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吴溪淳: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将在六方面出现新变化
    发布日期:2009-10-27
吴溪淳: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将在六方面出现新变化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时指出,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钢铁业是受冲击较为严重的产业之一。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增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量新建项目集中启动使中国国内建筑用钢的消费出现超常增长,增加了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吴溪淳强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解决中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中国国务院于2009年2月份制定并公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今后几年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出现新变化:
1.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中国钢铁工业将以扩大内需为主,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提高的要求和汽车、造船、家电等产业振兴产品升级的需要以及重大工程建筑对钢铁产品的新要求。加快技术进步和钢铁产品品种质量的优化升级。
2.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优化直接出口,扩大间接出口,中国钢铁产品直接和间接出口占钢生产量的比例将比前两年有明显降低。
中国在2007年和2008年直接出口钢材较多,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钢材市场价格因供不应求一直上升,中国出口钢材在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的情况下出口售价仍然高于国内售价。
3.中国钢铁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将随着新增先进产能的增加和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竞争激烈而加快。
4.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将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地方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而加快步伐。
5.中国钢铁企业与国内外铁矿和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及与下游钢材用户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6.中国钢铁企业在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将出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