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起飞之路
    发布日期:2015-01-09
□卞正庭
从高新区沿机场快速路出发就要到达南海公园,只见一座线条流畅、充满活力和现代化气息的包头飞机场新候机楼以及楼前那恰似巨大的展翅欲飞的大鹏高架桥跃入人们的眼帘。那就是中国二冶集团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启动包头社会经济发展的——
起飞之路
早在2008年底,时任包头市市长的呼尔查在包头飞机场扩建专项会议上指出,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必须抓住机遇,强力推进,构建起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在包头机场改扩建工程中,中国二冶集团呼市分公司承担了高架桥工程的建设任务。 作为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2010年5月 日,包头机场高架桥工程建设在包头二里半南海海畔破土动工,一项关系包头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就此拉开了序幕。全力以赴 担当重任
这是一项包头市对外的重要窗口工程,更是一项彰显二冶人全力以赴担当重任的形象工程。 包头机场高架桥是航站楼前进出港道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旅客沿着高架桥从二层航站楼离港起飞的通道。本工程分为主桥、引桥和引道。主桥与航站楼二层平台相接,标准宽团结拼搏 克难攻关
这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施工任务,更是一项凝聚建智慧结晶的重点工程。 作为包头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国二冶集团非常重视此项工程的建设,责成呼市分公司组成项目部并调集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开始施工。心系鹿城 助力起飞
“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科学发展,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为包头社会经济发展助力起飞”成为激励项目部全体参战人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后,机械到位、材料进场、工地数百面鲜艳的“中国二冶”旗帜迎风飞扬,机械的轰鸣声在工地间回响,这里已不再区分白天夜晚,见到的只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和工程大干的景象。项目经理孙广明身肩重任认真负责,每天吃住在现场,施工现场一有困难,他就立即组织人员及时协调解决。一次在工地指挥施工时不慎踩到了钢筋上把腿扎伤了,为了工程施工进度,他到医院包扎后又一瘸一拐奔波在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郭晓刚注重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严格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技术质量规范来施工,一心扑在工作上,自工程开工以来,一直没有回过锡盟的家,家里人打来电话询问,他只是说等工程完工后,再回去看望父母。“累并快乐着。”这是刘新青和同事的一句自嘲,但也是实情。2014年5月,刘新青应集团公司安排来到包头机场高架桥工程项目部,作为一名现场安全员,他的大多数时间都与同事们一起“耗”在了工地上,连周末休息的机会也没有,他肩负起管理现场安全的重任,每天扑到现场第一线,严格管理现场安全,为机场工程的安全保驾护航。正是因为刘新青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管理,包头机场工程安全事故为零。工程部部长甄永明同志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勇挑重担,研究图纸,编制和优化施工要点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窝工和返工,他还主动到施工生产第一线,在现场尽职尽责地解决实际难题。他们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全体施工人员,使得按期优质高效完成工程任务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