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一带一路”上

“要将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获得红利,钢铁产业必须实现上下游的合作走出去,探索出一条钢铁产业相关用户抱团走出去的模式。换句话说,将来不是某一个企业走出去,也不是某一个产业走出去,而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走出去。我们要站在全世界的市场中,来发展钢铁产业。”5月5日,就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走出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钢铁行业走出去正当其时

迟京东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整个钢铁行业积极响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他指出,我国钢铁行业不论是在设计、建设、工艺装备制造还是生产管理、运营等方面,都具有优势。钢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例如,首钢、宝武集团、鞍钢、山钢、河钢、华菱集团、青山集团等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建厂、并购重组等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牵头成立了中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迟京东指出。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迟京东认为,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钢铁产业走出去正当其时,具有三大有利因素:

一是我国钢铁产业具有发展优势。“我国钢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在这么大一个产量的前提下,钢铁产业的装备、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人才、管理方面,我们在全世界都比较先进。绝大部分品种的钢材,中国都能够生产,而且产品质量在世界上处于中上水平。此外,我国钢铁产业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迟京东表示。

二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的钢铁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中国自己的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有能力满足其他国家钢铁材料的消费需要。”迟京东强调,“此外,我国钢铁生产从资源上来说也要依赖国外公司的供应,尤其是铁矿石,80%以上依赖进口。在这方面,我国钢铁产业必须与国外合作。还有一个因素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发展经济都很迫切,而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可以说,‘一带一路’市场空间巨大,各方具备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

三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落地,鼓励企业走出去。未来,国家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管理、投融资、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总而言之,我们要把原来的优势发挥得更好,同时想办法解决原来存在的问题。”迟京东说。

“一带一路”旨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迟京东认为,此次论坛的举办,将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深入沟通交流,让“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增强大家合作的信心,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迟京东指出,钢铁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最根本的目的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可能某些地区需要大量钢铁材料,但是缺乏生产能力和技术,那么中国有这个实力,就可以在当地发展钢铁产业。这样一来,该地区的钢铁产业得到了发展,中国的钢铁企业通过投资也得到了收益,这就是互利共赢。”迟京东表示,“在与相关地区的合作过程中,和谐、包容、开放、合作、共赢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以这些原则为准绳开展工作,才能够推动产业的进步。”

迟京东表示,随着国内、国外市场越来越融通,中国的钢铁产业在很多方面都已经离不开世界了。“钢铁行业参与‘一带一路’,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进行国际产能合作。国际产能合作顺应开放型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是全球经济共同、深入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动力,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钢铁行业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国际产能合作也是中国钢铁工业谋求转型升级、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他说。

钢铁企业走出去须结合自身实际

近年来,一批钢铁企业制订并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大了在钢铁生产领域的海外投资,从而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海外钢铁项目。例如,河钢集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天津钢管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设无缝钢管厂,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综合钢厂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青山集团加速推进印度尼西亚不锈钢生产项目,宝武集团在泰国组建宝力钢管(泰国)有限公司,马钢成功收购了世界高铁轮轴名企法国瓦顿公司等。

钢铁企业在走出去方面,有哪种模式可以学习借鉴?对此,迟京东表示:“目前来看,并没有可以完全学习照搬的模式。基本上,每个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都只适合自己而不适合别人。无论是过去宝钢在海外建厂,还是后来河钢集团走出去,他们走出去的模式,并不是每个钢厂都可以学的。只能说,我们的钢铁企业都出去闯荡历练了一番,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在这期间积累了很多经验,当然也有很多教训。”

“我们不像欧美国家和日本,他们都有很多年参与国际市场的经验,有比较成熟的模式。”迟京东指出,“比如说,日本走出去的模式还是很成熟的。日本的汽车行业要在中国建厂,包括零部件供应、钢材加工配送、投融资等工作都会跟上。”

“截至目前,对于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情况,我们还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梳理、总结。当然,后期我们会逐渐摸索出来自己的一套办法。日本也曾经走过弯路,我们后发就有后发的优势,我们要学习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同时吸取别人的教训。”迟京东表示。

迟京东强调,钢铁企业走出去,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先想一想是否能够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是否符合行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否符合当地的利益。“钢铁企业走出去,不管采取哪种模式,投资收购抑或是合作建厂,都要先回答一个问题:这种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收益?作为一个钢铁企业,要有本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想一想企业将来的路怎么走?不要盲目地走出去。”他说。

要探索产业链合作走出去模式

中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之际,迟京东曾提出,不仅要让企业“走得出”———加强协调,实现政府、各行业、各企业共同协作,还要能“走得进”———双方的合作能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市场,更要“走得好”———双方的合作能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可持续发展。

对于钢铁企业如何才能“走得好”,迟京东表示,钢铁企业要探索出一种产业链合作走出去的模式。

“钢铁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没问题,但是参与和抱团走出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日本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比如日本在中国建汽车厂,顺着往前查,这个厂前边做配套零件加工的是日本的合资企业,加工厂需要的钢材也是由日本的合资企业提供的。现在,我们每年从日本进口钢材四五百万吨,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钢材都是这种加工配送带进来的。日本企业在中国采购的大都是一些附加值比较低的钢材。为什么日本的车跟着日本的零部件?跟着日本的钢材加工?其中标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标准本身是一个技术问题,可以为很多竞争对手设置壁垒。”迟京东说。

迟京东指出,“一带一路”毫无疑问会带动钢材的需求。但是,中国钢铁企业只靠一些零散的机会是不行的,要像日本那样,建立全产业链的合作联盟,大家紧密合作,一起走出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借船出海”。

“我们今后的走出去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思维,要有适应国际市场的概念。这样的走出去才是真正的走出去,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走出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起来,并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迟京东最后说道。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