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树立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优主业 促进公司和谐快速协调发展
    发布日期:2009-01-20
树立科学发展观 做强做优主业 促进公司和谐快速协调发展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议交流材料
一、中冶沈勘基本情况
(一)概况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沈勘”)于2004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人民币,现有员工400余人。是由原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沈阳勘察研究总院改制组建,国有资产控股的科技型企业。
(二)业务范围
自五十年代起,业务范围覆盖冶金、建筑、石油、化工、电力、煤炭、交通和城建等诸多行业,既参加了新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的恢复改造和建设工程,又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大型工程基本建设工程。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提供过专业服务,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设计、地质灾害评价、地质灾害治理、物探、测试、工程技术咨询、岩土工程(含尾矿工程)设计与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爆破与拆除工程、特种专业工程设计、特种专业工程施工、技术研发、科技交流。
二、中冶沈勘的主业现状及持续发展能力
(一)、立足现有市场,延伸拓展新领域,做强做优国内主业市场,积极推进国际市场开发
1.重返鞍钢市场。自2007年,经公司主要领导积极与鞍钢协调、沟通,重新打进了鞍钢市场,拿到了鞍钢几个桩基础施工的项目,为沈勘重返鞍钢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开发国际市场。集自我努力和集团优势并举,积极响应集团“走出去”的战略决策,公司先后在柬埔寨、越南、毛里塔尼亚、朝鲜顺利完成了几个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项目,为更多更好走出国门承包国际工程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长远看,国内的建筑市场不能一直看好,国内建筑市场的价格偏低,材料价格上扬,恶性竞争强烈,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因此开发国外市场也是审时度势、未雨绸缪,避免国内市场萎缩时,我们受到冲击。
根据柬埔寨的投资形势和没有土工、水文试验室的情况,公司在柬埔寨建立了土工和水文试验室,该试验室目前是柬埔寨国内唯一的一个土工试验室。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在柬国的服务范围。
3.整合资源、广纳人才、拓宽服务范围。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公司申请并办理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为进一步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我们抓住了沈阳利用水源热泵供暖的有利时机,在水源热泵勘察、凿井、水资源论证工程中有一定收获。在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治理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势头,新签合同和洽谈项目都有增长趋势。公司十分重视研究有关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由于海城尾矿库、襄汾尾矿库相继发生垮坝灾害,造成多人伤亡的严重事故。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尾矿库运行管理的整治力度,要求对现行尾矿库进行安全性评估,并且每3年进行1次。仅辽宁省就有大小尾矿库1000余座。尾矿库进行安全性评估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我公司在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方面有人才上的优势,有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国家级专家。公司深知人才对公司长足发展的重要性,近2年,公司又引进和吸纳20余人做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方面的人才储备,同时投资400万余元引进和采购设备及相关计算机软件。目前,我公司已对30余座尾矿库进行了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占辽宁省已评价尾矿库的70%。日前,又有10余家企业与我公司洽谈或签订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意向。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评价又带来了尾矿库相关的的监测和治理的实施。公司在继续扩大辽宁省尾矿库工程勘察、稳定性分析评价、监测、治理项目的市场。地质灾害查证是我公司新开发的服务项目,为开发该项目,公司抽调20余人请专家和大学教师给予培训,培养了一批地质灾害查证方面的专业人才。今年,在鞍山地区地质灾害重点查证项目政府招标中,我公司凭借技术和方案的优势以600万元的价格一举中标。在工程测量方面,公司积极选派员工参加辽宁省测绘局组织的土地调查资格培训,已有12人取得土地调查岗位资格。目前,公司已获得包括凌海市在内的3家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尚有2家正在积极洽谈中。公司还将陆续选派员工接受土地调查资格培训,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做人才准备。
(二)持续发展能力
中冶沈勘在沈阳市同行业的市场份额比较上,近几年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每年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沈阳市的50%以上,沈阳市同类资质的单位共有八家,从目前的企业规模、设备能力、人员组成、合同总额,沈勘都处于龙头地位,但沈勘目前的区域布局大多还限于国内,国外的项目从2005年才有几个,受专业面限制,工程的合同额度相对较小。
在未来开拓市场的定位上,沈勘立足省内、市内的市场,放眼省外、海外市场。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市场前景好,能够发挥我们优势的区域,具体的讲就是强化沈阳市的大项目市场,巩固及拓展省内的大连、鞍山、本溪、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城市的市场,扩大北京、上海、宁波、深圳等分公司的业务。谨慎而稳步的推进柬埔寨的几个项目,不断开拓海外的市场。公司主要领导带头,千方百计拓展经营市场。仅鞍山市,较2007年可增加产值4000余万元。
(三)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家和万事兴,公司深知和谐的重要,营造和谐氛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用待遇留住人才,又要用感情留住人才。近2年,公司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水平,使职工收入以年20%的幅度递增,此举使职工队伍得到了稳定。同时对应往届大学生、研究生形成了吸引力,近年来,毕业生招聘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许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到公司应聘,为公司创新发展做好了人才准备。在不断提高职工待遇的同时,公司适时出台促进员工创新发展的政策和规定,积极创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和谐环境。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大的发挥。公司呈现出人心积极向上的友好氛围。
三、创建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公司技术管理水平
(一)完善工程项目过程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为保证生产经营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公司积极发挥调控和服务两大职能,建立健全强有效的各项工程保障体系。
1.把项目评估和论证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公司坚持实行项目评估制、工程内部竞标制和项目经理责任制。同时加强项目论证、项目决策、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合同管理、任务分配、人力调配、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程预结算、收费等整个流程的调配和监管力度。通过项目评估,明确项目经营目标,解决好项目盈利和盈利多少的问题。
为进一步实现项目科学管理,公司修订并完善了《单项工程项目的运行程序与审批》、《单项工程管理办法》、《关于超额完成指标、认真执行质量、安全和运行程序与审批规定的奖励办法》、《关于违反质量、安全及运行程序与审批的处罚规定》、《自揽工程的管理办法》、《外委分包与设备租赁的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这些规定的修订和实施,使项目管理有规可依,有据可查,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把成本控制,增收节支降本增效,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加强市场经营、工程管理、财务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统筹配置人力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控制生产流程和组织施工进度,保证了有限的人力资源有效使用。
生产部门继续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继续贯彻“全员找市场”的经营指导方针,明确责、权、利,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强化全面工程成本管理和收费工作,继续推行精细化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资料归档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加强工程预结算和工程质量监督。针对工程项目结算不及时的问题,定期开展召开各专业结算工作会议和生产工作会议,逐项落实工程结算情况,派专人深入到基层各生产处室逐个落实工程结算项目。工程项目实行了项目跟踪管理,对于中大型工程项目进行了工程项目的目标管理和考核,按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与党群工作部、工会等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和调研,重点工程进行多次检查和考核,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3.把加强劳务分包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公司在大型项目施工中,把劳务分包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严审分包队伍各种证件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分承包合同;禁止使用无资质、低资质、低素质的分包队伍,杜绝整体分包。因此有效控制了因分包队伍出问题,责任和损失全由企业承担,造成项目亏损的现象。避免对分包队伍重包轻管、以包代管,防止分包队伍砸公司牌子,损害公司信誉事件的发生。
4.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根据公司的安全工作重点,调整了以董事长为组长、副总经理和各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安全形势、查找安全隐患,在原有的安全规章制度基础上,修订近各项规章制度,使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和全面。
重点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并对文明生产、安全用具、劳动保险、劳动保护使用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隐患,进行了现场整改或发出整改通知书。
(二)、营造技术创新环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在积极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截止今年10月份,公司已投入研发经费165万元。在地理信息系统特别是三维可视系统,拓展多道瞬态瑞利波测试技术,
完善新的土工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全部土工试验测试数据采集自动化,完善动三轴试验的技术管理和工作支撑平台,引进国内通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软件的力度,特别是岩土工程数值计算软件,以提高我公司解决深大基坑、高边坡、特殊地基及基础、水文地质、地震作用等复杂工程勘察及岩土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水源热泵技术中地下水开采的研究,提高地质灾害评估及安全评估的水平,扩充和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加大了研发投入。同时鼓励职工搞发明创造,出版论文。为职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搭建平台。
中冶沈勘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各项经济指标大幅提升,企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积极延伸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强做大做优国内主业市场,积极开发国际市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面、快速、和谐发展。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08.11.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