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文件
发布时间:2016-08-24
咱们科技有力量:中冶华天2016年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8月8日,中冶华天隆重召开2016年科技大会,对一年来的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对科技成果突出的码垛机及矫直机研发团队、倒伞曝气机研发团队、水密封环冷机研发团队、大跨度空间结构研发团队、“互联网+生产运营监控”开发团队等5个研发团队和研发工作者进行表彰,并对下一步科技工作进行安排。此次大会也是2016 年度中冶华天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的主题会议。
从会上展示的科技创新工作描述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冶华天聚焦顶层设计、坚持创新引领,坚定走高技术领先发展道路所取得的卓然成效;看到企业文化对科技工作的强力推动;看到对新兴产业领域“远谋近施”的超前布局;看到中冶华天作为科研设计类企业以创新促转型的华丽转身。
顶层设计之科技力量
近两年多来,中冶华天聚焦顶层设计,加快转型发展,按照集团“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定位,坚持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落脚点,瞄准世界前沿,深度融入“互联网+”技术,构建起钢铁冶金、环境能源、房建市政、工程咨询、康养产业等业务与互联网跨界、融合、连接所有相关信息的发展模式;同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在重点部位配置相关专业高端人才,以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为带动,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催生了一系列高端成果,为中冶华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劲动能,厚植了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文化引领之科技力量
转型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引领。中冶华天企业文化理念发布后,每年都会以新的活动形式对其进行渗透和推升,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在科研工作中,公司核心价值观中的“创新驱动发展”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企业文化中确定的“持续改进、求新求变”这一创新理念更是对科技工作者从事研发的鼓励与指引,它告诉我们创新无止境,进行创新要有激情、有野心、有挑战权威的勇气,要有敢于竞争的强者心态与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持,要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同行。
高端人才之科技力量
对于科技型企业,人才是关键。在此次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五个创新团队的研发成果表明,得益于中冶华天大举引进的高端人才的支撑。公司现有的90余博士,都是公司近两年实施人才登高计划过程中引进的人才,他们与公司现有的各类专家、技术人员一起迅速融合形成合力,按照研发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思路承担科研开发项目,促使今年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大踏步前进,涌现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研发成果。按照公司的部署,将坚定实施“21135” 人才登高计划,即至2018年底、最迟到2019年上半年员工总数为3000人左右,力争达到200名博士、1000名硕士、1300名本科生、500名大专生的人才比例结构,以持续支撑公司的转型发展。
平台建设之科技力量
提升研发层次,离不开科技平台的建设。中冶华天以其享誉业内的水处理装备研发制造能力跻身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去年下半年以来,又相继成立了公司级的钢铁技术研究院、节能环保研究院、水务技术研究院、“互联网+”技术研究院、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城市供热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今年6月,中国中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两大研究院又依托并坐落于中冶华天;加之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研究生工作站和装备制造(中试)基地,由此搭建起“六院、六中心、两站、两实验室、一依托单位、一中试基地”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这些研发平台,积极开展了一批有市场潜力的重点课题研究,掌握了一大批高端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支撑和带动了中冶华天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
科技力量之硕果累累
2014年以来,中冶华天连续三年召开科技大会,让科技创新为公司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新引擎,形成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可转化的科技成果。
目前,中冶华天已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469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75项,美国专利1项。2016年上半年新申请专利达到284件,位居中冶集团所属子企业第一位。
自主研制的污水处理设备“高效自吸混合式倒伞曝气技术产品”“联通平衡转碟式高效曝气技术产品”和“少齿差减速推流技术产品”2015年分别被评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高效自吸混合式倒伞曝气技术产品”获得安徽省2015年度发明金奖,前不久又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这是我国原创曝气装备取得的唯一国际专利。
水务业务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技术、“互联网+”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可使运营成本总体降低30%左右。
今年6月首创的用于型钢连轧生产线的智能化高速码垛机机器人设备、HT480矫直机等装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于钢铁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独立研发的水密封环冷机在马钢等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极大提高了企业环保、节能增效水平。
大跨度空间结构研发团队在超大跨度空间设计方面成功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由该团队设计的中天钢铁焦炭料场双连跨网架设计项目单跨跨度达到了国内罕见的112米。
“中冶华天科技工作要精于抓‘重点’、善于抓‘亮点’。重点就是棒线型材技术瞄准世界第一目标,精准发力,力促达成国际、国内技术领先和市场领导者地位;亮点就是围绕水环境治理及管网运营、城市供热、城市直饮水、海绵城市、土壤修复、光伏发电、钢铁与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等领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技工作目标占位高、落地实。”中冶华天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詹茂华这样说。 (中冶华天 傅建设 董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