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山钢集团济钢:向高端进军
    发布日期:2011-08-01
(250101济南市工业北路21号济钢宣传部 焦万松)
今年上半年,山钢集团济钢用户应用技术中心订单型新产品收益实现开门红:实际结算交付共计4万余吨,新产品平均结算价格较同期常规产品高557.7元/吨,创利总额近940余万元;核电安全壳用钢、9Ni钢、w 600-800无取向硅钢、100mm 以上规格特厚钢板等8大类品种20余个规格的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
数字是静止的,成效是明显的。这标志着该中心运行近三个月,已成功渡过“磨合期”,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轨道。
济钢用户应用技术中心是今年3月份济钢科技体制改革新组建的一个集用户应用技术研究、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发部门。把新产品研发与现有市场对接,产生高效益,是新成立的用户应用技术中心重要职能之一,也是与改制前最大的区别。
新组建的中心一班人马能够迅速从纯技术研发转变到研发-市场-效益,并经得起市场严格的检验,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观念的转变、措施的创新。
职责的要求促使该中心迅速融入市场并向高端进军。走访众多高端行业客户,亲密触摸市场的“温度”和“脾性”,大力宣传新产品研发体制,认真践行“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一项项开拓市场的工作有序展开。
“市场竞争的残酷激烈程度远远超出想象,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完全垄断的产品不复存在。产品质量和交付保障是用户做最终决定的重要依据。”
“这就是我们中心成立以来,在进行密集的市场调研后,得出的心得和结论之一。”该中心商务部部长郭青介绍说。
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大力度进行技术研发,与市场进行准确对接,成为该中心创新工作措施的又一步棋。
进军高端市场首先要有高端产品打头阵。在新产品研发试制方面,技术中心目前已完成的钢种有,核电用钢、硅钢、高强度双相汽车用钢、高强耐磨钢、海洋平台钢、高强管线钢、特厚钢等。这些产品的研制成功,为济钢集团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心副主任孙风晓谈到市场开拓时说,“客户就是市场,深耕高端市场,就是要把高端客户的需求变为自己的创新方向。我们最近又成立了核电高强钢研发推进部、承压容器用钢研发推进部、海洋工程及特殊钢研发推进部、卷板研发推进部,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大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力度。”
创新“产品+服务”营销模式,树立新的市场观念,构建战略技术联盟成为该中心的又一工作亮点。
“既要轻量化又要性能强”,这是国内某工程机械制造领军企业对技术中心提出的合作要求。也就是说,在工程机械制造上,用户既要把他们的机械产品的重量降下来,更要把性能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从而提高他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技术中心把具有济钢特色的“产品+服务”营销模式进行延伸和拓展,提出了构建战略技术联盟的合作方式,由双方共同参与的工程机械用钢研究所于5月中旬宣告成立。
据中心高级工程师胡淑娥介绍:“此次合作,双方将互派专职技术人员,通过联合办公方式,开展工程机械用钢、现场技术支持、跟进专用钢材研发、钢材应用技术深入研究等工作内容,打造“产品+技术联盟”模式,为用户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核心竞争力起源于核心技术,核心技术附加上文化和管理,形成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再与商业模式相结合,更多地附加管理和文化,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核心优势。”这是技术中心今后发展的战略构想。
目前,该中心核电安全壳用钢板、w600~800无取向硅钢、100mm 以上规格特厚钢板等8大类品种20余个规格的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
“创新战胜困难,科技提升品质”,济钢用户应用技术中心正遵循这样的战略蓝图,全力打造一个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合二为一的尖兵团队,向高端进军。 (焦万松)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