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名38军的战士,“万岁军”的军歌常在耳畔回响,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借用一句小品的台词“我骄傲”,我骄傲曾经是38军的一名战士;我骄傲曾在这英雄部队服役四年;我骄傲也怀念在部队与战友摸爬滚打训练和生活过的岁月。

那时的军装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在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从一个刚入伍的小兵到排、连、团、师、军、军区司令,解放军曾经全部如此打扮, 官兵的唯一区别就是军服上衣的口袋,军官四个,士兵两个。连长和司令的差别也只能从年龄上大致区别。

3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该纵队是一支以中国工农红军为骨干发展起来的老部队。38军“万岁军”称号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38军在梁兴初将军指挥下,担负关键的穿插重任。第113师大胆冒充李伪军溃退部队,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赶在了全机械化的美军前,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里。此役,38军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使该军名扬天下。 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写完嘉奖电后,意犹未尽,又在结尾写下“三十八军万岁!”,从此,“万岁军”成为38军的专属称谓。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跟世界上最强大对手的交锋,这次交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硬骨头。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硬骨头,如果没有硬骨头,就会受人欺辱,在国际上就没有地位,也不可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抗美援朝最大的功绩就在于,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的骨头是硬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让西方国家对中国不敢轻易动武,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抗美援朝精神对现在仍然有启示作用,我们要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打造钢铁的部队、钢铁的意志。

我曾当兵的部队就是38军113师337团,337团前身可追溯到平江起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四团,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部队。在八一节前夕,回想起当兵的四年,忘不了当新兵的日子,忘不了嘹亮的起床号和熄灯号,忘不了早出操、晚点名的连队生活,忘不了半夜紧急集合的哨音,忘不了那骄健的步伐和嘹亮的歌声,忘不了老班长的教诲与帮助,忘不了战友间比学赶帮超的团队精神,忘不了打靶归来的欢声笑语,忘不了易县演习训练的山村,忘不了露宿狼牙山下的雨夜,忘不了白洋淀农场的水稻田……我曾是38军113师的兵,我是38军永远的战士。

听吧,新时代强军战歌已然唱响,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  (作者单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