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打造协调统一的企业文化软实力
    发布日期:2011-03-15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推行生产的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挥自己的手,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7页)。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以至员工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 目标为先,明确企业文化建塑方向。
制定目标,是人们在接受一项任务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目标给人指明了方向,好的目标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前进的动力。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为先,品牌铺路,才能使发展有所依。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推广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溶于全体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带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CI导入;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如厂庆、升旗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球赛、文艺汇演、邮展书画展等等。活动必不可少,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不可少,至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则是需要提倡的,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比得上,效仿有型;另一个关键在于,所确立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信守的诺言、制定的制度,领导者必须带头严格遵守,身教胜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为蹊”。如此才能得到员工的敬佩和支持,才能使企业文化顺利推行。
二、理念为魂,塑造企业文化建塑行动指南。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精神是工作的动力,理念灌输、理念认同是企业文化建塑的有效途径,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塑的认同。
一是依托三种平台,强势宣贯。会议宣传、看板宣传、稿件宣传是企业惯用的三种方式,周一早会的宣传,各类会议不能成为简单的传达和说教,而应该旁征博引,用“小故事”来揭示大道理,避免简单枯燥。看板宣传,就是直观的分阶段的重点宣传,形式任务教育、世博专题、安全100等宣传,还有各种管理理念的宣传,如机械修理厂支部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的执行理念”;“上班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安全理念;“用望远镜看市场的变化,用显微镜看自己的不足,用放大镜看对手的竞争优势”的市场理念等通过宣传就能在员工的心中扎根,达到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视觉听觉冲击,使每一名员工都能了解公司和本单位的愿景及其内涵,让理念树起来、歌曲唱起来、旗帜飘起来、标识用起来。
二是借助载体,有力深入。印制《企业文化理念宣传手册》,将企业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公司奋斗目标等集中印在一起,分发到员工手中,让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掌握熟悉企业文化理念和知识。在全公司开展以季度为时间界限的精细化管理战役,相关部门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分场合,抽考、抽查等形式,进班组、到作业区,就员工对企业精神等相关理念的认知率进行考核、检验,以验证宣贯的效果。 三是整合系统,规范标识。按照建设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标准,科学筹划不断更新图板内容,按照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标准,规范了管理理念、学习型企业、岗位规程、标准化工序流程等宣传图板。形成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良好的宣贯效果。 三、安全为要,提供企业文化建塑可靠保障。
安全生产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安全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培养安全意识。首先,强化公司安全理念教育,使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员工行为规范以及公司安全格言等一系列安全文化标识标志等,尽快的让职工接受、认同,把职工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上来。其次,坚持开展安全仪式,班前齐诵员工训导词和安全宣誓等,使安全理念内化成员工的行动;深入学习、灵活运用安全管理法要;第三,完善各岗位的操作和行为标准,建立健全清晰明确的安全责任制,以岗位为源头,以现场为重点,以考核为关键,建立健全安全闭合管理,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系统思考、动态达标、信息化管理的三大安全管理武器,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管防结合、标本兼治,消除深层次安全隐患,培养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深入现场,关键阶段、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到现场指导,确保安全生产。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走动式要求、路线、重点、岗位、双向签字、分析、评价、考核等环节,由静态管理变成走动式动态管理,常规检查变成了“突然袭击”。坚持做好“安全巡视进记录”,日清日毕、日清日高。
三是抓好教育载体。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中,各单位注重找准切入点,运用新载体,使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出新。
四、制度为本,完善企业文化建塑保障机制。 制度是基础,机制是保证。在企业文化建塑中,我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企业文化建塑机制,靠机制理顺关系,靠机制管事情。
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塑动力机制。各单位根据总体目标,对关键过程、工作流程、管理重点和控制目的,制订出详细的目标和较为完善的岗位职责、标准,明确员工岗位工作要求,增强员工工作的动力和信心。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精细化管理规则,完善标准,使各项工作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标准,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考核。
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激励奖惩机制。制定出台各项管理措施。强化劳动纪律---提出了迟到、早退、班中串岗、脱岗等多种岗位禁忌;规范企业文化礼仪—行为举止,电话接听,外出信息沟通等。 五、行动如帆,创建企业文化精品基地。 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企业企业,没有了人,就成了止业。中冶宝钢技术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中冶集团的MCC标志、公司的核心理念、中冶重机的品牌标志、《奉献辉煌》的中冶歌,同时富有代表的“钢渣文化、落锤文化、炉窑文化、检修文化、罐车文化”一直引领着中冶人的行动和规范,其中标准化的推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标志,是中冶宝钢技术管理的风帆。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差异。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中冶宝钢技术始终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从安全到生产,环环相扣,毫不松懈。从厂房的洁净到工器具的摆放、从工具箱的颜色到标识的统一、从三室的标化到展板的布置、从员工的着装到作业流程,无一不透露着公司对标准化作业的高标准严要求,无一不透露出公司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用心与执着。 古语说:“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习惯。真的企业文化不是一句话,一个口号,而是员工的一个目标。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成功=5%战略+95%执行力。成功的企业文化,正是落实了战略与执行力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企业与人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企业文化的发展模式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与探索,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助推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中冶宝钢技术 孙嘉) ②
二、理念为魂,塑造企业文化建塑行动指南。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精神是工作的动力,理念灌输、理念认同是企业文化建塑的有效途径,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塑的认同。
一是依托三种平台,强势宣贯。会议宣传、看板宣传、稿件宣传是企业惯用的三种方式,周一早会的宣传,各类会议不能成为简单的传达和说教,而应该旁征博引,用“小故事”来揭示大道理,避免简单枯燥。看板宣传,就是直观的分阶段的重点宣传,形式任务教育、世博专题、安全100等宣传,还有各种管理理念的宣传,如机械修理厂支部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的执行理念”;“上班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安全理念;“用望远镜看市场的变化,用显微镜看自己的不足,用放大镜看对手的竞争优势”的市场理念等通过宣传就能在员工的心中扎根,达到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视觉听觉冲击,使每一名员工都能了解公司和本单位的愿景及其内涵,让理念树起来、歌曲唱起来、旗帜飘起来、标识用起来。
二是借助载体,有力深入。印制《企业文化理念宣传手册》,将企业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公司奋斗目标等集中印在一起,分发到员工手中,让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掌握熟悉企业文化理念和知识。在全公司开展以季度为时间界限的精细化管理战役,相关部门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分场合,抽考、抽查等形式,进班组、到作业区,就员工对企业精神等相关理念的认知率进行考核、检验,以验证宣贯的效果。 三是整合系统,规范标识。按照建设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标准,科学筹划不断更新图板内容,按照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标准,规范了管理理念、学习型企业、岗位规程、标准化工序流程等宣传图板。形成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良好的宣贯效果。 三、安全为要,提供企业文化建塑可靠保障。
安全生产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安全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培养安全意识。首先,强化公司安全理念教育,使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员工行为规范以及公司安全格言等一系列安全文化标识标志等,尽快的让职工接受、认同,把职工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上来。其次,坚持开展安全仪式,班前齐诵员工训导词和安全宣誓等,使安全理念内化成员工的行动;深入学习、灵活运用安全管理法要;第三,完善各岗位的操作和行为标准,建立健全清晰明确的安全责任制,以岗位为源头,以现场为重点,以考核为关键,建立健全安全闭合管理,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系统思考、动态达标、信息化管理的三大安全管理武器,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管防结合、标本兼治,消除深层次安全隐患,培养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深入现场,关键阶段、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到现场指导,确保安全生产。各级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考核,走动式要求、路线、重点、岗位、双向签字、分析、评价、考核等环节,由静态管理变成走动式动态管理,常规检查变成了“突然袭击”。坚持做好“安全巡视进记录”,日清日毕、日清日高。
三是抓好教育载体。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中,各单位注重找准切入点,运用新载体,使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出新。
四、制度为本,完善企业文化建塑保障机制。 制度是基础,机制是保证。在企业文化建塑中,我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企业文化建塑机制,靠机制理顺关系,靠机制管事情。
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塑动力机制。各单位根据总体目标,对关键过程、工作流程、管理重点和控制目的,制订出详细的目标和较为完善的岗位职责、标准,明确员工岗位工作要求,增强员工工作的动力和信心。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精细化管理规则,完善标准,使各项工作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标准,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考核。
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激励奖惩机制。制定出台各项管理措施。强化劳动纪律---提出了迟到、早退、班中串岗、脱岗等多种岗位禁忌;规范企业文化礼仪—行为举止,电话接听,外出信息沟通等。 五、行动如帆,创建企业文化精品基地。 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企业企业,没有了人,就成了止业。中冶宝钢技术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中冶集团的MCC标志、公司的核心理念、中冶重机的品牌标志、《奉献辉煌》的中冶歌,同时富有代表的“钢渣文化、落锤文化、炉窑文化、检修文化、罐车文化”一直引领着中冶人的行动和规范,其中标准化的推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标志,是中冶宝钢技术管理的风帆。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差异。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中冶宝钢技术始终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从安全到生产,环环相扣,毫不松懈。从厂房的洁净到工器具的摆放、从工具箱的颜色到标识的统一、从三室的标化到展板的布置、从员工的着装到作业流程,无一不透露着公司对标准化作业的高标准严要求,无一不透露出公司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用心与执着。 古语说:“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习惯。真的企业文化不是一句话,一个口号,而是员工的一个目标。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成功=5%战略+95%执行力。成功的企业文化,正是落实了战略与执行力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企业与人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企业文化的发展模式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与探索,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助推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中冶宝钢技术 孙嘉)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