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建筑市场这么不景气,我们崇建怎么还能有利润?根儿就在管理创效。”

说这话的叫赵亮。就在不久前,他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在赵亮担任中冶集团二十二冶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的两年间,实现了企业效益的稳定增长。2014年,正式职工只有157人的崇建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1.5亿元,较2013年翻了近一番,实现利润1819万元;2015年1~11月份,实现新签合同额13.4亿元,利润3068万元。

12月1日,赵亮向记者谈起了崇建公司的“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必须转型,不断创新、创效、创业。我们要把这‘三创’当作产业来经营,增强公司发展的新动能。”

“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序”

“你说创新很难吗?依我看,很简单。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实就是对施工工序、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序。”赵亮说。

参加工作23年来,赵亮大部分时间在做项目经理。2009年,赵亮担任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工程的项目经理。他将汽车工业最常用的质量标准“问题数”引入工程质量管理,统计出平均每个流水段质量通病的数量,并据此明确了各岗位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施工中,各分区努力探究问题及原因,将搜集到的记录形成数据库,通过优化工艺,将“问题数”一降再降。该工程获得全国首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詹天佑奖等荣誉。赵亮也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

“在技术创新上,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微创新’。”赵亮说。比如,把项目部剩余的砼制成标准板再铺路,进行装配式道路施工。此外,还有垃圾回收制砖技术、安全挑网的设计、定型周转安全防护用品设计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都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去年,崇建公司技术管理部部长徐小明的“一种悬挑脚手架锚环”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我们崇建的管理创新体现在哪儿?就是千方百计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赵亮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面对建筑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激烈的挑战,赵亮提出了坚持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外抓市场经营、内抓项目管理,物业、经营、物资3个分公司作为辅助支撑的“123”工作思路,并对项目人员进行定岗、定编、定员;在物资分公司新成立了水电管理部,在财务管理部成立了资金税务中心;对所有材料集中采购,物资集中统一调配,采取物资管理模式以及材料“五进六出”实名管理办法等,从而对财务、预算、水电、测量、钢筋、制标等涉及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实现了全过程、无缝隙的精细化、集约化管理,项目过程管理创效提高5%。

“过去,我们一个项目部需要技术、预算至少5人,财务至少2个人。这样一来,3个项目就需要21个人。实际上,项目间有些岗位,具体事务是相通的。因此,现在我们进行了集约化整合,比如你一个人管3个项目,我给你一个半项目的工资费用,这就把人的潜力挖掘出来了,项目成本也降低了。”赵亮告诉记者。他们为此成立了财务工作室和预算工作室,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负责半径100公里区域范围内所有项目的相关业务。

“那么,什么叫管理的程序化?就是企业办事的规矩。”赵亮说。目前,崇建公司已编制完成了《全面管理操作实战手册》,对实战手册实现“三化”,即先僵化式执行,后优化式创新,再固化式复制。“这样,你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达到像肯德基那样的全球管理复制模式,用于所有项目管理。”

据统计,2015年1月~11月份,崇建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共创效165409元。

“创效,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2013年9月底,我来崇建当总经理的时候,公司已经欠发职工工资2个月了。当时开职工大会我就表态:今后每月都要按时发放职工工资,要是哪个月发不出来,我就辞职。”赵亮绘声绘色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当时我们老党委书记坐在旁边,就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那意思你别把话说太满了。但是你说,我要是当总经理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我还来干嘛?”

作为建筑企业,创效首先要到市场上拿项目。赵亮由此提出了“三个50%”的营销理念:总经理50%以上精力要在市场,领导班子50%以上精力要搞市场营销,职工50%以上精力要聚焦到市场。“没有项目,管理是空谈;但有了管理,可以促进职工去找项目,也可以带来直接的效益。”赵亮说。

今年,赵亮对全体职工提出新的要求:每人每天节约创效20元,并改革了考核制度,使每个人的收入与节约创效结合起来。

“‘每人每天节约创效20元’落实到各部门就是不同的指标,完成指标就有奖励。比如项目部,你要争取多回款;人力资源部不能对外创效怎么办?你要努力为外地职工办北京市居住证。当然了,你节约了办公用品费用也计入考核。这样一来,大家自己就会想办法。”赵亮说,“你说过去办公室谁做得到‘人走灯关’?现在我给每个办公室安上电表,这个月电费比上个月少了就拿奖,结果这一个屋的人都抢着关灯。过去,我们每年办公用品费怎么也得40多万元,今年前11个月只花了两三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月~11月份,崇建公司累计节约创效达200余万元。

目前,崇建公司实行的“五统一”物资管理办法,已成为中冶集团推广的管理经验。

“物资管理‘五统一’,我们再细化到‘五进六出’”。赵亮告诉记者,“像脚手管这种周转材料,我们都是在施工时向当地供应商租用。原来是供应商把材料送进来,我们用完后自己花钱租车给送回去。脚手管的租金一米是9厘钱,再送回去运费每车800元。现在,建筑市场形势低迷,我就和供应商谈判,把每米脚手管的价格降到8.3厘~8.5厘,并约定用完后供应商自己拉走。你看成本就降下来了吧?接下来,脚手管被送进工地时,我们坚持晚上不验收,在白天由来自供应商,崇建物资分公司、预算工作室、项目部,分包商的5个人一起验收,在清点表上签字时要把身份证号码也填上,几个人再拿手机给清点过的材料拍照,一起放在预算工作室,这是‘五进’;材料运出工地时,还是在白天,原来的5个人再加上一名保安,一起签字、拍照、填表,放在项目综合部门管理,这是‘六出’。”

在这样的严细管理下,崇建公司周转材料的丢失损耗率由过去的20%,降到现在的不足5%。

此外,通过对项目工地实施属地化的餐饮招标,崇建公司平均每个项目可以降低成本四五十万元。

“你说管理能不能创效?”赵亮反问道,“其中的关键在哪儿?就是问题导向。如果一个地方老出问题,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不顺的地方,那就需要我们把它找出来,不断改进,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对共性的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并固化下来。”

“创业,就是要引领职工实现共同富裕”

“每个人都有创业潜力,但是这个潜力需要公司去引领,并提供平台进行挖掘。”赵亮说,“在我的理念里,对外找工程项目是创业,岗位成才是创业,职工发挥自己的专长提出自己的创业项目,也是创业。只要职工有想法,公司都可以提供资源帮你创业。”

目前,崇建公司70%的职工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赵亮介绍说,在公司大楼的第5层,还有几间空房间,准备拿出来租给想自主创业的职工,当作公司创宝汇或孵化器。“现在已有几个职工提出创业项目了,我们正在论证,公司可以给予资金支持,最终以房间租金的形式收回来。”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鼓励5个人。”赵亮说。上任伊始,他就向职工许下了“三个保证”,即:保证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保证职工需求不断满足、保证职工利益依法保障,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家文化。

赵亮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这有个女孩,刚来时人很内向,有的人劝我把她辞了。但我亲自找她谈话,按她的意愿让她负责公司的网络安全,并指定了师傅带她。现在怎么样?公司网络及计算机上有什么问题,她都能解决,人也变得热情、开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个企业不仅可以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还能给他们精神的力量。我对公司的每个员工都不放弃,都让他们到合适的岗位发光放热,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让他们成才。”

赵亮告诉记者,要用“五个坚持”来布局崇建公司的“十三五”,并用“建筑业+产业”保障布局。这“五个坚持”是坚持市场经营是公司全面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项目管理是公司各项工作的第一目标;坚持以效率、效益为中心和“三创”为目标的公司发展新动能;坚持职工利益为公司发展的第一根基;坚持“三严三实+企业一家亲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

“我们‘十三五’规划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市场营销达到1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利润达到3亿元;进入二十二冶集团第一梯队,成为集团拔尖的企业。”赵亮说。

据他介绍,2016年是崇建公司的“十三五”开局之年,主题是“三创”落实年;2017年是品质提升年,使企业在人才、资质、技术、管理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2018年是管理创新年;2019年是管理标准化年,将管理创新进行修改完善固化下来;2020年是全面发展之年,使各项管理制度可复制,以连锁店的形式布局全国。

“从明年开始,我们要连续5年举办5届‘三创’大赛。”赵亮说,“现在国家也提出,要增强发展的新动能。对我们企业来说,发展的新动能,就在‘三创’上。我们必须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为打造美好中冶,幸福二十二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