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提案大户孙惠勇
    发布日期:2014-09-26
□汤 晖
拿着几份与采访相关的资料及一本笔记,语速适中,思路清晰,儒雅温文,细致严谨。这是孙惠勇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孙惠勇何许人也?他乃武汉市、青山区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派人士,亦是中国一冶农工民主党派总支主任,在青山区政协组织里,具有市、区政协委员双重身份的仅为个位数。
参政“红人”议政勤
政协委员应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运用各种形式反映社情民意。因此,孙惠勇在政协活动中积极建言献策而小有名气,中国政协新闻网、人民政协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媒体都报道过孙惠勇。
今年1月,武汉市召开政协大会。市政协从600余名政协委员中推选50余名委员参加与市长唐良智的座谈会,孙惠勇荣列其中,就改革发展、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向市长建言。
孙惠勇谈论的是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治理雾霾?如何规模化进行减排?”他建议采用创新技术治理汽车尾气达到防治雾霾的效果。他谈到武汉市某企业已经研究出经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创新技术,可有效解决尾气问题,建议尽快组织对该技术的认定工作,并给予政策支持,让创新技术形成社会生产力。唐良智当场承诺,让交委安排这项创新技术的采用事宜。
有见地的谈吐以及审慎科学的建议,使孙惠勇引起诸多媒体的关注。2014年1月,孙惠勇受邀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了武汉电视一台的“一诺千金”栏目,这是孙惠勇第二次参加该节目。两次访谈,孙惠勇分别谈到了“建筑工地夜间噪音扰民”和雾霾治理问题。
提案大户履职责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是参政议政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为了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和建言献策的质量,孙惠勇在提案的递交背后做了大量详实的功课。
2011年孙惠勇担任武汉市政协委员后,每年平均递交10份政协提案。在今年递交的12份提案中,内容有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有条件放宽渣土车白天上路、创新电梯安全监管模式、夜间施工噪音污染管理、采用创新技术治理尾气达到规模化减排的建议等。
今年2月18日,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石大鸿率相关人员到中国一冶走访慰问政协委员,并为孙惠勇送来“优秀提案”的证书。在与一冶有关领导的交谈中,石大鸿肯定了一冶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发挥的有效作用,点赞孙惠勇是“提案大户”。
2012年,孙惠勇被湖北省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当时武汉市仅有16人获此殊荣。孙惠勇说,提案能促进法规的完善,形成长效治理的机制。2011年,他在提案中呼吁对政治协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规程。2014年1月,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政协对话会上首次谈论政治机制的建设问题,武汉市委准备建立政治协商规程,这意味着政治协商进入一个更加规范的平台。孙惠勇说,“这是武汉市在政治协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政协委员知情权、参政面更多更广,市政府的担子与责任也更重,更能提高各项决策的客观性。”
调研细致思考深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孙惠勇非常重视提案递交前的调研工作。
在雾霾治理的提案中,孙惠勇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工作。他了解到武汉市有15000辆“油改气”出租车,以及140000辆黄标车,这些车辆尾气排放均不合格,原因是尾气净化器的标配落后。他提议,目前武汉有企业研发出尾气净化设备,希望能在全市推广;并建议“北京市规定,黄标车不得在六环以内行驶。目前武汉市黄标车仅在一环内限行,应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在三环内限行。”施工噪音扰民已成为城管工作的短板。针对此事,2013年夏季,孙惠勇与政协委员们调研青山区工地。在青山区环保局了解检测工作,并建议在施工前组织施工负责人,学习推广各地的科学先进的做法,共同探讨制定可操作办法,建立激励与奖惩机制,加强现场执法力度。区环保局采纳了此建议。孙惠勇说,这种管理方式也是移植了企业管理的方法。
企业培养树形象
孙惠勇递交提案是先经详实的调研和深入细致的思考后,再提出解决办法。这种思维与行为模式,得益于常年在国企工作养成的习惯。他说“是企业培养了我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了个人行为处事的综合素质。”
说到成为“提案大户”的原因,孙惠勇谈到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区、市两级政协组织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学习和调研的平台,对委员的参政议政有很大帮助;二是作为中国一冶建安公司一名技术管理人员,一冶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孙惠勇从中获益匪浅。公司对他参与政协工作也给与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在参加政协活动时,他“有自豪感,有底气,不怯场。”“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但在政治平台上发出声音时,一定是代表企业的。因为我最终的身份是‘中国一冶人’。”
孙惠勇认为,“企业不因经济规模体量而缩减政治影响力,”参与政协活动以及媒体的报道,对外提升了中国一冶的企业形象,展示了企业业绩和文化,对提高政治影响力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中国一冶集团)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