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桥,中国一冶集团工业炉公司砌筑工,中冶集团技术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师、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大能手冠军,拥有以吴春桥命名的武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吴春桥很平凡。1989年技校毕业的他,在一线一干就是27年;他又很不凡,在武汉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筑炉工比赛中一举夺冠,被授予“武汉市技术能手”称号;在中冶集团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中冶实久杯”砌筑工决赛中获得第三名,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4月17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央电视台合力推出的职业技能明星竞技节目“中国大能手”砌筑比赛中勇夺冠军。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能专家、湖北省首席技师、武汉市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塑造出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吴春桥。

一身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黝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对于工作,吴春桥从不满足于稀里糊涂跟着别人干,而是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技术原理和科学道理弄个明白。为此,笔记本成为他最好的“兄弟”,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记到哪儿。只要听到跟技术有关的事或者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立即记下来,回去潜心研究。近年来,他的笔记内容也有了一些变化。他说,“以前,我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控,记的大多是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内容。现在,理念、经验等占的比例更多。”

在外行人看来,砌筑活都是凭肉眼估摸,砂浆糊上,砖头垒上就行,其实不然,你来现场走一圈,看着一沓沓施工图纸上的技术参数,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才知道:原来“活”还可以这样干!瓦刀游走如庖丁解牛般酣畅淋漓:铺开砂浆、吊线找平、砌块就位、瓦刀校正、 砂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吴春桥熟练的动作让旁观者眼花缭乱,而焦炉底层砌筑竟然瞬间诞生了。

刚上班时,吴春桥一有空就拎起瓦刀,练抹灰、磨边、接缝,手指磨破渗血,裹上胶带咬牙干。看见老师傅砌得好,姿势、动作都很轻巧,他在一旁偷着学。下班回到宿舍,捧着《砌筑工工艺与实训》不放手,有些工友不解:“一个玩泥玩砖的,装什么书呆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获取了高级技师职称。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干出名堂!”这是吴春桥的心里话。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原材料,吴春桥砌筑的方案竟然都不一样。他熟练地掌握了焦炉、高炉等各种炉种、炉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练就了一套施工质量高、砌筑速度快的操作技能。他砌的炉子成了标杆。

吴春桥从未停止过自己前进的脚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技术革新和小发明更是他的强项。他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在所参与的高炉、焦炉等工程的施工中,都能结合实际情况解决技术难题。常年驻扎一线,他常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交流切磋。

高炉热风管道上半圆砌筑上,一般都是使用木制拱胎。吴春桥经过长期实践后,成功改进砌筑工艺,改为使用竹片支撑砌筑,此方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增加了经济效益。在焦炉砌筑中,他坚持单面抹灰挤浆法,有效确保了泥浆饱满度问题。在武钢6号高炉抢修工程中,吴春桥大胆提出边砌组合砖边填料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错台问题。

“靠知识武装自己,靠技能为公司奉献,做一名知识型、实干型、创新型员工。”吴春桥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正是凭着不断汲取知识的韧劲,他克服砌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在施工一线成长为一名技能专家。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解决砌筑难题30多个,创造了《焦炉干熄焦耐火材料砌筑工法》等多种先进工法,提出合理化建议50余条,开展技术革新4项,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十余万元。

去年,以吴春桥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在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过程中,着力在技术攻关型、技能传授型、服务创新型方面下功夫,涵盖包括新技术应用、工器具改良、基础设备优化、服务创新升级等多个方面内容,专业面广,实用性强,为一线员工提供了用武之地,尤其是为青年职工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创造力的学习平台,进一步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创新活力。同时,通过劳模教绝招、传技能、带高徒,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改造,由此培养创新型、知识型、技术型高技能人才,引领职工操作技能和素质双提高,并成为造就服务明星、操作能手、技术带头人的主阵地。

“工作室为年轻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员工能把创新想法在这里实现,攻克技术难题,对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使砌筑培训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吴春桥表示。

据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独创了多种基于工作现场的培训方式,营造了砌筑工作的现场氛围,如实物对照模型、复杂流程BIM演示、现场图片实物对照、DIY教学设备和样范等。

如今,吴春桥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中国一冶集团工业炉公司企业文化的传播地、劳模精神的传承地、技能技术的传授地。 (作者单位:中国一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