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荣院士

2018年11月26日,因撰写《殷瑞钰传》一书,我从内蒙古包钢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老武钢(2016年武钢与宝钢合并为宝武集团)采访张寿荣院士。

进入老武钢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9.13米的毛泽东同志雕塑,雄伟屹立。这是纪念毛主席在1958年9月13日为武钢出铁剪彩的标志性建筑。这一天是武钢人的节日。张寿荣院士也铭记着这一天。

车门打开,先下来一支拐杖,银灰色,然后很长时间没有动静。张寿荣院士在车里慢慢地挪动着自己的双脚,两只脚依次慢慢地伸出车外,确定踏实地踩在地上,他的身子才慢慢地挪出车外。他拄着拐杖的手,使劲用了一下力,慢慢地站了起来,先挪拐杖,才开始迈步。

张寿荣院士走得很慢。他个子不高,微胖,有些驼背。走过办公楼大厅,上楼梯时,他的拐杖先上一个台阶,他的双脚再依次迈上同一个台阶,一步一个台阶。拐杖很特别,在手把的上面延伸出20厘米,顶端有一个半圆形的弧,胳膊正好依靠在里面,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他的胳膊用力地撑一下……

他的这一系列动作,让我从心底里敬畏这些把工作当作全部生活的院士们。问及秘书,才知道,当时他已经91岁高龄,依然天天去上班。虽然院士已经有了退休制,但他觉得只有上班,这一天过得才有意义。

张寿荣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冶金专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担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他1928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冶金工程系。他大学毕业时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当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几乎是一片废墟。1949年9月,他怀着建设新中国的壮志,热情地投身到鞍钢恢复、重建工作之中。1957年,他调入武钢参加一期工程建设工作。在此期间,他参加审査苏联提供的高炉及配套的矿山、烧结、焦化、能源介质、运输等设计,提出不少改进意见,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建设工期。1958年9月13日,武钢1高炉顺利出铁,作为历史性的节点载入了中国钢铁工业史册,张寿荣见证了这一时刻。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引进的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一米七薄板轧机落地武钢,张寿荣尽心尽力从事一米七轧机引进技术的消化及创新工作,长期从事钢铁厂设计、建设以及生产技术工作;从事高炉冶炼过程控制、喷吹以及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武钢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凝聚着张寿荣院士的智慧和务实精神。


张寿荣院士(左)和殷瑞钰院士合影


走进张寿荣院士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的书籍堆放得如小山一样,书架上满满的书相互拥挤着。办公桌旁的窗台上放着一张醒目的24英寸照片,是张寿荣院士和殷瑞钰院士的合影。两个人端坐在桌前,神情怡然,微微的笑容里有一种宁静致远的从容,展示着两位院士心念合一的默契。我环顾了一下办公室,这是唯一的一张照片。

谈及这张照片,张寿荣院士说:“我是个不爱照相的人,但这一张照片我一直保留着。在武钢工作60多年了,办公室换了好多次,但每次我都带着这张照片,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我很好奇,便请张院士从这张照片谈谈与殷瑞钰院士的交往。他说:“这张照片是在一次学术会议后用餐时照的。它能时常提醒我,殷瑞钰是和我一样在钢铁前沿一起与时间赛跑的人。有他和我同行,我不孤单,有信心。他能激励我,不忘初心,忘我地为钢铁工作,无怨无悔,不求回报。”

听着听着,我沉默了很长时间,眼睛有些湿润。不曾想一张照片,凝结着多么浓烈的钢铁情怀啊!他们都是新中国钢铁事业的开拓者,共同的钢铁情怀,让他们一见如故、相识恨晚。


殷瑞钰院士


殷瑞钰1935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等职。他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战略研究、选择、有序推动和实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大力推动了连续铸钢技术和全连铸钢厂建设的全国性突破,推动不同容积高炉喷吹煤粉强化冶炼和棒、线材连轧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组织消化吸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张寿荣与殷瑞钰相识于1988年在武钢召开的冶金质量会议上。对于钢铁事业,张寿荣和殷瑞钰两位院士有太多共同的追求和探索。1995年后,他们接触更为紧密,他们一起在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常委会工作;一起参加中日、中德钢铁技术交流活动;共同参与中国工程院的一系列咨询活动;共同研究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近30年的合作共事,殷瑞钰院士对张寿荣院士的为人、处事、学养及崇高的品格非常敬佩。殷瑞钰院士说:“张寿荣院士一身正气、事业心强、学问精深,他的品格堪称长者风范。我为有寿荣院士这样真诚、可信赖、可学习的朋友感到庆幸和骄傲。”

他们之间亦师亦友,在钢铁工业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孜孜以求,不断有新的建树。他们经常在各种会议上探讨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每次匆忙的相遇都会有聊不完的话题,话题的内容从来都离不开钢铁。钢铁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中,让他们为了同一个梦想——“工业救国、钢铁强国”而奋斗。张寿荣院士说:“殷瑞钰是我认识的人中,很难得的不想通过学术去当官的人。”

因为互相敬重,他们成为非常默契的挚友。在张寿荣院士90岁生日之际,《张寿荣文选》出版了。文选出版前,殷瑞钰院士亲自为张寿荣院士作序。序中写道:“《张寿荣文选》这部文选既是张寿荣院士学术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几十年来武钢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钢铁工业从小到大、逐步走向钢铁强国的历史进程。这部文选的问世,对于我国钢铁业界和学术界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作为他的朋友和同事,我对这部文选的出版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在《张寿荣文选》首发式举办时,殷瑞钰院士亲自前往武钢祝贺。那时,殷瑞钰院士也已经80多岁了。

时光荏苒,两位院士都是耄耋之年了。2019年底,我采写的《殷瑞钰传》一书已经结稿。采写过程中,我深感他们对钢铁的执着依然初心不改。殷瑞钰常说:“即使到了耄耋之年,我认为也不能无所事事,不能故步自封,不能自以为是。要不断为国家工作,所研究的东西要和时代一致。学术和认知水平要有新的境界,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学术当随时代,认知当开新境。这种想法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才符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要求。”

毕生求索志不移,钢铁情怀情亦浓。张寿荣、殷瑞钰两位院士作为钢铁冶金界的资深专家,对我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战略研究,为制订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和推动钢铁工业绿色、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他们依然天天上班,经常参加学术论坛、指导项目课题、进行战略咨询,只争朝夕地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工作着,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包钢 崔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