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中冶宝钢技术第二检修分公司成功承揽了宝钢二烧结综合节能改造(Ⅱ标段)项目中的环冷机改造工程。

宝钢二烧结综合节能改造项目是响应建设环保型钢铁企业的要求,加强环境保护、造福炼铁区域的“绿色工程”,该项目完工后,每年可多生产烧结矿3.5万吨,年节电71万千瓦时,烧结环冷及成品区域的环境将明显改善。此次改造施工工期紧、改造工程量大堪称历史之最!主要工作量包括轨道梁以上及75台环冷台车和相关设备更换、新增3个排气筒及1套余热回收装置、环冷机给矿部改造等,上述三大改造涉及设备拆除总量近1047吨、安装总量达1200吨,停机改造工期仅25天。

第二检修公司以此次环冷改造为契机和载体,号召全体参战员工,尤其是党员同志,要立足岗位讲贡献,扎实推进“四强四优”党组织建设活动,以推动施工生产各项管理上台阶,达到带队伍、创业绩、树品牌的目标。

精心准备、严阵以待,一切为了宝钢生产

宝钢股份炼铁厂2#烧结机460m2鼓风式环冷机自1991年运行已近20年,因设备磨损致使漏风、跑偏现象严重,导致烧结矿冷却效果差。本次改造主要是针对台车磨损老化、钢结构腐蚀严重、旋转精度差等问题进行改造,对环冷机及其相关设备和环冷给矿部两大部分进行改造施工。

烧结矿与球团矿每吨差价达100元,烧结机停产一天,高炉每天原料消耗将增加成本250万。一切为了生产,一心为宝钢创造最大的生产效益,确保烧结机生产停机时间,第二检修公司想生产所想、急业主所急,针对施工特点,采取停机前、停机中、开机后三阶段施工的作业方案,以此提升本次技改工程的作业效率。停机前主要项目有余热回收水管管道架空敷设1000米及总重达200吨的3个排气筒及其框架安装;停机中,对环冷机轨道梁以上部分进行拆除、安装,包括给矿部直通溜槽、75台台车、25只门型罩等设备拆除、安装;开机后,再对不影响生产的3个排气筒框架及爬梯等相关附属设备进行安装,包括管道等保温。

停机前,第二检修分公司一是积极做好工序、方案准备。多次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认真研讨和制定方案,从人力、机具、备件、现场管理等方面一一落实、责任到人,并制订了《环冷机改造管理手册》,将停机25天的进度和计划细化到小时。二是做好安全、技术准备。认真组织对班组长、工段长、作业长进行技术交底,反复明确每天作业的内容、时间和节点,以及机具材料到位情况,以确保本次改造万无一失。三是做好新旧设备搭接准备。因环冷机改造项目从立项到开始施工作业时间短,造成图纸到位慢、设备进场拖、新旧搭接修配改多等诸多不利因素。施工人员主动放弃国庆节假日积极拼抢施工进度。从10月4日开始,第二检修分公司每日投入200人主攻余热回收供水管项目,刷漆防腐、支架制作、管道拼装、对口焊接……组织有序、忙而不乱,施工班组间比进度、赛质量,现场掀起一片大干热潮。不停机施工项目面临着恶劣的作业环境,噪音刺耳、粉尘弥漫。尤其是排气筒安装,更需面对最高达100多度的热浪,靠近给矿部1#排气筒更是高达三、四百度,热浪袭面而来,都喘不气过来,作业人员的头发不慎被热浪屡屡烧焦,踩在人字顶棚上鞋底都能被烤化。后墙不倒,节点必保。面对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困难,承担环冷改造的二检炼铁队没有退缩,积极想办法、渡难关,采取增加作业隔离平台、悬挂隔热棉、穿戴隔热帽、围挂安全缆绳降低环境危险源危害,应对热浪采取轮流换班战术,并积极利用生产调整停机时间来避开热浪,穿插夜战。上下同欲、众志成城。正是依靠这种不屈的斗志、高昂的士气,第二检修分公司扎实稳步拉开宝钢2#烧结环冷机改造序幕。

吹响集结号,“三保一创”铸丰碑

2010年11月2日,第二检修分公司吹响了“决战25天,建宝钢满意精品工程”的集结号,进入为期25天的停机改造阶段。号召全体参战员工以积极主动的主人翁精神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投入到25天的战斗中去,并成立了两支青年突击队,深入开展以“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创一流”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圆满实现事故为零、质量异议为零的目标。

停机当日,各施工班组如猛虎下山,按照事前计划各自为战,台车及门型罩拆除安装、侧轨拆除安装、轨道梁及密封支座拆除安装等一个个施工节点势如破竹,尤其是台车拆除中,技术人员对吊车荷载、作业半径、拆吊时间等经过认真分析计算,临阵变法,改变原定的“两台下线、三点作业”的施工方案,采取了“三台下线、一点吊装”的方案,避免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作业效率。为避开白天作业高峰的交叉作业,施工班组主动请缨夜战,啃下第一块硬骨头,最终比计划提前1天完成台车下线任务,为后续项目开工创造了条件。11月7日,在接下来的密封支座安装中,因设计中未考虑到环冷机框架基础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安装测量过程中发现固定密封支座、轨道梁标高误差最大达6厘米。密封支座垫板调整量大,并使其与支撑梁间形成间隙造成漏风,必须用带钢进行连接焊接,仅此将增加焊缝600米,无疑给紧张的人力、工期又带来新的压力!给矿部直通溜槽是烧结机排料与环冷机受料的咽喉部位,该溜槽重达80吨。因作业空间狭小,无法使用吊装机械,拆卸时需解体为三部分,再依靠人力用10吨倒链进行“空间接力”,作业人员拆除、安装劳动强度大,其进度而且还直接制约着下道工序环冷给矿部台车及曲轨的施工工期。经过3个班组、近10天的拼抢,给矿部溜槽终于顺利更换完成,将环冷机内外圈相干扰工序环节顺利打通,环冷台车于11月22日下午6时顺利实现试运转。

从2010年11月23日开始,新环冷机此时犹如欲破壳而出的小鸡,仍需奋力一搏击破蛋壳,否则胎死腹中、前功尽弃。大量的“尾巴”工程,如大侧板安装、小侧板安装、固定密封及转动密封安装、台车框架连接焊接等,需要大量的人力集中会战。二检内部积极挖潜,迅速从其它检修队集结人力100余名,扫尾施工总人力达260人,集中对开机前项目开展歼灭战。经过36小时,于25日17时30分顺利交付生产开始联动试车,26日1时30分,环冷机热负荷试车实现一次成功。

小处着手,安全实现零事故

环冷机改造面临“备件多、用电多、吊装多、人员多、高空交叉作业多、施工作业面小、施工总平面小”等“五多两小”的安全隐患管控难题。二检按照“层级把控、区域防守”的安全管控原则,要求各级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要严防死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防区均要从小处着眼、细微之处入手,杜绝习惯性违章,警醒员工的麻痹、侥幸心理,构建安全红色警戒。

开工前,加强施工人员入场教育,做到“三不伤害”承诺;开工过程中,要求工段长、作业长每日加强班前5分钟讲话,针对当日作业内容,开展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入口设立安全告知栏,加强对外来人员的安全管控;严格做到设备拆除后孔洞的硬防护;临边、高处作业系挂安全带;氧、乙炔作业做到每瓶一帽、一扳手;电焊机作业等用电设备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其次,加大安全专项费用的投入。本次改造中,购买安全提拉器6只、安全缆绳1000米、安全网20张、耳塞600只、防风镜400只、灭火器60只、电源箱30只、电焊机保护器20只等。

构建安全巡检机制,确保各项安措落实、监管到位。在环冷机改造中,设立专职安全员,每日加强旁站监督,认真巡视班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坚决杜绝在安全措施方面执行不力、落实不严的情况出现,有效遏制员工的习惯性违章。各级加强联合巡检,与宝钢炼铁厂团委举行“青安岗”共建检查、与炼铁厂安环组建联合巡检队,加强对现场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打造人人保安全的氛围。

舍小家、顾大家,党员同志一面旗

环冷改造期间,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一面旗的作用,身先士卒,带领着广大员工主动放弃休息,积极投身每日长达12小时的环冷改造会战当中。党员心中只有责任,广大员工也毫无怨言,以施工节点目标为己任,在长达2个月的施工中,放弃与家人共聚,常常拖着疲惫的身躯深夜回家、倒床就睡;一大早,便又急匆匆地赶赴施工现场。停机改造期间,炼铁队施工副队长李飞家人病重,三电作业区两名班组长喜得千金,他们顾不得家人的埋怨,顾不得妻子的嗔怨,积极投身工作一线;公司劳模、生产管理主管郜智慧,每日工作至深夜,对当日工序节点进行把控、对次日工序进行人机材的准备安排;安全员陈月军,紧紧钉在作业现场,加强安全协调和监管,有施工作业的地方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炼铁队队长高首荣20个昼夜吃住在现场……心连心、手拉手,黄土也能变成金,正是二检员工上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及舍小家顾大家的团队意识,使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达到空前,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宝钢二烧结环冷机改造的曙光,迎来了25天大决战的胜利。 (刘国斌)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