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冶天工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冶集团对中冶天工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周青同志担任中冶天工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暨十三冶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张培义同志任中冶天工集团副董事长(享受正职待遇)。

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董事长、党委书记国文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文清高度评价张培义同志的工作业绩和表现,希望中冶天工全体干部员工把思想和认识迅速统一到中冶集团党委的决定上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致力于中冶天工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并对中冶天工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搞好中冶天工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企业深度融合。中冶集团高度重视中冶天工的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整合后的天工寄予厚望,提出要打造一个起点定位高、集中管控强、基础更为牢固、体制更为顺畅、区位优势更为凸显,具有全新竞争优势的中冶集团王牌军,再造中冶天工新辉煌。因此,中冶天工新一届领导班子首要的任务就是搞好企业顶层设计,集中最优势的资源,充分发挥合力,实现深度融合,搭建更大的平台,让所有的同志都有发展的空间,都有展示能力的机会。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找准位置,每个岗位、每个层级都要发挥作用。特别是纪委书记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国有资产保护好,把同级班子成员监督好。

第二,要大力开拓市场,特别是天津地区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市场。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战略,在天津地区布局了许多项目。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将在15年内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世界级城市。中冶天工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认真系统地研究天津地区、京津冀一体化的市场开拓问题,做深做透做熟区域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市场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一流管理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有一流的项目与之相匹配,否则再好的管理也无的放矢。要深思熟虑地去谋划大项目,分层级跟踪推动项目落地,力争年底开春之际有大的突破。

第三,要稳增长、保增长。中冶天工领导班子要按现有分工继续抓好各项工作,各级经营团队按照责任目标落实任务、严格考核。但是稳增长保增长不能单纯地追求高速度、大跃进,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增长,没有水分的增长,绝不能弄虚作假,这也是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任何情况下,大家都不能头脑膨胀,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去分析问题、看待问题。企业有问题不可怕,就怕看不到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或是能力不足还自以为是,把错误的问题当作正确的事情去对待,这是最可怕的。要提前研究、超前研究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跌进陷阱爬不出来时就晚了。有问题,大家共同面对,想办法解决;有困难,大家共同努力,想办法克服。信任代替不了制度和监督,共产党员做事情就靠觉悟、靠责任、靠制度,靠拍胸脯是不行的。企业要实实在在地发展,不能好高骛远,战略规划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再好的彩笔描绘不着边际的蓝图也没有意义。另外,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来推进项目管理、推进企业发展。

第四,要激发一切正能量,促生一切新动能,展示天工新形象。企业发展有内在规律和必然过程,减缓和加速有时是企业自身力量和发动机马力决定的,有时是市场、政府等方方面面环境决定的。中冶天工有很好的品牌,是集团施工类子企业的第一梯队、王牌军,要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发展战略要特别契合企业实际,战略举措、步骤和方法都要设计得体,让大家对此有信心。中冶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以战略为引领,坚持“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不动摇,一年迈一步,三年跨大步,凭借“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实行多元化发展。中冶集团能发展这么好,就是因为集团上下齐心,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把大家都团结凝聚在“建设美好中冶”的大旗之下。中冶天工严谨细致的企业文化很突出,希望大家把好的作风发扬光大,增强团队的融合力、包容性。交流思想要开诚布公,广泛听取意见,深度融合,要心往一处想,不能人为地树立一堵“隔离墙”。如果墙越垒越严实、越筑越宽,就必须把砖打碎、把墙推倒。这是不愿看的后果。希望通过天工和天津二十冶两家企业的深度整合,通过这次班子的调整,能够带来团结的力量、融合的力量。企业“一把手”要把责任真正扛起来,调动一起积极因素,激发一切正能量,把中冶天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中冶集团总经理、中国中冶总裁张兆祥主持会议,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单忠立宣读任免文件。中冶天工集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