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展示的是栓钉焊机枪把的改造,此成果是用绝缘电木和黄铜棒加工成小零件,把其安装在枪芯与枪嘴之间,这样就解决了枪芯经常损坏的问题。此项改造完成后,现场再也没有因为焊枪使用时间过长而损坏枪芯,既节约了成本又完全能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这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五小”成果展示会上的一幕,一个个创新发明成果如同丰收的果实,绚烂夺目,令人振奋。

这仅仅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发挥全体职工的智慧,从工艺完善、技术攻关、质量安全等方面共提出“五小”合理化建议192项,其中102项已完成实施。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如何激发职工创新热情,自觉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让职工建立“跳跃性”创新思维,培养职工将“五小”精神作为一种责任与义务中,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

小发明增加大效益

小发明是职工智慧的结晶,对生产单位的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本职工作中不断发现、创新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员工刘福平的兴趣所在。他在工作中发现,日字梁构件长7米,板厚40毫米,是不对称的工字型,无法在矫正机设备上进行矫正。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刘福平利用一套报废半自动切割机上的零件,发明了工字型火焰矫正新技术,排除了矫正不均、矫正速度等问题,并且此设备只需要人在一旁操作即可,非常简单、易学,替代了以往传统工作程序。一根工字型人工矫正需要一天时间,而半自动设备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为下道工序节省了时间。工字型火焰矫正技术也被应用于公司承建的北京石景山区银河商务区商业金融项目工程,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

打造安全绿色文明生产车间一直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一理念也深深灌输在每一名职工心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员工王永达利用工程余料钢板组对、焊接水箱,利用淘汰的废旧钢管制作洒水装置和一些阀门、对丝、活节等零部件,自制了洒水车。每天清晨、中午两次在车间洒水,确保车间温度和湿度。洒水车洒水均匀流畅,不但防暑降温、降低粉尘的效果良好,还对改善施工现场环境、辅助文明施工发挥了较好作用,来过公司制造厂参观的领导和业主都对车间的环境赞不绝口。不仅如此,绿色文明生产车间也为公司进行美标、欧标认证奠定了基础,为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通道。

小改造降低大成本

创新的原理也许并不深奥,只是用心发现,大胆实践,但却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公司海上风电塔筒筒节设计的坡口多为过渡坡口,坡口切割时需要将钢板进行翻转,才能保证过渡坡口的切割质量。而传统钢板翻转方式是采用钢丝绳和钩子配合翻转,长期使用,钢丝绳会产生弯曲变形,影响后续使用并且造成浪费,翻转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钢板倾覆,使操作人员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装备制造公司员工盛吉关注到了这个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也让盛吉思考了许久。他根据日常施工经验,尝试着按照翻转钢板的宽度和厚度,将钢板切割成口型翻转吊具,采用两边吊起,小车运动翻转的形式进行翻转,成功设计出了钢板翻转吊具。经过反复试验,此吊具既能够安全有效地将60-80毫米厚钢板进行翻转,保证过渡坡口切割,又能保证钢丝绳不会产生弯曲变形。这一小小的设计,却提高了吊装翻转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能每年为公司节省开支约5000元。

由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部分桥式吊车都是建工业园初期引进的设备,加之制造厂、机加厂对吊车使用频率很高,导致吊车行走轮的轮边磨损严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员工郑金龙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除了轮边磨损,吊车其他部位却可以继续使用。于是,他本着“降低成本,提高废件利用率”的目的对吊车行走轮进行改造。他首先用气割把磨损严重的轮边割下并打坡口,再利用废料,根据轮边尺寸,使用数控切割圆形轮边,最后把准备好的轮边用气保焊直接焊接在吊车行走轮上。此改造适用于现场所有桥式吊车、龙门吊车大车行走轮及桥式吊车小车行走轮,一年可为公司节省175500元。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五小”创新成果都来自于职工的工作实践,也都是职工在日常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思考、创新的结果。这其中的每一项成果都包含着发明者的奇思妙想和辛勤劳动,也正是职工的这些小发明、小改造、小点子,催生了企业的大改变、大发展和大智慧。为职工提供这样一个“五小”舞台,也是在为企业持续发展添砖加瓦,期待更多的职工登上“五小”舞台,希望更多的职工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取得成果、感受成就、体现价值、赢得自信。  (作者单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