项目组织了“千人大会战”,立下了“两线作战,同时打赢”的军令状。时值春节来临,项目经理带头表态春节不休假坚守在一线,并要求协力队伍作出承诺,合理配备劳动力,保证施工人员充足。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项目部研究制定了灵活的总、月、周、日进度计划,以总计划为纲,以月进度计划为控制目标,以周施工计划为主体,以24小时施工计划具体实施,并以此分别编制了劳动力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设备进场时间计划、材料进场时间计划、大型吊车使用计划等。用脉络清楚的时间线使项目管理人员、参战队伍对施工任务一清二楚。

激情是成功的催化剂。项目部全体人员自觉遵行“朝7晚9”的作息制度,管理人员做到现场问题不解决绝不下班,施工人员做到当天任务不完成绝不休息。施工高峰期间,项目部管理人员一天平均只睡几个小时,每天天刚亮他们就出现在工地上,晚上开完生产碰头会很晚以后才休息。工程遇到困难时,项目部班子的同志都是通宵达旦地研究,以求最佳解决方案;施工至关键性工序时,所有管理人员都是一刻不停地守在施工现场,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数九寒天里,施工现场气温很低,海边的风格外刺骨,一线工人却在大汗淋漓地进行施工。

天道酬勤,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4月28日扁钢生产线热负荷试车成功,2015年6月26日中棒土建基础工程最后一块精整平台单元完成浇筑,两场战役顺利打赢,受到了业主的高度好评。

严,狠抓质量 收获美誉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项目施工中,无论工期多紧,项目部讲求工程质量始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项目部制订了详细的质量检查制度,细化过程质量检查项目,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奖个人,罚单位;加强专业方案交底、施工规范与验收规范的集中学习,特别针对土建专业劳务作业人员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分批进行集中培训;执行质量管理“二三”原则,即管理技术人员到位、施工设备到位、质量监督到位“三个到位”,抽调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服务在一线、指导在一线,把关在一线“三个一线”,确保施工各阶段质量管理完全可控。

专注赢得成绩,在青钢集团主编的搬迁项目《工程简报》中,自该报创刊以来,青钢项目部在每期的质量通报榜上都是名列前茅,从来没有出现过低于“良”的评价。并先后在山东省冶金站质量大检查中获第一名;在冶金总站、山东省冶金质量监督站、业主、监理联合组织的青钢环保搬迁项目质量监督检查评比中获施工质量第一名;在山东省冶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第一分站与业主共同组织的青钢月度工程质量评比中,荣获施工质量第一名。

18个月,润物无声,沧海桑田。如今,高端大气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生产青钢拳头产品的扁钢生产线业已投产,一段段散发着余热的成品被整齐堆放在收集区。剩下的一条中棒生产线也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调试。“按时全面投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项目部无比自信地表示,是的,用不了多久这场盛大的魔法秀将被彻底揭开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必然又是五冶人“用心铸造世界”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