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在疫情防控大考大战中发挥了大国重器的顶梁柱作用,交出了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为充分展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以及现场如火如荼的大干场景,进一步提升中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月16日,在中冶集团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中冶天工在天津新能源项目开展“国企顶梁柱——精细出精品、策马逐春光”企业云端开放日活动。项目所在地区管委会开发建设部代表刘长稳、周辉、区住建委综合执法大队代表吴学勇、贾斌、杜文江莅临现场参加此次活动。来自中国青年报、每日新报、天津工人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发展网、中国经济新闻网、天津电台等多家主流媒体以“云端”视频方式“走进”项目,真切感受项目管控有序、安全到位的精细化管理,以及众志成城、大干快上抢抓工期的浓厚氛围。

中冶天工工程技术总院总工程师成永旭首先代表企业感谢地方政府对项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项目成为本区第一个复工复产的项目,感谢业主对中冶天工的信任和肯定,并表示,中冶天工将继续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积极稳步推进施工生产,“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力争以高品质工程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天工力量。

视频展示环节,媒体记者、政府代表跟随视频主播首先来到安全体验区,项目安全经理孟祥清首先介绍了复工以来,项目部防范疫情所做的具体工作,具体介绍了施工人员体温检测、公共区域消毒、食宿管理、行动轨迹追踪等方面内容。随后,讲解了农民工每天进行的班前安全教育,以及展示了安全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计划、特种作业证公示等安全管理资料,工人现场演示了佩戴安全带通过平衡木、重物搬运、安全帽防护等安全体验。并在活动中开展了农民工情景式安全教育,将接受教育者眼睛蒙住,主要通过“听”的方式,接受情感和理论双重教育,真正实现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媒体记者通过镜头,身临其境感受到施工现场大干的火热氛围,现场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每一环节施工工人都在紧张有序地作业。项目经理宋飞翔介绍项目概况、安全、工期、技术质量及农民工管理、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亮点,并着重讲解了目前施工部位、施工进展、人员机械投入,以及近期的工期节点目标。他表示,为了挽回因疫情不可抗力滞后的工期,项目部采取了合理有效的赶工措施,目前项目累计投入最高峰人数超过200人,力争在4月30日前完成厂房地坪和围护结构施工,8月30日前完成机电安装,确保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向推动实现项目第一时间复工复产的地方政府部门表示感谢。

项目总工刘法新表示,项目部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场地由原来的南北分块施工改为南北中三块施工,同时,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前提下,组织屋面、楼承板、零层板施工队伍同时作业,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三分之一以上,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区管委会代表表示,中冶天工项目部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疫情期间成为本区首个复工复产的项目,树立了标杆,展现了央企担当。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及各方面管控工作做的非常严格规范,祝愿天工集团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今天的活动别出心裁,通过直播介绍项目的管理亮点、展示施工现场情况、安全体验区设置情况、安全培训等内容,让我们“云端走进”项目,深入地了解项目,项目的多个亮点举措、经验做法值得广泛推广。

每日新报记者表示,新能源项目是本区第一家复工复产的项目,这与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精准施策是分不开的。今天的企业云端开放日活动形式新颖,线上看施工也能感受到现场如火如荼的大干氛围,彰显了中冶天工集团已从“暂停键”迈入了“快进键”,以真抓实干彰显央企的责任担当、以大干快上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天津电台记者表示,中冶天工集团“国企顶梁柱”云端开放日用心策划、环节顺畅,“项目云上看”形式创新。过程中,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项目云监管平台、BIM技术应用、“沉浸式”安全教育等一系列举措彰显出中冶天工集团项目施工管理的高标准、严要求。

中冶天工新能源项目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融合了天工和外方两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摸索出一套中外结合的中冶特色管理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打造精品工程的终极目标。此次开放日活动,对外全面展示中冶天工的企业文化、技术优势,精细化管理优势,彰显央企的责任与担当,筑牢企业名片。  (中冶天工  肖  倩 苏  航/文 柳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