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冶集团知识产权工作紧紧围绕争做全球最大最强最优冶金工程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的顶层设计和打造“四梁八柱”业务升级版,大力加强专利布局与核心技术保护,积极申报中国专利奖。近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中,经中冶集团推荐的发明专利“一种环冷机台车”喜获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中冶集团在中国专利金奖上的零的突破。

中国专利奖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授予的国家层面的专利奖励,每年评选一次,今年仅评出中国专利金奖20项,此次获得金奖实属不易。本次中冶集团不仅获得1项金奖,还获得了5项优秀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1.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一种环冷机台车”,发明人为中冶长天的高德亮、戴传德、刘相佩;

2.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共5项:

(1)“一种高炉热态维修用低回弹率喷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人为中冶建研院的张金艳、李洪会、刘兴平、范咏莲、周云鹏;

(2)“从生产多晶硅所产生的尾气中回收氢气的方法”,发明人为中国恩菲的沈祖祥、严大洲、汤传斌、肖荣晖、毋克力;

(3)“热轧高强钢矫直平整工艺”,发明人为中冶南方的丁文红、安甲乙;

(4)“一种可控制多段燃烧的焦炉加热方法”,发明人为中冶焦耐的张长青、杨俊峰、马小波;

(5)“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分体高空对接安装方法”,发明人为中国十七冶集团的徐惠、仝茂祥。

中冶集团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要向获奖人员学习,继续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大力开展“双创”活动,积极争当“创客”,为中冶集团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动能。  (中冶集团 刘作信 胡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